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養生文化】所謂的失眠,就是陽不入陰!

【養生文化】所謂的失眠,就是陽不入陰!

睡眠,本是補充體力最好的方式,然而,失眠,似乎永遠是一個流行的話題。

中醫認為,人的體表有氣運行,像人體外圍的衛士,名衛氣,衛氣是固攝陽氣的,它在人體體表不斷地運化行走。

白天衛氣行在人體的陽分里,晚上則行到陰分里,就是行於陰經。陽氣只要一入陰經,人就想睡覺。衛氣在陰經中行走完,出離陰經的一瞬間,人就會醒來。

陰是死物,陽是動力,是能量,只有通過陽氣的推動和溫化,陰液才能發揮作用,只有「陰得陽生」,才能泉源不竭,這不僅僅是養生和保健,更是一種藝術,是道!

人活在天地之間,人體內氣機循環與天地是相通的,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到自然界,向自然界學習,對養生才會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建議你也找一個山洞,夏天和冬天分別去看看,體會一下山洞的夏濕冬燥。站在山洞之中,就是站在天地的臟腑之中,也好似站在你自己的臟腑之中。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對我們人體而言,它就好比是一個太極,白天動而生陽,人體陽氣輸佈於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動的,陽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陽剛之氣。

透過陽剛之氣的外在表現,我們應該看到,這些輸佈於體表的陽氣,為陰液所化,維持這種狀態需要消耗體內的陰分。陽以陰為基礎,陰以陽為表現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動,都是在消耗陰分。

當動到極限,陰分消耗過度,人就會疲勞,就需要靜下來,需要休息。當人體入靜或者入睡之後,陽氣開始收斂,消耗減少,反過來促進陰分的化生,只有陰分養足了,人體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陽氣。

人可以只喝水,不吃飯,活上一個星期,而且感覺還不是很壞,但讓一個人整天整夜不睡覺,過不了兩三天,人就會崩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動而生陽,生陽即耗陰,長時間地耗陰,就會陰分枯竭,身體自然就會受不了。最後的結局不是「陰平陽秘」,而是「陰陽離決」。

明白了這些道理,再看看長期失眠的患者,為什麼他們滿臉皺紋,為什麼他們手掌的紋路很亂,這都是陰分虧虛的表現。由於長期失眠,陽不入陰,陰氣得不到化生,體內五臟六腑陰液不足。

那麼失眠該如何治療呢?很簡單,引陽入陰,就能治好失眠!

陽不入陰,情況有以下幾種

1、氣鬱化火型

有些患者經常心情煩躁,這是因為體內肝氣鬱結,氣有餘便是火,氣鬱化火,擾亂心神,陽氣被排斥於外,就無法入陰了。

這樣的病人只需要服用清熱的藥物,再配上解郁的藥物,就會有很好的療效。比如,梔子淡豆豉湯配四逆散。

2、寒濕嚴重型

有些病人是體內寒濕較重,陽氣進入身體後,無法推動大量的寒濕之邪,人就會感到很累,睡覺睡得累,連做夢也是做很累人的夢,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夢時感覺雙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來,好像一夜沒有睡覺一樣。

這樣的患者,需要溫補陽氣,促進陽氣推動陰液的運行,只要陽氣足了,推動有力了,睡覺就感到輕鬆了。服用附子理中丸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3、陽不入陰型

有些患者屬於陽氣入陰的機制出現了問題。人之三陽為太陽、少陽、陽明,人之三陰為太陰、少陰、厥陰。由陽入陰,是由表入里的過程,即由太陽至少陽,由少陽至陽明,由陽明至太陰,由太陰至少陰,由少陰至厥陰,「人卧氣血歸於厥陰肝」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面的關鍵環節是由陽明到太陰的過程,也就是由陽轉陰的關鍵環節,如果這個環節出現障礙,陽氣自然無法入陰,人也就失眠了。

陽明在人體指的是胃,太陰在人體指的是脾。《黃帝內經》中寫道:「胃不和則卧不安。」因為陽氣不能經過陽明胃,進入到太陰脾,陽不入陰,所以卧不安了!

半夏湯是《黃帝內經》中僅有的十個藥方之一,專為失眠而設。原文記載其組成、用法及功效是:「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復杯則卧,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這裡面的關鍵藥材是半夏。半夏者,夏季的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陽轉陰的過程,半夏生長於夏季之半,大自然陽氣正濃之時,正所謂「陽極生陰」。半夏歸於胃經,稟賦陽極生陰之性,是引陽入陰的最好藥材。

如果患者肝火較重,陽氣也是無法進入肝的,因為肝火會排斥陽氣,即使用半夏引陽入陰,也只能使陽氣處於少陰、太陰的境地,患者能入睡,但會比較淺,只有在徹底清瀉肝火之後,人才能進入熟睡的狀態。

有一味藥材叫夏枯草,此葯長於夏季暑氣正濃之時,到長夏季節就會因成熟而枯萎。大多數植物都是在入秋之後才枯黃,而此葯獨稟天地之氣,提前枯黃,能將金秋肅殺之氣提前,所以它具有清肝火、散瘀結的作用。

肝火得清,則能吸引陽氣入陰,因此對於陽不入陰、肝火亢盛的病人,半夏配夏枯草,療效特佳。

陰陽之間、五臟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陰陽和五臟,只有深入思考它們內在的關係,對疾病的認識才能更加深入。

來源:古典中醫

敬請點擊右下角

「在看」

或分享朋友圈讓更多人閱讀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文化視角】你只知道空調病?其實「冰箱病」更常見!
【視頻】李慈雄先生:人生的基本態度——寶王三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