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別怕,性格是你的守護神

別怕,性格是你的守護神

??

?

?

解讀「性格就是命運」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性格是與生俱來、伴隨終身的,永遠不可擺脫,如同不可擺脫命運一樣;二,性格決定了一個人在此生此世的命運。

那麼,能否由此得出結論,說一個人命運的好壞是由天賦性格的好壞決定的呢?我認為不能,因為天性無所謂好壞,因此由之決定的命運也無所謂好壞。明確了這一點,可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的真正含義是: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於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個靈魂在天外遊盪,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譯成:「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的確,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了,如同有神守護一樣,不會在喧鬧的人世間迷失方向。

檢驗人的素質的一個尺度

按照馬斯洛的著名理論,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呈金字塔結構,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敬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第一、二項是生物性需要,第三、四項是社會性需要,第五項是精神性需要。我們也可以更籠統地把人的需要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兩項。

一般來說,如果較低的需要尚未得到滿足,較高的需要就難以顯現出來。一個還必須為生存掙扎的人,我們無權責備他沒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可是,在較低的需要得到滿足以後,較高的需要是否就一定顯現出來呢?事實告訴我們未必。有一些人,他們所擁有的物質條件已經遠遠超過生存所需,達到了奢侈的水平,卻依然沉醉在物質的享樂和追逐之中,沒有顯現出任何精神需要的跡象。

也許,對人的需要結構還可以作另一種描述。比如說,如果把每個人的潛在需要的總和看作一個常量,那麼,其中物質與精神之間的比例便非常不同。物質需要所佔比例越小,就越容易滿足,精神需要也就越容易顯現並成為主導的需要。相反,如果物質需要所佔比例很大甚至覆蓋全部,就難免慾壑難填永無滿足之日了。

人的潛在需要結構的這種差異也就是人的素質的差異。姑且不論這種差異的成因,我們至少得到了一個尺度:在生存需要能夠基本滿足之後,是物質慾望仍佔上風,繼續膨脹,還是精神慾望開始上升,漸成主導,一個人的素質由此可以判定。

心靈土壤

在人類的精神土地的上空,不乏好的種子。那撒種的人,也許是神,大自然的精靈,古老大地上的民族之魂,也許是創造了偉大精神作品的先哲和天才。這些種子的確有數不清的敵人,包括外界的邪惡和苦難,以及我們心中的雜念和貪慾。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我們內在的悟性。唯有對於適宜的土壤來說,一顆種子才能作為種子而存在。再好的種子,落在頑石上也只能成為鳥的食糧,落在淺土上也只能長成一株枯苗。對於心靈麻木的人來說,一切神聖的啟示和偉大的創造都等於不存在。

基於這一認識,我相信,不論時代怎樣,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精神生長的必要資源,因為只要你的心靈土壤足夠肥沃,那些神聖和偉大的種子對於你就始終是存在著的。

所以,如果你自己隨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見利忘義,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精神平庸的時代了吧。如果你的心靈一片荒蕪,寸草不長,你就不要怨怪害鳥啄走了你的種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吧。

那麼,一個人有沒有好的心靈土壤,究竟取決於什麼呢?我推測,一個人的精神疆土的極限,心靈土質的特異類型,很可能是由天賦的因素決定的。因此,譬如說,像歌德和貝多芬那樣的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般的精神世界,或者像王爾德和波德萊爾那樣的奇花怒放的精巧園藝般的精神世界,決非一般人憑努力就能夠達到的。

但是,心靈土壤的肥瘠不會是天生的。不管上天賜給你多少土地,它們之成為良田沃土還是荒田瘠土,這多半取決於你自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留心開墾自己的心靈土壤,讓落在其上的好種子得以生根開花,在自己的內心培育出一片美麗的果園。誰知道呢,說不定我們自己結出的果實又會成為新的種子,落在別的適宜的土壤上,而我們自己在無意中也成了新的撒種人哩。

周國平老師會在視頻號里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大家快去關注催更啦~

註:如果您無法關注,不要著急,

因為視頻號現階段還在內測,之後會逐步放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沒空學習,我強烈建議你做這件事
第期:感覺到自己在生活,這本身就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