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阿毗達摩第二十四講-雜心所之尋、伺

阿毗達摩第二十四講-雜心所之尋、伺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阿毗達摩第二十四講

雜心所之尋、伺

我們先來禮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晚上好!上周我們學習了遍一切心心所,大家還記得這七遍一切心心所是哪七種嗎?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我們學習名法的時候,要了解一個最最基本的關係,就是它始終都是跟對象發生關係的。這個對象就是所緣,心的目標,專業名稱為所緣。如果說沒有對象,就不存在心。心與對象是一定要在一起的。心與心所稱為名法,它們共同的作用都是朝向對象,我們要理解這種關係,名法和所緣之間的關係:有所知,有能知。能知的就是心和心所這個名法,所知的就是目標也就是所緣。所以講名法、心法、心所法的時候,名法包括了心法和心所法。講名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明白,所有的名法的概念都是跟目標有關係的,都是跟目標之間的關係來確定它的概念,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基本的關係,這樣才好理解。

比如我們前面講過的遍一切心心所。觸是心跟所緣的接觸;受是心體驗所緣;思是心對所緣採取行動;想是心對所緣做標記;一境性是心固定在所緣上;名法命根是心認知所緣時的生命支持;作意是心轉向所緣。所以我們要理解當定義所有的名法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定義名法跟目標之間的關係。理解了這個最基本的關係,就能很清晰地理解這些名法了。

我們接觸到外境的時候,不管是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體接觸,還是心裡想,都是我們的心和外界的一種關係。但是當心在執行這些看、聽、嘗、覺知、想的作用的時候,它的作用,並不是單一的。因為心並不是單獨的生起,而是很多的作用同時發生,因為有很多個心所伴隨著心一起發生的。這些名法、這些心所與所緣發生關係的時候,它們就分別執行不同的作用,才產生看、聽、嘗、覺知的功能。它們執行的這些作用通稱為心理作用。用一個專業名詞來講就叫做心所。所以心所通俗來說就是我們的心理作用,這樣大家能理解么?這是對上周內容作一個小小的總結。

今天我們開始講雜心所。「雜」並不是指雜亂的「雜」,而是指這些心所,只生起於某些心而已,有些心能生起這個心所、有些心不能生,而且它們也不是一起生起的。有時候這個生起,有時候那個生起。並不是一起生起的。不像七遍一切心心所是七個一起生起的。雜心所可能會幾個或者單獨幾個這樣生起。所以稱它為「雜」就是這個原因。

尋心所

雜心所有六種:尋、伺、勝解、精進、喜、欲。我們一個個來講,今天先講第一個——尋心所。尋的特點是把心投向所緣;作用是全面撞擊所緣;現起是把心導向所緣;近因是目標。一般名法的近因都會有幾個,一個是目標,一個是相應的名法,還有心所依處其實也是近因。但是在論上,一般都取最接近的那個因素作為它的近因。尋是投向所緣,所以它的近因就是所緣,就是外境的目標。

尋心所能夠使心投入對象,把心安放在對象上。那尋心所跟一境性有什麼區別呢?一境性是心與目標的結合;而且它還會統一其他名法朝向目標,所以尋跟它是不一樣的。尋心所也可以翻譯成思惟。八聖道中第一個聖道支是正見。第二個道支就是正思惟。正思惟就是尋心所。我們平常所說的思考、推理、邏輯推斷、考慮、想(這個想跟想心所不一樣,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想,我們經常說的想,這個其實是思考的意思),這些都是屬於尋心所,因為都是屬於思惟的範疇。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妄想紛飛,腦袋裡很多很多想法,這種叫做掉舉,五蓋裡面的掉舉。掉舉跟尋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如果心在有條理的思惟一些事情,思考事情,追尋一些事情,這就是尋心所。但是掉舉是胡思亂想,一下子這裡、一下子那裡,完全沒有條理,漂浮不定,這個叫掉舉心所。所以掉舉和尋的差別大家就能明白么?

尋心所對修行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培育定力的時候,需要把心投入所緣,正因為尋心所不斷的帶動心投入所緣,久而久之,就能證得禪那,就能獲得禪定。證得初禪,是有五種禪支的——尋、伺、喜、樂、一境性。在禪定裡面心跟目標完全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境性。但是在一境性之前先有一個心轉向目標的過程,所以尋心所就是帶動這個心轉向這個目標,所以它是五禪之中的第一個禪支。它可以把心固定在一個目標上,但是尋心所既有把心固定在目標的功能、也可以把心拉走到其他目標上,因為它的特點就是把心投向所緣,所以它能投向這個所緣,也能投向別的所緣。所以它既能把心固定一個目標,也能把心拉到另外目標上。

尋心所有兩種:一種是好的尋、一種是不好的尋。好的尋就是正思惟,不好的尋就是邪思惟。

正思惟指的是什麼呢?在《大四十經》里佛陀定義正思惟有三種:第一出離思惟;第二無嗔思惟;第三無害思惟。

第一種是出離思惟就是出離不善法、出離欲樂、出離感官的欲樂,就是心不粘著於感官的欲樂上面。把心從欲樂中抽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就叫出離思惟。欲樂指的是感官的欲樂,我們眼耳鼻舌身對外境的貪著就是欲樂--感官之欲,出離思惟就是把心從感官之欲中出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就是出離思惟,其實就是離貪。

第二種是無嗔思惟。尋讓心從嗔恚中抽離出來,把心導向慈心,讓心愿一切眾生快樂,稱為無嗔思惟。

第三種尋是無害思惟。尋讓心從對自他的傷害中抽離出來,稱為無害思惟,也就是說當心對自己或對他人有很強烈的嗔恨而導致有傷害的意向和行為的時候,尋就讓心從這種傾向中抽離出來,稱為無害思惟。所以無嗔思惟和無害思惟都其實是屬於離嗔的思惟,離開嗔心的思惟,只不過是程度的不同。無嗔是比較輕度的嗔,無害思惟則是遠離、出離那種非常強烈的嗔恨,嗔恨到了傷害對方傷害自己的那種行為。

這就是三種正思惟:出離思惟、無嗔思惟、無害思惟。

相應的邪思惟我們就能明白是什麼,就是跟它們相對的,第一個就是把心投入感官欲樂的目標,就是欲樂思惟。第二個把心投入不喜歡的目標,投入嗔恨之中,比如惱怒他人、怨恨他人、抱怨他人,或者自己覺得憂傷、寂寞、抑鬱,這些都屬於嗔恚思惟了。特別是年輕人,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總要聽一些感傷的情歌,來讓自己進入那種情境裡面,其實這是屬於嗔恚思惟。包括淡淡的憂傷,可能你覺得很優雅的憂傷,在究竟意義上來說都是屬於嗔恚心的,因為它是憂受的。第三個經常想要傷害別人、報復別人或不停的傷害自己,很嚴重的嗔心、強烈的嗔心,這種尋稱為惱害思惟。所以這三種尋稱為邪思惟。

六雜心所跟遍一切心所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有善和不善兩種。跟著善心就變成善的,跟著不善的心就成了不善的。所以是不定的。雜心所這個「雜」呢,本身是或許生起於這個心,或許生起於那個心,所以這個雜字也有不定的意思。

了解了尋心所有兩種:尋心所就是正思惟與邪思惟,就應該培育正思惟。讓自己的心離染、離污,盡量遠離感官的欲樂,少去追求欲樂的目標,讓心少去貪著、少去執取、少去迷戀,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讓自己的心也盡量要少生起抗拒、排斥、反感、埋怨、厭煩這些情緒。因為這些是屬於嗔。我們的心經常不是在嗔的一邊就是在貪的一邊,總是在兩邊搖擺不定,很少能保持中道,不貪不嗔。要多培育正思惟,讓心行於中道,不粘著於世間物,但是也不排斥,理解一切,就像佛陀說的理解一切。然後也讓自己的心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不讓自己受苦,也不讓他人受苦。

這個無嗔思惟和無害思惟。嗔思惟其實是比較內在的,比較傾向於內心的,但是害思惟是比較外向的,嗔思惟是心裡的一種抗拒、排斥、討厭、厭煩,更多的是心理一種內在的情緒,沒有表現得非常的外在,沒有非常外在的顯化。但是害思惟已經是非常明顯的通過外在的言行表達出來了,會對自己對他人會造成傷害,這就是嗔思惟和害思惟之間的這種程度上的不同。

我們要培育正思惟,離染離欲,少排斥,少抗拒,少嗔心,少害心。少貪少嗔少害,這是我們要培育的正思惟。不應當培育追求欲樂的思惟,不應當培育嗔恚的思惟,不應當培育惱害自他的思惟。這是尋心所。

講到尋心所,就會覺得,它跟前面的「思」和「作意」好像都有點相近,是不是?這三者怎樣來理解它們呢?剛剛說了,尋心所是把心投向所緣,而作意是令心轉向目標,思心所是指導相應的名法朝向目標,並且自己也去累積業。它一方面自己累積業,一方面也指導相應名法導向目標,共同作業。這三者我們怎樣來理解呢?

尋把心與心所投入目標;作意是把心與心所轉向目標;思是催促心與心所朝向目標。

可以舉一個賽龍舟的比喻加以說明。龍舟賽時,每個小舟都會坐三位選手。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一個在中間。坐在後面的那個選手功能是什麼呢?第一個是控制小船的方向,它自己也要用力地劃,所以它的功能是兩個,一個是掌握方向、一個是自己要划船。中間的選手只需要划船。在最前面的選手要划船,而且還要在到終點時負責摘取那個花、摘取那個目標。這三個人對於這三個心所是怎麼相對的呢?最後面掌握方向的這個心所相對於作意,它把心和心所轉向目標;中間的選手就相當於尋心所,令心和心所投入目標;而最前面的那個選手就好像是思心所一樣,他催促心和心所朝向目標,然後到目標的時候,還要去對目標進行作業,所以思心所是非常忙碌的。

再解釋一下:前面的選手就好像「思」;中間的選手就好像「尋」心所;後面的選手就很像「作意」。作意把相應的心和心所轉向目標,因為它控制小船的方向,所以它是帶領大家朝向這個目標去的,它要把握好方向,明確地找到這個目標點,把大家往那個方向引。第二個尋,是把受到作意指揮的這一群心與心所投入目標。而思就自己往目標走,到了後還要對目標進行作業。思就像一個木匠師的助手一樣,不單單自己要完成工作,還要催促其他的學徒工作。也像一個老師的助教一樣,不單單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督促其他學生一起學習。這是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

伺心所

第二個雜心所是伺心所。特點是重複地審查對象;作用是維持相應的名法放在這個目標上,表現為把相應的名法勾住這個目標,勾住所緣。當前面的尋心所把心投入所緣之後,伺就維持心停留在這個所緣上一段時間。

來舉個例子說明尋和伺之間的關係。尋先把心投入所緣、投入目標,伺則持續地審查目標,就像一隻鳥想飛的時候,拍打翅膀之後就能持續的在天空翱翔,拍打翅膀就是尋的功能,在天空中翱翔就是伺的功能。

又比如說敲鐘,剛敲的那一下,可以比喻為「尋」。敲完之後,鐘聲還有餘音在繚繞,這個餘音繚繞就是「伺」了。

再給一個比喻。就像一隻蜜蜂飛向一朵花朵去采蜜。它飛向花朵這個動作可以比喻為尋,在花朵上繞圈圈,飛到花上面然後繞著這個花轉轉,這個就叫做伺,尋和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在五禪支裡面的第二個禪支就是伺心所。尋、伺、喜、樂、一境性,第二個就是伺心所。因為要對這個禪定的目標專註的話,尋把心所都往目標帶,伺就要帶領大家圍著這個目標轉了。它們兩個在五禪支里是最基本的兩個禪支。

好,那今天就講這兩個心所,大家先好好的體會一下。好,我們一起來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備註:本文配圖作者為明行禪院2018(1)班李向榮(清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阿毗達摩第十九講-1-心所之概要
阿毗達摩第十六講-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