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如何用知行合一指導你的人生

王陽明:如何用知行合一指導你的人生

01

01

來源:度陰山,作者:度陰山

當王陽明1509年在貴陽首談「知行合一」時,聽課的人內心都波瀾不驚,因為「知行合一」並非是個新命題,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甚至是更古老的黃帝、堯舜禹時代,中國人對「知行」的關係就做了很多研究,而且把它快速運用到實踐中。

朱熹的弟子陳澄最先提出「知行合一」這個四個字,所以王陽明提知行合一時,大家都認為這是老生常談。

然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卻是舊瓶裝新酒,他重新給這四個字賦予了嶄新的內涵,於是產生了強大的力量。

用王陽明的話來說:人若能知行合一,則無敵。

02

與其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悟道,不如說是從幾千年歷史中的總結。在王陽明看來,古人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知行合一這個概念,但一直在知行合一,正如萬有引力一樣,沒有人提出之前,它就始終存在。

如果知行合一是中華人幾千來始終奉行的理論和方法論,那就等於它指導了中國人五千年,它能指導五千年來的中國人,自然也能指導現在的我們。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重點在知上,他所謂的「知」分為「道」、「術」兩部分,「術」的層面是知道、理論,「道」的層面則是良知。

良知,王陽明給它定義為:我們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以及意志力。

道德感:哪些事是我們應該做的;

判斷力:哪些事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

意志力:使我們做成事的源動力。

03

知行合一,就是依良知的判定去行動,良知用道德感和判斷力來判定做一件事的可能性,然後用意志力去行動。道德感和判斷力屬於「知」,意志力則屬於「行」,我們做的任何事,這三方面缺一不可,若要成事,就必須三合一,是為知行合一。

舉例而言,大禹治水。

當時中華世界洪水滔天,大禹完全可以製造諾亞方舟,把人和動物裝進裡面,躲避洪水,等幾千年後,洪水退去,再尋找新陸地,繼續生活。

可大禹沒有這樣做,他用知行合一來指導自己:治洪水是他應該做的,這是道德感;他有沒有能力做到呢?有,一種方法是逃避;一種方法是把洪水打敗,這就是判斷力。為什麼不選擇逃避而選擇直面洪水,因為等待洪水退去是消極策略,只有主動進攻才是積極策略,於是他選擇和洪水死磕,用頑強的意志力完成了治水盛舉。

新冠肺炎大爆發後,各國對待它的態度不同,所以採取的方式也不同。中國人是直面它,有一個我就治一個,圍追堵截,絕不甩鍋,用擔當精神和意志力完成對新冠的進攻。

04

當良知判定一件事是你應該做的時候,按王陽明的說法,你一定有能力做到,因為我們與生俱來有頑強的意志力。應該做,就是擔當精神,就是中國五千年來諸如大禹、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人。

而然,為什麼很多人明知有些事是自己應該做的,卻不去做,做不到知行合一呢?

原因在於:對利害毀譽的計較。很多人遇到事後,先不專註於事情本身,而是先專註這件事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利害毀譽,人一旦專註於事情之外的附加值——利害毀譽,那就不可能專註於事,要麼做起來思前想後,要麼乾脆不做。

古語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心」的「心」其實就是:應該做的事肯定有能力做到,先不管其他,運用你的意志力先把事做成,其他的問題再說。

05

哪些事是你應該做的,只有一個衡量標準,它來自你的心,那就是「義」,心得其宜為「義」,意思是,當你做一件事時,它能讓產生持久的快感,內心無所虧欠,很適宜,那這件事就是你應該做的。

漢武帝對匈奴的反擊,陳湯突襲匈奴後說出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都是內心適宜的事,就是該做的事。在我們的人生中,你做的事如果感到心累,那只有兩種情況。第一,事情本應該是你做的,而你沒有用心、用力去做,所以內心有虧欠(這種虧欠,你是感覺不到的,它在你內心最深處干擾你),於是你感到心累;第二,這件事恐怕不是你應該做的,對一份工作的百無聊賴或是心神不寧,如果你用心做一段時間還是如此,那趁早跳槽。

06

在知給出我們決斷後,你在行動的過程中,會遇到障礙。大多數人遇到障礙後,會身心俱疲,要麼咬牙繼續,要麼放棄。在放棄前,你要問自己的良知:當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叫初心,其實就是良知中的道德感。如果這件事是正確的,我應該做的,那你再問,為什麼我做起來很吃力?

王陽明說,天下一切正念的事的吃力不在能力,而在心,你可能根本就沒有用意志力。

王陽明還說,一切都在心中求,他的意思是,當你遇到問題時,先從內心求起,反思、復盤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用良知中的三個要素來評估這件事:道德感——是不是我應該做的;判斷力——我有能力做到否;意志力——我用力否!

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本文來源度陰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因果同時:你的當下,藏著你的整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