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Nature封面論文剽竊門主角現身回應,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成立調查組

Nature封面論文剽竊門主角現身回應,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成立調查組

左: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付向東。右:中科院神經所青年 PI 楊輝。圖片來源:UCSD/一席演講

來源 BioArtReports 中科院神經所 等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科研圈」(ID:keyanquan)

7 月 2 日,網路消息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發布實名舉報信,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存在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今天,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和楊輝均在機構網站發布公告作出回應。

同時,楊輝通過公眾號「BioArtReports」回應稱,兩篇論文研究方法、實驗目的明顯不同,不存在剽竊,且造假指控純屬污衊。目前付向東仍未作出進一步回應。

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楊輝研究員剽竊

昨日,網路流傳出一封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的實名舉報信,信中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存在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根據網傳的舉報信內容,付向東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細胞命運決定關鍵因子 PTBP1 在神經元發生和神經元發育匯總的功能與作用機制,並於近期成功利用敲除 PTBP1 將星形膠質細胞轉變為多巴胺能神經元,完全消除了小鼠帕金森綜合征癥狀,成果 6 月 25 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自然》。但根據該舉報信,中科院神經所楊輝研究員在 2018 年 6 月聽取付向東學術報告後,在未與付向東溝通的情況下,將當時尚未發表的 PTBP1 研究思路「改頭換面」至視網膜神經細胞,得到了相似的試驗結果,今年 4 月將論文發表於《細胞》。

舉報信還提到,付向東曾聯繫過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指出楊輝的剽竊行為並要求調查,但至今未得到任何有關調查結果的回復。此外,舉報信還指出楊輝的《細胞》論文僅用 6 個月就完成了付向東組 9 年時間的工作,其數據可能存在人為挑選和偽造問題。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即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和楊輝在機構網站發布的聲明全文如下: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關於楊輝研究員相關輿情的聲明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楊輝研究員相關輿情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由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中科院外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本中心將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2020 年 7 月 3 日

楊輝研究員對相關輿情的聲明

本人將積極配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對近日網傳有關本人學術成果輿情的調查,如實提供原始材料,澄清事實,忠實履行一名科研工作者對科研誠信應盡的義務。

楊輝

2020 年 7 月 3 日

楊輝回應:不存在剽竊,造假指控純屬污衊

公眾號「BioArtReports」今天下午剛剛發布了從楊輝處獲得的獨家回應,與付向東舉報信中對應的內容,涉及以下幾點:

1. 否認從付向東處獲得大量「技術細節」。

楊輝稱,付向東在 2018 年 6 月上海神經所的報告中所提及的敲低 PTBP1 的方法,與楊輝團隊Cell成果中採用的不同,與付向東Nature最終成果中所用的方法也不同。同時,楊輝也否認從付向東處獲得 PTBP1 應用到視網膜疾病治療的工作的分享。

楊輝稱,付向東團隊發表 PTBP1 位點已經 5 年,既然報告中提到的方法不可行,為何不允許其他團隊用新技術嘗試?

2,付向東團隊公開發表的專利或論文中與楊輝團隊的成果核心無關或相互矛盾。

楊輝稱,付向東團隊公開發表的專利或論文中沒有提及採用基因編輯方法治療帕金森的內容;同時,付向東發現紋狀體腦區不可能形成多巴胺神經元,而這恰恰是楊輝團隊的核心發現。

3,楊輝團隊早已開始研究體內星形角質細胞向神經元的轉化分化。

楊輝稱,團隊從 15 年就開始優化並測試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進行體內星形角質細胞向神經元的轉化分化,一篇工作於 2018 年 1 月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

4,付向東對Cell結果可靠性的質疑不成立,對其既往研究可靠性的質疑不成立。

付向東在舉報信中,主訴「楊輝在全面了解我們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實驗結果後,立即著手換一種實驗思路敲降 PTBP1」,得到相似的結果。而楊輝的回應,可能會引發包括對「技術細節」所指的範圍,及其與剽竊指控相關性的討論。

此外,楊輝對於團隊選取 PTBP1 位點緣由的解釋,也剛好與付向東舉報信中引述蒲慕明的看法吻合。根據舉報信,蒲慕明在接到付向東投訴後,稱如情況屬實,楊輝團隊行為屬於學術不端,然而這也「可能是基於付 2013 年研究」,屬於「灰色地帶」。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楊輝稱團隊進行體內星形角質細胞向神經元的轉化分化的工作始於 15 年,但其 18 年發表的相關研究與 PTBP1 無關。

楊輝並未正面回應付向東在舉報信中提出有證據證明「在我(2018 年 6 月)去神經所學術報告前,楊輝不知道 PTBP1 為何物」,因此其聲稱 PTBP1 研究「始於 2018 年 5 月」為撒謊的指控,也沒有對付向東提出舉證訂購引物的日期的要求作出回應。

楊輝本次回應全文在公眾號「BioArtReports」發布,參見《獨家|楊輝對付向東教授的回復》。

爭議研究回顧

這次陷入爭議的兩項研究,都是通過敲低細胞命運決定關鍵因子 PTBP1,將星形膠質細胞轉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經元,緩解或消除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癥狀。兩項研究具體操作方法和操作部位有所不同。

4 月 28 日,楊輝團隊在Cell發文,報告通過運用最新開發的 RNA 靶向 CRISPR 系統 CasRx 特異性地在視網膜穆勒膠質細胞中敲低 PTBP1 基因的表達,首次在成體中實現了視神經節細胞的再生,並且恢復了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同時,該研究還證明了這項技術可以非常高效且特異地將紋狀體內的星形膠質細胞轉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並且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癥狀。

6 月 25 日,付向東團隊在Nature發表封面文章,宣布使用反義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s)敲低 PTBP1,將中腦星形膠質細胞轉變為多巴胺神經元,完全消除了小鼠帕金森綜合征癥狀。

付向東發表的《自然》封面文章

網傳舉報信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研究員在 2018 年 6 月聽取付向東學術報告後,在未與付向東溝通的情況下,將當時尚未發表的 PTBP1 研究思路「改頭換面」至視網膜神經細胞,得到了相似的試驗結果,今年 4 月將論文發表於Cell。

舉報信還提到,付向東曾聯繫過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指出楊輝的剽竊行為並要求調查,但至今未得到任何有關調查結果的回復。此外,舉報信還指出楊輝的Cell論文僅用 6 個月就完成了付向東組 9 年時間的工作,其數據可能存在人為挑選和偽造問題。

網傳舉報信全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537874

付向東團隊 Nature 研究(2020年6月24日)

Reversing a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in situ converted nigral neur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88-4

楊輝團隊 Cell 研究 (2020年4月8日)

Glia-to-Neuron Conversion by CRISPR-CasRx Alleviates Symptoms of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Mi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286-5

公眾號 Bioart 對兩個研究的報道:

Nature封面文章 | 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新突破:付向東組為治療帕金森疾病提供新的再生療法

專家點評Cell丨楊輝/周海波等利用CasRx在神經性疾病治療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公眾號BioArtReports,楊輝回應全文:

獨家丨楊輝對付向東教授的回復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科研圈」(ID:keyanquan)

《環球科學》7月新刊現已上市

戳圖片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點擊【在看】,及時接受我們的內容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全球「徵婚」三年後,它單身的原因終於被找到了
恐龍是如何長出羽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