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護膚品「一看就種草一買就踩雷」?簡單4步:正確選擇少花冤枉錢

護膚品「一看就種草一買就踩雷」?簡單4步:正確選擇少花冤枉錢

大家好呀~

不坐班的人真只有在看小朋友的課程表,根本不知道哪天是周幾。今天小朋友歡呼雀躍的說今天有舞蹈課,我才發現原來又是周六了。

前兩天有小夥伴問:Miya,能不能分享一下你選擇護膚品的技巧。怎麼才能減少踩雷幾率,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護膚品呢?

實話實說:怎麼可能有人能從來不踩坑?所有的經驗不都是踩坑花錢買回來的教訓嗎?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梳理一下如何才能盡量少踩雷,少花冤枉錢,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一、不踩雷好產品的標準是什麼?

想要買到好用的產品,首先要確定一下我們對好產品、適合我們產品的標準。回想一下:我們想要判斷一款產品好不好無非從2方面來判斷:

產品功效;

可能大家會說:當然是從產品功效來判斷產品好不好用呀~不然是什麼?

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實際生活中判斷一款產品好不好只是憑直覺,憑個人主觀使用感。但我們卻很容易被使用感誤導或迷惑。

從產品成分表來說,一個產品的成分基本分為如下幾類:

  • 基礎保濕成分,包括:甘油、丁二醇、泛醇等吸水性保濕成分,礦油、礦脂、石蠟等具有封閉作用成分,還有一類是類似於神經醯胺、膽固醇、遊離脂肪酸等角質填充劑成分。
  • 功效型活性成分,例如我們常說的維生素A及維A衍生物(視黃醇等)、維生素B族(泛醇、煙醯胺)、維生素C及維C衍生物。還有像最近幾年大熱的蝦青素、玻色因等成分。這一類成分往往是成分表中的重點,因為起作用主要就靠這些。

  • 修飾性成分,成分表中各種柔膚劑、香精香料、著色劑、增稠劑等。它們的作用主要是修飾,讓你感覺這個產品滑滑的、潤潤的,香味不錯等。
  • 防腐體系,防腐劑雖然聽起來不太討人喜愛。但不得不說防腐劑在成分表中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某些特定包裝或特定成分的產品,大部分護膚品中都含有防腐劑。當然,至於防腐劑用什麼、用量多少還是有考究的。比如,某些產品防腐劑一大串,比保濕、活性成分都多,選擇時必然需要謹慎。

產品使用感;

前面說過:使用感是非常主觀的概念。產品使用感包括:黏稠度,清爽或厚重,香味如何,會不會搓泥等。其實產品功效也應該作為使用感的評判標準之一,但關鍵點是大部分產品的功效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所以大多數人都只依靠使用感判斷產品好壞。

也正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對膚感的重視,導致很多品牌只是把產品膚感做得好,再加上高級的包裝就能賣出不錯的價格。但其實你買回家的不過是一瓶愉悅心情的膚感修飾劑。

總結來說:評判一款產品如何的標準應該從產品真實功效(活性成分、保濕能力)以及產品膚感(修飾成分)兩方面來衡量。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往往就是在有效成分和產品功效兩者之間做平衡。

不過要避免一個誤區是絕不能只看成分表來判斷一款產品如何。例如很多微商或小眾品牌常拿著一張成分表就說自己的產品和某某大牌產品是同一成分,是某某產品的平價替代品。

單以成分表判斷必然是狹隘的。因為從成分表中我們無法看到成分原材料純度如何,濃度多少,也無法判斷成分之間的配方方法。而大品牌產品的貴真的不只是品牌溢價如此簡單,背後的配方工藝、專利技術是很多小品牌無法企及的。

因此,判斷一款產品不僅要在產品膚感和成分之間做平衡,還要在不同品牌之間判斷。

二、我平時是如何判斷、選擇護膚品的?

明確自己的需求;

護膚品一般我不會囤太多貨,偶爾會囤一兩隻也是看需,大多數時候都是現用現買。但無論何時,在打算購買之前,我都會先捋一遍自己現有的產品,再根據當下自己的需求來鎖定目標群體。因此,明確需求是最重要的。

因為需求的確定也直接影響著接下來你對產品成分的選擇。很多姑娘再問某某產品怎麼樣的時候,我都會問一句:你的需求是什麼?時常收到的答覆都是:要補水、要去除細紋、要淡斑。

這些需求看似很常見,但大部分卻是護膚品無法完成或單靠護膚品無法實現的。所以在確定需求之前,需要先建立正確的護膚理念,對產品建立正確的期望。

例如:如果你知道皮膚最重要的作用是屏障,大部分成分無法進入皮膚。你就不會執著於給皮膚補水。如果你知道敏感肌的根本是皮膚屏障受損,在皮膚敏感刺痛時你就不會再拚命敷各種補水面膜。

如果你知道導致細紋、斑點最重要的因素是紫外線,就不會一邊用著各種抗皺、美白產品,一邊任由紫外線暴晒。如果你知道美白、抗老的原理,就不會聽信化妝品銷售一面之詞只盯著某一種成分選擇產品。

因此,在明確需求時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會把抗氧化、美白、保濕作為長期的護膚需求。但要滿足這些需求,並不會只依靠護膚品,在生活作息、飲食方面也會輔助。

鎖定目標產品;

確定需求後我們可以鎖定一小部分能滿足需求的產品。這時候需要大家對不同成分的功效有一定了解。

例如:如果我要抗氧化,像維C、維C衍生物、維E等都有抗氧化作用。而有的小夥伴說,那我對成分都不了解怎麼辦?

其實之前Miya有寫過一篇文章,對成分小白來說,即使其他成分都不了解,只要盯著維生素ABC類產品來用,也夠大家用一輩子了。而且這些經典成分都是被長期實踐驗證過的。

所以,如果我現在的訴求是抗氧化,我就會去找一些市面上我信任品牌的維C類的產品作為備選產品。

產品對比分析;

前面是鎖定目標產品,但對我們來說,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產品都買回家。所以進一步的產品篩選就變得更重要。

這一步的篩選我會從幾方面考慮:

  • 產品品牌;
  • 產品價格;
  • 成分濃度;
  • 產品配方;

選擇品牌其實另一方面是考慮產品成分的原料純度(質量)以及產品配方。拿原料來說,同樣是煙醯胺,不同純度成分的安全性和功效千差萬別。譬如某原料桶品牌,雖然成分濃度很高,但成分純度很差。所以對皮膚的功效真的不一定好,相反刺激性會更強。

而在配方方面,成熟大品牌在配方上會考慮活性成分的滲透能力以及不同成分的相互協作配合。例如:我們都知道抗氧化、美白都需要多種成分協作完成。

某些品牌只會主打某一主要成分,成分濃度提的很高,但沒有其他成分輔助加持。其實單一成分高濃度而忽略了協調作用,在功效方面意義並不大。

價格就不用說了,護膚畢竟是一個長期投資,任何產品都不可能用一瓶兩瓶就讓你煥然一新,要考慮自己是否能長期使用。

試用、購買;

很多同學買之前喜歡在網路上做功課,這確實是一種方法。不過Miya之前也說過,使用感是一個非常私人的事情。就保濕能力來說,不同人、不同膚質、不同地域對一款產品的滋潤度感受都會完全不同。

所以建議大家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去專櫃試用。而且現在很多品牌都會有專門的體驗裝銷售,都是不錯的方法。

?相關內容:護膚品不會搭?「ABC」搭配法:解決護膚搭配難題,避雷不出錯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Miya,想了解更多靠譜美妝知識記得點贊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膚 的精彩文章:

歐萊雅:旗下護膚產品將停用美白宣傳語
維生素C能美容護膚,但不宜多吃,可能會帶來3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