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天文與藝術融合,會是怎樣的呈現方式?

天文與藝術融合,會是怎樣的呈現方式?

「世界上有兩件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類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康德

小時候我們仰望天空,彷彿伸手就能碰觸到頭頂上的漫天繁星。每每在夜幕下傾聽著蟲鳴鳥叫,總能感受到一絲安寧。

那些目光所及的日月星空是我們對宇宙的最初認識。

面對浩瀚的星河,有多少人夢想著長大後能當宇航員去一睹它們的風采?

對於頭頂上的璀璨星海,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從古代天文學家用肉眼夜觀天象,到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再到阿波羅計劃實現對月球的考察,我們與太陽系行星的距離不斷被縮進。

地球之外,荒蕪陰冷的外太空是否有生物存活?

為什麼太陽東升西落?

天狗吃月的現象又是從何而來?

那些籠罩在神話寓言背後的靜謐星體,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被世人所熟知。天文學家們孜孜不倦的鑽研,使身處星嶼深處的我們得以觀察、理解周遭發生的所有奇蹟,探聽到宇宙的深層奧秘。

我們總幻想著終有一天人類能夠實現星際穿越的夢想。那時宇宙不再是神秘的存在,而人類也因為認知的提升變得不再渺小。

如果說科幻小說能夠滿足你對宇宙的一切暢想,那麼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在別的星球上》則會讓你真切地感受到物外世界的奇妙。

不用專業的天文望遠鏡,你也能搭著天梯走向行星之上。

1

了解天文學發展歷史

懂太陽系

《在別的星球上》並非高深莫測的天文學專著,而是一本基礎性的天文科普書。作者僅僅想藉此書引領大眾初步了解地球所屬的太陽系的構成及其運動。

通過綜合與概括,作者向我們展現了這個偏居一隅的星系的歷史。

書中分別講述了月球、水星、太陽等行星、恆星的知識,簡要梳理了人類天文學長達三百年的發展史。

比如,它告訴我們太陽系位於宇宙何方,由什麼構成。行星運行遵循怎樣的規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天文學家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丈量、探索浩瀚宇宙…… 人類求索歷程和太陽系的一切,應有盡有。

在人類探尋「我們從哪裡來」的千百年間,這本書就像是一座紀念碑,一個閃光的碎片,一枚轉動的齒輪,一次浪漫的致敬。

1894年,一座私人天文台在法國多維爾落成,一個叫呂西安·呂都(Lucien Rudaux)的小男孩在這裡第一次看見了浩渺的宇宙。這次的發現,讓小男孩從此醉心於天文學研究。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太陽系,了解我們身處的環境,呂都開始整理天文領域內最先進的成果。這些資料啟發他寫成了《在別的星球上》這本能夠普及所有人的著作。

就連他自己也想像不到,這本書就此成為了天文學科普領域裡程碑的存在,至今被譽為天文史上必讀的科普巨著。

"

《自然》雜誌曾評價說:「這是一本給大眾詳細講解太陽、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卓越天文科普書,呂都值得因為這部傑出的作品名垂青史。」

"

呂都將我們成功地「送到」了別的星球上,去認識、觸摸那個近乎永恆的行星世界。書中告訴我們哪些知識已是確鑿無疑的,哪些假想是極有可能正確的,哪些疑問就當時的科技、研究水平還不能被完全解答,但相信在未來能被攻克。

現在裡面的有些假想已經被科學證實,而有些疑問依舊等待著答案,一些新的假設還在延生。這大概就是天文學最浪漫之處——穿越時空抵達我們,然後再帶領著我們駛向迷人的未來

如今,旅行者1號飛船帶著人類的想像和某種希冀越飛越遠,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瞭望也越來越廣闊,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出發的地方。

《在別的星球上》這本書客觀的留存下了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全過程。

閱讀這本天文科普書的意義不僅在於我們能掌握前沿的科學動態,還能了解人類在天文探索領域的發展歷程,從而知悉我們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有多麼強烈。

2

用藝術呈現太空之美

讓想像力抵達宇宙

在攝影技術還未成熟之前,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記錄下宇宙星河的?

作為太空美術的先驅者,呂都運用全新的呈現方式記錄下奇妙的宇宙景觀。他將攝影和繪畫結合在一起,浪漫而又大膽地描繪了那些奇蹟般的星際世界。

北京天文館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曾這樣評價道:「他的太空美術作品在科學普及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對後來的太空畫家都有影響。」

這本融合了天文和藝術兩種元素的《在別的星球上》是世界上第一本太空美術專著。與我們印象中文字繁冗、晦澀難解的科普作品不同,書里不僅展示了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知和研究,還配置了400多幅精美照片,浪漫解構了太陽系全景。

圖文並茂,既涵蓋科學意義又兼具藝術色彩。

作者呂都用如印表機般的精湛繪畫技巧,描繪出了遙遠的星球景象。嚴謹而不失優雅,又於科學中透露出藝術的美感。

比如書中的這幅月球表面圖,繪出的地表不是陡峭崎嶇的,而是具有相當平緩的坡度,頂部則是平坦而又平滑的圓形。這在當時完全顛覆了其他藝術家對月球的認知。

李元先生曾在文章里寫道:「呂都特別注意科學的準確性和藝術的完美性,善於把攝影和繪畫結合在一起,達到一種真實的藝術境界。直到今天,呂都的作品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作為國內太空美術的前沿者,喻京川也對這本書大加讚譽:「當我第一次看到《在別的星球上》時,就被那些壯美的圖片所深深震撼,這無疑是一本絕對能帶人深入了解我們的太陽系的書,引人無限遐想,也令人無比神往。」

即使是在21世紀,當你看到呂都所繪的這些行星軌道圖,彷彿瞬間就會被強大的引力吸到太陽系之中,開啟一場奇妙的星際之旅。

3

國內首次引進出版

極具藝術與收藏價值

這套極具藝術與收藏價值的太空美術專著——《在別的星球上》國內首次引進出版。該書不僅獲得了果殼CEO姬十三的傾力推薦,在國際上也久負盛名。其曾得到國際天文聯合會的推薦,法文原版還被列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級圖書。

作為一本兼具科普性與藝術性的佳作,《在別的星球上》的裝幀設計極為精良。從引進、翻譯、校對到最終的設計、印刷……這本耗時三年、改版五次而成的《在別的星球上》,僅設計費就投入上萬。

比A4紙還大的開本設計,帶給人富有衝擊力的視覺享受。內文則按照黃金比例分割進行排版,讀起來不費眼,也更舒適。

作為地球的老朋友,懸在天空中的太陽長什麼模樣?想必你一定很熟知。但你有沒有試想過,從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看它會呈現出怎樣的奇特效果?

書中採用充滿巧思的雙開大拉頁設計,打破了書籍原有的開本限制。全景式的展現方式讓你產生直觀的差異對比,在一飽眼福的同時也能了解行星的異同。

從金星上看到的太陽圓盤近乎是從地球上看到的兩倍大

眾所周知,天文學研究尤為艱難。通常那些表示持續時間、距離和大小的「天文數字」都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在沒有參考系的對比下,我們很難利用即有認知理解星球的大小,無法對其形成清晰的概念。況且每一天我們關於天體的認識都在不斷清晰、不斷補全。

為了保證科學嚴謹,該書的編輯團隊對比核實了最新的天文數據和信息,對書中內容進行了上百條精確注釋。這些細密的校正注釋既展示了當時的天文技術與知識取得的驚人成績,也體現了人類在天文研究上取得了哪些劃時代的成果。

附錄展示圖

關心宇宙,其實就是關心人類自己,尤其是在全球變暖、資源緊缺、瘟疫蔓延的當下,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會變得更加有意義。隨著對宇宙研究的不斷加深,我們不但逐步拓寬了視野,也增加了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認知

如今想要夜觀星宿,只有驅車前往僻靜的野外才能找尋到星星的蹤跡。雖然天文技術在不斷發展,但我們卻好像與宇宙隔得更遠了。《在別的星球上》這本書便可以拉近我們與太陽系諸多行星的關係。

儘管我們的雙腳很難離開地球表面,但如果你對探索太空葆有熱情,那麼這本書將領你飛越太陽系,讓別的星球變得觸手可及。

原價:198元

限時優惠:108元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腐絲藝術設計 的精彩文章:

放大 不經意的細節
筆尖 卡哇伊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