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中醫術語最通俗的解釋篇!

中醫術語最通俗的解釋篇!

很多人對中醫缺乏一些常識性的認識,因此很容易被一些中醫術語搞得暈頭轉向,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很多專業的中醫醫師,也對一些專業術語一知半解,忽悠一般患者尚可,但窮究醫理,則行之不遠矣。本文即對一些常見的中醫術語解而剖之,分而析之,總而言之,以便大家輕鬆掌握。

氣虛

氣虛,即陽氣虛。陽氣,就是功能、能量、熱量。陽氣不足,就是指人體的功能不足、能量不足、熱量不足。但氣虛偏重於指人體溫煦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陽虛重點指人體的溫煦功能不足。陽虛和氣虛實質上是一回事。

血虛

血虛,即血液不足。廣義的血虛,也包括人體的津液不足,營養不足。血虛與西醫所謂的貧血近似,但範圍比貧血更為廣泛。貧血主要指血液中紅細胞不足,或血紅蛋白含量不足。血虛除了上述兩個指標之外,還包括血液總量不足。所以,很多血虛患者,西醫檢查並不貧血,就是因為他們只是血液總量不夠,但是血液中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含量都還是可以的。

氣血兩虛

氣者,功能、能量。血者,血液、津液、營養物質。氣血不足,就是說,你身體的功能不夠用,功能低下,同時身體的血液、津液、營養物質也不夠用。總而言之,是身體的正氣不足,身體各方面功能低下,同時營養供應跟不上,貧血。?氣虛血虛,是全身性的表現,是根本病機,是各個臟腑共同的表現,基本不存在某些臟腑氣血不足,另一些臟腑氣虛過盛的表現。(氣虛不足而現肝膽火旺的情況,存在一個表述誤區,後面會講到。)

氣血的關係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生血,血載氣。氣旺則血足,氣行則血行。簡而言之,血是人體自身製造出來的,所以人體功能有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是血是否充沛的關鍵。因為現在人都不缺飲食,營養的攝入都很充沛。能不能把吃進來的營養吸收轉化,製造出血液來,是血液充沛與否的關鍵。所以,現在絕大多數所謂血虛、氣血兩虛,都是因為氣虛引起的,所以關鍵在於補氣。氣足了,血液自然充沛。如果氣不足,補再多的營養和保健品,都無濟於事。相反,營養攝入過量,運化不掉,反而產生大量的垃圾,形成痰濕,危害健康。因此,對於現在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不管你是氣虛、血虛還是氣血兩虛,都一律要補氣,否則就是做無用功。

氣鬱

氣鬱就是體內氣運行不暢。但是這個氣不是說體內有空氣,而是說人體內部的生理功能,身體功能運行不正常,功能分布不均勻,就是氣鬱。有時候氣鬱患者會腹脹,肚子裡面有氣,揉揉肚子,放幾個屁就好了。所以有人說氣鬱就是體內有空氣。這是以偏概全。氣鬱可以導致腸道蠕動緩慢,腸道蠕動慢,內部的空氣(有吃飯帶進去的,也有食物分解產生的)不能及時排出而造成腹脹。這只是消化道的特殊情況,與整體的氣鬱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中醫講究經絡,認為氣機運行是通過經絡進行的,因此氣鬱都是因為經絡不通。尤其是肝膽經,是負責全身上下氣機條暢的,肝膽經不通,則氣機不暢,即氣鬱。所以氣鬱和肝膽經的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關。所以氣鬱和肝氣鬱結基本是一樣的。那麼要想解決氣鬱,就要疏理肝氣,即疏肝行氣。

血瘀

血瘀就是血液運行不暢,血細胞在循環末梢停滯、或運行緩慢。有些血細胞在某處停留太久,超過其壽命,就會死亡、分解,代謝垃圾則長期堆積。皮膚是循環末梢,最容易產生淤血和代謝垃圾,如果排出不暢,就會沉澱,形成各種斑點。下腹部是另一個特別容易形成淤血的地方,尤其是女性,如果月經不暢,淤血就會堆積,影響健康。因此,建議多走路,以肢體運動,驅動血液運動,減少淤血。

氣滯血瘀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所以,血瘀多數都是因為氣滯所致。因此,解決血瘀,首先要行氣,行氣就要疏理肝膽經。當然,也可以直接活血,中藥有很多活血葯,比如川芎丹參等等。血液運行暢通,氣機運行也就暢通。所以氣和血是相輔相成的,從哪個角度入手都行。只不過,活血有限度,尤其是育齡婦女,活血過度,會造成出血不止。所以活血最好是從行氣入手,輔以活血,比較安全有效。

行氣活血

行氣就是使氣機運行順暢一些。行氣最好是疏通經絡,尤其是疏通肝膽經。具體方法有很多,吃藥、理療都可以。柴胡、陳皮、青皮、香附等都是常用行氣之品。活血就是使血液運行順暢一些。活血可以先行氣,以氣推動血液運行;也可以直接活血。葯療理療都可以。丹參、川芎、紅花、桃仁等都是常用活血之品。

陽虛

陽虛就是指人體功能不足、能量不足、熱量不足,尤其側重於溫煦身體的功能不足。陽虛和氣虛是一回事,只不過側重面不同而已。現在陽虛體質的人非常多,比比皆是。就其原因,與現代人體溫普遍降低有關。現代人體溫大約比50年前下降1℃左右。原因主要有:太陽照射少、體力勞動和運動少、空調冰箱風扇大量使用、冷飲啤酒大量飲用、寒性果蔬大量食用、農藥殘留高、環境污染嚴重、過度熬夜、性生活過度、西藥和抗生素等大量濫用等等。現在導致人體質陽虛的因素太多,不勝枚舉,所以陽虛的人很多。

陰虛

陰虛就是指人體的營養不足、津液不足、血液不足;尤其側重於津液不足。陰虛和血虛類似,只是血虛更偏重於血液不足。其實都是人體組成的物質基礎不足。現代人營養充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了又不活動,營養在體內大量堆積。因此,現代人往往都是營養過剩,也就是陰盛。陰盛分兩種,如果陰液以津液和身體所需的形式大量存在,則是好事,是健康;如果陰液是以痰濁水飲的形式存在,以代謝廢物的形式存在,則是壞事,不健康。

現在不也有很多營養不良的人存在嗎?他們是不是陰虛呢?

他們不是陰虛。因為他們營養不良,不是因為營養供應不足,而是因為身體功能不足,脾胃虛,供應的營養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營養不良。那麼這種營養不良的實質,是身體功能不足,是陽虛。所以把這種情況看作陰虛就大錯特錯了。

現在也有很多人,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乾眼乾等多種熱像,與中醫教科書上講的陰虛癥狀一樣,難道不是陰虛嗎?

當然不是陰虛。因為這些癥狀是陰虛常見癥狀,但不是陰虛的特異性癥狀,陽虛也可以有這些癥狀。比如陽虛而肝鬱化熱者,就可以見到這些癥狀。可以說,現在具有這些癥狀的人,基本上都是陽虛而肝鬱化熱者,極少有陰虛者。

陰陽兩虛

陰陽兩虛就是陽氣和陰氣都不足。陽虛日久,必然損及陰液,即陽損及陰;陰虛日久,必然損及陽氣,即陰損及陽。兩種情況都可以導致陰陽兩虛。陰陽兩虛必然是上述兩種情況導致的。絕對不可能有第三種情況——陰陽兩個方面商量好,按照同一個步驟,一起虛下去!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陰陽兩虛,要麼是陰虛引起的,要麼是陽虛引起的。陰虛引起的陰陽兩虛,重點滋陰,不可溫陽,也不必慮及陰盛傷陽,陰氣還沒有達到正常水平呢,哪有能力傷陽?只有陰足之後才可兼補陽氣;陽虛引起的陰陽兩虛,重點溫陽,不可滋陰,也不必慮及陽盛傷陰,陽氣還沒有達到正常水平呢,哪有能力傷陰?只有陽足之後才可兼補陰氣。萬不可一開始就陰陽雙補,平均用力,否則往往遷延不愈,甚至變證叢生。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是全身性的病機,所有的臟腑都是同樣的病機,不可能有些臟腑是陽虛,有些臟腑是陰虛。(陽虛而現肝膽火旺的情況,存在一個表述誤區,後面會講到。)

脾虛

脾的功能不足。脾的功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消化功能(消化、排便、胃排空、腸道蠕動等等消化道功能)、運化功能(包括消化吸收、營養分解轉化、氣血生成、代謝廢物排出等等)、升清功能、統血功能、肌肉運動功能等等。不同的脾虛患者,表現出的癥狀有很大不同,就是因為脾主管的功能太多。我們平時說的氣血不足,其實就是脾虛。因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不同的是,說氣血不足,是從氣血辯證的角度說的;說脾虛,是從臟腑辨證角度說的。兩種說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脾氣虛、心氣虛、肺氣虛、腎氣虛

氣虛就是功能不足,是全身性的病機,各個臟腑都一樣。不可能這個臟腑氣虛,別的臟腑氣盛。但是,人體各個臟腑的素質不同,有的臟腑比較強壯一些,有的臟腑比較弱小一些。十個手指頭都不一樣長嘛,很正常。那麼,同樣都是氣虛的情況下,比較柔弱的臟腑就容易出現癥狀,比較強壯的臟腑就不大容易出現癥狀。但不出現癥狀,也不是說很強大,只不過沒有明顯表現出來而已。如果這個人脾胃比較弱,必然脾胃系統、消化系統率先出現癥狀,那麼這時我們就說他是脾氣虛;如果這個人心功能比較弱,必然率先出現心系統的癥狀,這時我們就說他是心氣虛。同理,也就有肺氣虛、腎氣虛等等。不管是哪個臟腑出現氣虛癥狀,都不要忘記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要從補脾胃入手來補氣血,同時兼顧出現癥狀的臟腑,即可標本兼治。

有沒有肝氣虛?

當然有肝氣虛。氣虛是全身性的病機,只要全身都表現才氣虛的病機,肝氣當然也不足。但是,中醫一般很少提到肝氣虛。甚至有肝氣常旺、肝常有餘的說法。臨床上也常有脾虛氣血不足而呈現肝火旺的現象。為什麼別的臟腑都氣虛,都功能低下,唯獨肝能夠得天獨厚,功能不減嗎?當然不是。實際上,整個人都氣虛功能不足,肝的功能當然也不足。但是,肝是負責全身氣機條暢的,肝的功能不足,條暢氣機的能力當然不足,所以必然氣鬱,郁久必然化火化熱。這些熱象,往往體現在頭面部,體現在肝膽經的範疇,所以中醫叫做肝火旺,叫做肝氣盛、肝氣有餘等等。實際上,這裡的熱象、上火,不是真正的功能過盛,而恰恰相反,是功能不足的表現,是肝氣虛的表現。這是肝的獨特生理功能決定的,是表現形式的不同而已。所以,一個人氣虛的話,肝氣也虛,只不過會表現出虛假的「過度、有餘和熱象」而已。

脾陽虛、心陽虛、肺陽虛、腎陽虛,肝陽虛

脾陽虛、心陽虛、肺陽虛、腎陽虛, 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一個陽虛而已。和氣虛一樣,陽虛也是全身性的病機,是全身性的功能能量、熱量的虛衰,不能溫煦身體。一個人陽虛,必然是身體各個臟腑都陽虛,道理見上面氣虛條目。如果一個人為陽虛,同時脾又比較薄弱,就容易出現一些脾系統的癥狀,於是我們稱之為脾陽虛。同理,也就有心陽虛、肺陽虛、腎陽虛等等。無非是陽虛體質前提下,癥狀偏重的側面不一樣而已,表現的側面不一樣而已。

那麼有沒有肝陽虛呢?中醫很少提肝陽虛。但肝陽虛也是必然存在的。一個人陽虛,各個系統都會陽虛,功能都會虛衰,肝系統也不會得天獨厚逍遙法外。但是,很多陽虛的人,卻明顯呈現出肝火旺的局面。道理和上面「肝氣虛」條目一樣,其肝火旺正是由於他陽氣虛衰所致。上面已經講的很清楚,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脾陰虛、心陰虛、肺陰虛、腎陰虛、肝陰虛

脾陰虛、心陰虛、肺陰虛、腎陰虛、肝陰虛,其實就是一個陰虛而已。和上面的道理一樣,陰虛是全身性病機,一個人陰虛,各個系統都會陰虛,誰也不能例外。區別就是看哪個系統更薄弱,哪個系統就率先呈現癥狀,於是就有了不同系統的陰虛。治法也大致相同,整體滋陰,稍微照顧一下具體出現癥狀的系統就是了。

在陰虛體系中,乃至在血虛系統中,肝都沒有什麼特別的不一樣,不需要特別解釋。但是脾陰虛,稍微特別一點。中醫有個理論,叫脾無陰虛。實際上,這個理論是脾胃一起講,講脾胃陽虛,就說脾陽虛,其實脾陽虛把胃陽虛都包括進去了;講脾胃陰虛,就說胃陰虛,實際上是把脾陰虛包括進去了。脾胃本來是一家,這樣說也無妨。同樣的道理,在六經辯證系統中,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的說法,就是把消化系統的實熱證歸於陽明胃,把虛寒證歸於太陰脾。只要明白原委,就不會弄亂了。

心血虛、肝血虛

關於血虛,也是全身性的病機,也是各個臟腑都一樣的。但是中醫比較經常提到的主要是心和肝兩個系統。因為心主血,肝藏血,這兩臟和血液關係密切,所以這兩個方面提得比較多。其實,血虛患者,其他方面也會出現問題。比如血虛而出現腎系統的癥狀,中醫就講精血同源,血虛而致腎精不足。或者講乙癸同源,肝血不足而致腎精不足等等。反過來,腎精不足而致肝血不足,也是可以的。看你辯證的角度站在什麼角度上。

腎精不足

腎精不足和腎陰虛基本一樣,都是說人的生理必需的物質基礎不夠。但是腎陰虛偏重於津液的不足,主要體現為燥象。腎精不足,更寬泛地涵蓋腎系統的一切物質基礎的不足。一個人物質基礎不夠,同時有明顯燥象,那就是腎陰虛,如果沒有明顯燥象,那就是腎精不足。

風寒暑濕燥火——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就是中醫病因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即外界導致人體發病的因素,合稱六淫。其實,風寒暑濕燥火都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自然氣候因素,如果這些因素在正常的範圍內,不會導致人體發病,那就是正常的氣候;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超過了人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就會導致發病,於是就是致病因素了,就是六淫。但是,這個限度是不同的。有的人體質強壯,承受的限度就強,有的人體質弱,承受的限度低。所以,同樣的氣候條件,對體質好的人來說就是正常氣候,對體質差的人來說,就是致病因素了。所以,同樣條件下,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這雖然和外界因素有關,其自身的體質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醫講,生病是六淫所致;西醫講,生病是病菌病毒所致。那麼到底誰說的對?其實,兩方面說的都對,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首先,病菌病毒到處都有,我們根本無法消除和避免。所以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染病菌病毒,我們身上體內也都有各種各樣的病菌病毒存在。但是為什麼不生病呢?因為我們有比較強的抵抗力,中醫說法,叫正氣充足。但是,如果我們的外環境變化,風寒暑濕燥火過度了,超過了我們能夠承受的限度,那麼我們的抵抗力就差了,正氣就會受損。那麼這個時候,病菌病毒就會趁機發作,於是發病了。所以,人發病應該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病菌病毒的存在,一個是外界環境的變化,缺一不可。但是,中醫沒有認識到病菌病毒這個層面,只強調了外界氣候因素的作用;西醫對氣候因素的認識不足,片面強調了病菌病毒的作用。所以說,在發病原因上,中醫西醫的說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兩個方面都看到,才是全面的。

風分外風、內風。外風就是指外界的風邪,內風主要是指肝氣功能異常,引起的一系列類似於風的癥狀。風,作為一種病因,主要指外界的風過度侵襲,成為發病誘因。風邪致病,有很多特點,比如風性輕揚,善襲陽位;風性善行數變;風性主動;等等。這裡不是講課,所以不具體分析。因為風有這麼多特點,所以人得病之後,如果我們呈現相應的癥狀,就稱之為風證。比如各種瘙癢、抖動、抽搐等等,都被稱為風證。肝膽系統導致的毛病,比較容易出現上述特點,所以,中醫講肝主風,肝功能異常,容易導致肝風內動等等。

其實,人體內並沒有風,無論你如何吹風,都只能吹到皮膚而已,不會吹到肉裡面去,更不會說外界的風停了,皮膚裡面,肌肉和內臟裡面還在颳風,那真是笑話。體內是不會有「風」的。中醫講的風和風證,主要是指上述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病機。

我們知道,風的形成,就是空氣的流動而已,沒有別的。空氣流動怎麼能致病呢?其實風對人體致病的主要機理,在於空氣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風會快速冷卻我們的身體,體表喪失大量熱能,機能下降,當然抵抗力就降低,於是致病。所以,風致病,不是因為空氣流動,而是因為氣溫較低。舉例來說,冬天刮西北風,我們吹著了就會感冒;但是你感冒之後,回家用電吹風,開暖風檔,吹一吹身體,出點汗,感冒可能就好了。可見,我們生病並不是因為被風吹著了,而是因為風太涼,凍著了。

所以,我們並不必對風特別恐懼,但是對寒冷則要各位關注。

有些人為了避風,比如感冒之後,或者產婦,為了避風,就把所有的門窗都關得嚴實合縫,密不透風。這是一種偏見,一種陋習。西醫認為,感冒之後要注意通風,是有道理的,因為空氣流動,病毒就不會堆積。產婦的房間也要通風,產婦和嬰兒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有利於健康。你只要能保證室內足夠暖和,適當的通風,肯定是有好處的。

風與寒的關係

俗話說,風為百病之首。說的是風對人體的侵害比較多,而且風邪容易與其他外邪合而感人,危害更多。但是,實際上風邪傷人,病不在於風,多數情況下在於寒,有時在於濕、熱、燥等等。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只要溫度適當,乾濕度適當,吹風一般不會使人生病,.而一旦溫度過低,(或過熱、濕、燥等),吹風后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治病的不在於風,而在於寒。再比如,我們在寒冷的環境中呆久了,即使沒有風,我們也會生病,如果生病的癥狀為怕冷、發熱、汗出,那是什麼病?顯然是太陽中風證。相反,如果我們讓風吹大了,生病了,癥狀為怕冷、發熱而不汗出,那是什麼病?顯然是太陽傷寒證。所以,我們診斷是根據你的癥狀表現,而不是追究你到底感受了什麼邪氣,而是看你病後出現什麼癥狀,我們是根據癥狀來推測病機的。至於你感受了什麼外邪,我們是根據癥狀辯證之後推測的,沒有什麼檢測數據。所以,我們中醫治病,關鍵在於通過癥狀推測病機,病因只在醫理研究中有用,在臨床治病過程中,意義不大。

就風與寒的關係來說,雖然古代有「君子避風如避矢石」的說法,但也有「百病寒中生」的說法,事實上防寒比避風更重要。

中風

中風的概念有幾種,差別很大。第一種,就是傷寒論中的中風,即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即外感風寒之後的表證,有汗出的為中風,沒有汗出的為傷寒。這個太陽病的中風,是很多種外感病的初期階段,即表證階段。我們日常最常見的,就是感冒。感冒之後,如果又怕冷,又有汗出,那就叫中風。

另一種中風,也是外感引起的。比如我們晚上開著窗戶睡覺,第二天醒來發現嘴歪眼斜,呵呵,這就是所謂的中風了。原因就是此人氣血比較虛弱,晚上睡覺,氣血內斂,體表的氣血更加弱了。但是晚上風涼,長時間吹其身體的某一個局部,這個部位比如受寒收縮,血流不暢,肌肉因為缺乏營養和能量供給,因而肌肉鬆弛抖動,即為中風。

另有一類風證,也是外感所致,主要是瘙癢、疹塊等。主要從營衛不和論證即可。

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常見。主要是中老年人,情緒不穩,血壓偏高,激動之後,出現腦梗塞、腦出血等等,外在表現為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等等。這種情況,主要與肝氣鬱結有關。肝主筋,血管就是筋膜組成的,肝鬱則筋膜緊張,時間就了,筋膜變脆,容易破裂出血等等。所以,這種情況叫做肝風內動。

還有一種風證,是手腳不自主地抖動。發病緩慢,沒有明顯誘因,甚至患者本身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幾種情況,前幾種與外感有關,但卻不一定非吹風不可得,主要還是受寒。道理我們上條以及講過了。

後兩種情況,主要是內因所致。主要在肝和脾。心腦血管方面的中風,一方面有肝氣鬱結、肝動生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脾虛不能運化,以致痰濕內停的因素。肝的問題,導致血管硬化,脾的問題,導致血管堵塞。機體不由自主顫抖的風證,其實也是肝脾的問題。肝鬱則脾虛,脾虛則氣血不足,肌肉失養,就會抖動。這兩者情況,都和肝有關係,肝鬱則氣滯血瘀,血瘀則營養能量供應不足,所以出現風證。所以要行氣活血。中醫諺語: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就是從這個角度講的。

肝鬱化熱

肝鬱化熱、肝鬱化火等等說法,都是一個意思,即肝膽條暢氣機的功能不足,氣機運行不暢,氣血分布不均勻,導致某些局部氣血分布相對偏多,因而出現熱像,即我們常說的上火。

肝膽條暢氣機的功能,其實就是讓氣血在全身分布比較均勻。但是,如果肝膽的功能偏弱,氣血在全身的分布就會有偏頗,有的地方偏多,有的地方偏少。偏多的地方,因為氣血多,所以功能往往就過盛,於是呈現熱像,這時往往表現為實熱;如果這人體質偏弱,脾胃運化功能不足,以至於痰濕內停,那麼氣血偏多的地方,痰濕必然也就多,於是也會呈現熱像,但這是往往表現為虛熱。所以,肝鬱化熱有時候表現為實熱,有時候表現為虛熱,具體要看這個人身體素質。身體強壯的往往表現為實熱,體質差的往往表現為虛熱。

肝鬱化熱,多數表現在頭面部,比如眼睛紅腫乾澀、口腔潰瘍、面部長痘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當然,有的是實火有的是虛火。

為什麼頭面部容易上火?因為心在上焦,距離頭面部較近,所以頭面部比較容易得到更多的氣血。另外,肝膽不好的人,中焦脾胃往往比較弱,脾胃對氣機運轉有斡旋作用,所以脾胃不好的人,氣機難以通過中焦而達下焦,於是上焦頭面部就容易得到更多的氣血。當然,這都是因為肝膽條暢氣機功能沒有正常發揮有關係。總之,頭面部更容易上火。但頭面部並非唯一能上火的地方。很多人氣機不通,而呈現手腳燙熱的癥狀,也有的表現為小便黃赤,泌尿生殖系統炎症等等,中醫角度看,也是氣機不暢,局部鬱熱的結果。

肝動生風

肝動生風其實還是肝氣鬱結的結果,道理和肝鬱化熱類似,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肝動生風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出現風證,即頭暈目眩、手足抖動等等。其實這種癥狀,和「風」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癥狀「善動」,與風「善行數變」的特性類似,所以用「風」來比喻而已。中醫理論,往往都是用取相比類的方式來研究的。這種癥狀,其實就是局部氣血供應不上,機體發出信號,以求更多地供應氣血。而供血不足,往往有脾虛氣血虧虛、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原因,所以治療這類癥狀,往往有健脾補氣血、行氣活血、理氣化痰等方法。中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風證多痰」等等諺語,就是分別從這些角度來論述的。

肝經濕熱

肝經濕熱,就是濕邪和熱邪主要體現在肝膽經上。其中濕邪可以是外感而來,也可以是內生的。不管是外來還是內生,我們都可以驅逐出去,方法有發汗、利尿、健脾化濕等等方法。熱邪也可以是外感,也可以是內生。外感之熱,多為實熱,內生之熱,可實可虛。如果熱邪主要體現在肝膽經範疇,比如眼睛、耳朵、胸脅等處體現為熱像,則熱在肝膽經。如果肝膽經有熱像,又有濕氣,則為肝經濕熱。其中濕氣均為實邪,熱可分虛實。有熱像而無陽虛者,為實熱,有熱像而又現陽虛之象者,為虛熱。對於實熱的肝經濕熱,只需疏肝清熱利濕即可;對於虛熱的肝經濕熱,則需疏肝清熱利濕的同時,兼顧溫陽。

寒凝肝脈

其實就是寒邪侵入體內,主要表現為肝膽經癥狀。治法無非溫陽散寒而已,只不過適當關注肝膽經,引葯入肝膽經而已。

寒邪是最易致病的因素。百病寒中起。其實寒沒有一定的標準,不是說多少度就是寒,多少度就是熱。無論多少度,只要沒有導致人生病,那就是正常的氣溫。只有因為氣溫偏低,導致人體不適應而生病的時候,這個低溫才叫做寒邪。所以,同樣的溫度,對於有的人來說,就是寒邪,對另一些人來說,仍然是正常的氣溫。外界氣溫低導致疾病的,這種寒都是實寒,是實邪。體內陽氣不足,體溫偏低,因而呈現病態的,叫做虛寒。寒邪主要的危害,是使人體體溫降低,能量下降,功能減弱。實寒虛寒均如此。寒還有其他一些特點,比如收引凝滯,即受寒後筋脈縮短、拘攣,血液津液凝滯流動慢;比如寒邪主痛,因為收引凝滯,所以容易產生痛感;比如善襲陰位,即寒邪的表現,往往都在身體的下面,且往往都伴隨著痰濁水濕等邪氣的存在。

寒邪可以外感,也可以內生。內生寒邪,其實就是陽虛體質,功能下降,體溫下降,因而表現出寒的特點,所以叫虛寒。即陽虛則寒。當然,陽虛的人,因為體溫低,功能弱,所以抵禦外寒的能力也弱,所以更容易被寒邪侵襲。經常性受環境寒涼影響,人也就比較容易呈現陽虛。即內邪引來外邪,或外邪引動內邪。反正就是內因外因相互起作用而已。

濕簡單地理解就是水,但是實際上,作為治病因素的濕邪,並不是簡單的「水」,而是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環境中的污濁之物。體內的代謝廢物,包括過多的血糖、血脂、膽固醇、尿酸等等,凡是不能被人體直接利用,超過人體利用限度的東西,統統歸於濕。濕泛指體內的各種代謝垃圾。但根據這些垃圾的形態分為痰濕水飲等不同的狀態。特別清稀的,叫水飲,瀰漫狀態的叫濕氣,濃稠聚集的叫痰。痰濕水飲其實都是一種東西,就是體內的代謝廢物。這些東西在體內一方面阻礙氣機運行,一方面侵害正常的機體組織,從而形成多種疾病。中醫諺語說,怪病多因痰作祟。所以,化痰除濕是非常必要的。當然,痰濕是比較難化掉的,中醫又有句話:痰濕重濁黏膩最難祛除。化痰濕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發汗,從體表排出;二是利尿,從小便排出,三是溫脾,在體內進一步分解掉。張仲景說過:"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主張用乾薑、半夏、陳皮、細辛等來溫化痰飲,是非常有效的。

我們常說,自然界的濕氣也會感染人體。比如連陰雨、大霧瀰漫等等天氣,人就比較容易被濕氣侵擾。一般理解為外界的水分侵入體內所致。其實這只是一個淺顯的理解。如果僅僅是外界的水氣進入人體,那能進來多少?比我們每天喝水還多嗎?喝水為什麼不會增加濕氣?

其實,外界的濕氣侵擾,主要是空氣潮濕,人體體表不能正常出汗,所以人體排除濕氣的一個重要途徑不能正常發揮作用了,體內的痰濕水飲等代謝垃圾不能排出了,所以體內的濕氣就顯得增加了。

可見,感受外邪,一般並非外界的水進來了,而是體內的代謝垃圾出不去了。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是外界的水進來了,那麼一泡小便不就排出去了嗎?哪有那麼麻煩?

當然,如果環境很糟糕,不僅有水氣,還有其他的污濁的東西,比如現代的各種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等,這些東西進入人體,那當然會增加體內的毒素,也即增加體內的痰濕。所以,環境污染,是可以導致人體濕氣增加的。

燥,就是乾燥,字面理解,就是水分不足,濡養不夠。比如我們喝水少了,嘴唇乾裂,這就是燥。但是,作為一種致病因素,燥不僅僅是水分的減少。如果僅僅是水分的減少,多喝幾杯水不就好了嗎?這還叫病嗎?事實上,燥邪致病,主要是指體內的津液精華的不足,機體細胞得不到這些精華的濡養,自然出現病態,這種病態,與缺少水分很相似,也會顯出乾燥的表象,所以,我們把這種狀態較做燥。所以,中醫講的燥,主要不是指水分的缺乏,而是指津液精華的缺乏。

上面講的濕,主要不是水分過多,而是指體內代謝廢物過多。這裡講的燥,主要不是指水分的缺乏,而是指津液精華的缺乏。這兩點可以參照理解。

既然燥不是水分的缺乏,那麼人體燥的時候,喝水就無濟於事,必須要補充營養精華,補充津液。中醫講的滋陰生津、滋陰潤燥,就是這個道理,主要是滋陰。常用的辦法是吃蔬菜、水果等等。

現代人營養豐富,吃的很多。按理說,人是不應該缺乏津液的,不應該有燥象的。但是很多人有口乾咽干、眼睛乾澀、皮膚乾燥等等問題。這是為什麼呢?第一,是因為陽氣不足,功能不足。你是吃了很多東西,但是,你吃了這麼多營養,脾胃卻不能吸收分解並轉化為你身體所需要的東西,也就是說,你有很多原材料,但是你生產不出你需要的產品(津液)。所以,這種情況下的燥,主要是陽虛氣虛所致。

第二,是因為肝鬱化熱。肝氣鬱結,時間久了,必然化熱。熱像最易上行,熏灼津液,所以出現口乾咽干、眼睛乾澀等等。當然,癥狀也可以出現在別的地方,只是出現得少一點。

體內津液匱乏,從陰陽的角度看,就是陰虛。但是典型的陰虛,是指津液少而陽氣相對正常的狀態。如果陽氣正常,你又吃了大量的營養,你就可以把營養轉為津液,你就不會缺津液,不會陰虛,不會燥。所以說,現在人出現燥象,出現所謂的」陰虛「,主要原因在於陽虛氣虛,而非陰虛。

記住一句話:現在人出現燥象,一般都不是陰虛,不要當陰虛來治,不要滋陰。否則就越治身體越差。

暑是指盛夏季節,三伏之中,又濕又熱的自然環境。暑是特種自然因素,沒有相對應的體內因素。即只有外暑,沒有內暑。

其實,暑是指又濕又熱的環境因素,而且是濕熱達到極端的情況。人體內,也有濕熱的因素,和外界的暑是類似的,但古人沒有把這兩種情況類比出來,我們也沒有必要把兩者強拉在一起。

暑是濕熱相合,尤其三伏天,這兩者更容易相合侵襲人體。熱邪襲人,最易消耗人體津液,津液不足,陽無所附,因此陰陽都有損失,所以暑熱襲人,易致氣陰兩虛之證。既有口乾口渴,又有疲憊無力等症。濕邪侵襲人體,體內濕氣無法排除,因此堆積為患,在外可為濕疹、腳氣、皮膚過敏等等,在內可為痞滿納差、腹瀉便溏等等。暑邪襲人,濕熱都可見症,但有偏於熱者,有偏於濕者。其中偏於濕者,往往有兼見虛寒之症,即為寒濕。

所以,暑邪襲人,至少有四種大的分類,一是濕熱兼見者,一是偏於熱者,一是偏於濕者,一是偏於寒濕者。

暑邪襲人,濕熱兼見者,症見熱象明顯,比如口渴口乾,心煩胸悶,口腔潰瘍、面赤長痘等等,同時又有濕邪癥狀,比如皮膚油膩、舌苔厚膩等等。這種情況在盛夏季節表現嚴重者,可以考慮暑邪為患。只是同時又要參考陰陽辯證,不要模糊了大方向。

暑邪襲人,偏於熱者,即所謂外感熱邪,風熱為患,症見發熱,口渴,咽乾咽痛,大便乾燥等等,可歸於溫病論治。具體治法,即可參考溫病條辯的手太陰溫病的銀翹散、桑菊飲,也可參照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甚至可參考傷寒論之陽明病、少陽病治法。此不詳述。

暑邪襲人,偏於濕者,即所謂外感濕熱,以濕為主。濕郁肌表者,可汗解之,如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濕邪郁於腸道之間者,可行氣利濕,如胃苓湯。

暑邪襲人,偏於寒濕者,即傷寒論所謂太陰病,方以理中湯為代表。症見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腹痛納差,上吐下瀉等等。

古人將暑邪為患,分為陽暑、陰暑兩大類。上述所謂濕熱兼見、偏於熱者,乃至偏於濕者,都可歸於陽暑類,以其均見熱象也;上述偏於寒濕者,即為陰暑,以其一派陰寒之象也。事實上,現在人所謂中暑,陰暑較為多見。因為現在露天作業的人比較少了,防暑降溫的條件好了,所以,陽暑為病,也就少見。但現在人貪涼過度,飲冷食冰,所以,陰暑為病比較多。

火,或者叫熱,都一樣,區別只是程度的不同,火為熱之極,熱為火之漸。所以二者可以混用的。

外邪中有火,內傷也有火。即,火分內火、外火。

火還有虛實之分,即虛火、實火。

外界環境太熱,即外火太過,就會傷人,即為火邪襲人。火邪襲人,最善傷陰。陰液被傷,即現燥象。症見發熱,口渴,口乾,眼睛乾澀,皮膚乾燥,小便短赤等等。外火傷人,往往都是實火。

內部情志不暢,也會造成鬱火。道理前面都講過。簡而言之,就是情志不暢,導致氣機不暢,氣機不暢,氣血分布不均,氣血多的地方往往就呈現熱像,即為鬱火。內生鬱火,可見實火,也可見虛火。具體看其體質強弱,體質強,陽氣盛,鬱火即為實火;體質弱,陽氣不足,鬱火就是虛火。

過食辛熱之物,也會導致火旺。比如吃辣椒多了,口腔潰瘍,面紅目赤等等,就是上火。當然,如果素體陽盛,即為實火,如果素體陽虛,就是虛火。

現在人陽虛體質居多,所以呈現的火象,多為虛火。即使為外火所傷,因其素體陽虛水泛,體內水濕一時消耗不至太過,僅僅局部傷陰而已,所以只呈現局部的熱象燥象。

心主火,因此火邪傷人,易在心經體現。心主血脈,故火邪傷人,往往呈現數脈。實火之脈,數而有力;虛火之脈,數而無力。

腎水,腎陰

腎屬水。中醫裡面,水代表潛藏、潤下、寒涼等意義。具體到人體,水就是陰,是陰的代表。體內一切有形質的東西都是陰,都是水。常說的腎水,包括骨骼、骨髓、毛髮、肌肉、津液、血液、生殖系統等等。腎水代表體內的陰氣,體內的有形質的東西,那麼這些有形質的東西,也有好壞之分。好的東西,是營養精華,是津液,這些東西是越多越好,越多身體越健康;不好的東西,比如代謝廢物、毒素、痰濕水飲等等,這些東西越多身體就越差。不管是好的東西還是壞的東西,都是腎水。所以,說一個人腎水足,不一定是好事壞事,一定要說清楚到底是津液足還是痰濕足。

當然,如果說一個人陰虛,那肯定是說這個人體內的精華津液不足,而不是指體內的痰濕水飲比較少。但典型的陰虛,應該是指津液精華不足,但是身體功能相對正常。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區分一個人到底是不是陰虛的重要指標。

心腎不交

心腎不交算是比較常用的中醫術語。心在上,屬火,火為陽,其性炎上;腎在下,屬水,水為陰,其性潤(趨)下。火在上而又炎上,水在下而又潤(趨)下,水火不交,陰陽離絕,則生命無以延續。故,生命之所以健康,在上之心火必須下交,在下之腎水必須上濟,水火既濟,才能生命長存。

心火下交,則腎水不至太寒;腎水上濟,則心火不至太炎。水火既濟,心腎相交,則一身陰陽調和,身體才能健康。

相反,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則一身陰陽失調,人就會生病。

火為陽,水為陰;火為熱,水為寒。所以,所謂心腎不交,其實就是陰陽失調,寒熱失調,寒熱錯雜。中醫常說的上熱下寒,寒熱錯雜,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心腎不交,其實並非簡單的一種情況。

大多數中醫常說的心腎不交,其實是指心火亢奮於上,腎水不足於下的情況,也就是陰虛火旺的情況。陰虛,就是腎水不足,腎水不足在陽氣偏盛,陽為火,火炎上,故上焦呈現熱像,即為心火。這種心腎不交的情況,在傷寒論中早有論述,即黃連阿膠湯證,一方面用黃連等清心火,一方面用阿膠雞子黃等來滋腎陰。

事實上,上述陰虛火旺型的心腎不交(即黃連阿膠湯證),現在並不常見。因為陰虛火旺的體質現在很少見。前面早有論述,這裡就不多說了。

現在常見的心腎不交,是心火亢奮於上,腎水積蓄於下,上下不交,水火不濟。這種情況多見於陽虛體質,腎陽虛則水濕代謝不暢,水濕重濁,多蓄積於下,故腎陽虛者,多數下焦停水。因為腎陽虛,下焦陰寒,陰盛格陽,陽氣浮於上焦,故上焦呈現熱像,心火亢盛。心火亢於上,腎水蓄於下,即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從氣機流動的角度看,陽虛體質者,肝膽功能偏弱,條暢氣機功能不足,所以氣血分布不均,多的地方呈現熱像,少的地方呈現寒邪,一般情況下上焦易呈現熱像,下焦易呈現寒像,即上有心火,下有寒水。

道理前面都講過好多了。這裡不再多說。總之,現在多見的心腎不交,往往是陰寒在下、虛火在上的心腎不交。治療治法,宜清上溫下,兼里氣機。理中四逆等輩,以及柴桂姜系列方劑,均可取得良效。

陰盛格陽

陰盛格陽,就是陰寒內盛,格陽於外的省略語。直觀地理解,就是說,體內太過陰寒、虛寒,溫度太低,體內的血管就會收縮,血液量就會減少。這種現象比較常見於下焦,即下腹部。這裡古稱血海,是靜脈血彙集的地方。這裡儲存的血液量減少,那麼血液量就會相對多地分布於身體的外部,造成體表氣血相對旺盛的現象。氣血足,則呈現熱象,陽氣相對過盛。這就是所謂的陰寒內盛格陽於外,即陰盛格陽。

陰盛格陽,一般是指氣血因體內陰寒而過多地分布於體表。但事實上,氣血在體表分布的部位,以頭面部最為常見。也就是體內陰寒,頭面部出現熱象。對於這種情況,又有一個名詞,叫「陰盛戴陽」。其實,陰盛戴陽,就是陰盛格陽,一回事。

陰盛格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理現象。尤其是現代人陽虛體質較多,腎陽虛,即下焦陰寒。下焦儲血量減少,體表和頭面部的血液分布就相對增加,於是出現里寒外熱、寒熱錯雜的現象。

上面是從陰陽氣血分布的角度來理解。如果從氣機條暢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身體條暢氣血,平衡氣血分布的機能不夠,因而造成了氣血分布的不平衡。氣機條暢的功能屬於誰?——肝膽。所以,出現這些情況,往往是因為肝膽功能不足,條暢氣機的能力不夠,以至於氣血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氣血分布少了,就寒,有的地方氣血分布多了,就熱。

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都是可以的。中醫的理論雖然龐雜,但深入分析一下,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說法不一樣而已。

陰盛格陽的現象,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古代經典中,提到陰盛格陽,往往都是危急重症。比如傷寒論中提到陰盛格陽的病機,第317條:」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就是非常危急的重症,必須用通脈四逆湯來回陽救逆,扶大廈之將傾。其他還有一些條文出現陰盛格陽,也用四逆湯系列。

正是因為經典中陰盛格陽往往與危急重症聯繫起來,所以,後世很多人就認為,陰盛格陽只有在危急重症中才能出現。這就犯了教條主義錯誤了。事實上,陰盛格陽是很常見的病機。既可見於危急重症,也可見於平常小毛病,只要是內部陰寒,外部虛熱的病機,就是陰盛格陽。危急重症的陰盛格陽,當然要有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來回陽救逆。對於平常小毛病中的陰盛格陽,我們可以用四逆湯系列,也可以不用,相對來說,方劑的選擇範圍就大一些。治療原則,可以是溫陽(四逆湯法)、清上溫下(瀉心湯法)、和解少陽(柴桂薑湯法)。具體治法,將在《六經辯證疏理》系列文章中論述。

痰火擾心

痰火擾心是個很常見的病機。顧名思義,就是指體內的痰濕、痰濁和體內的火一起擾動心神,致使心煩意亂、神智意識異常的病機。痰是指體內一切代謝廢物,以其存在的狀態不同分為痰、濕、水飲等,痰是屬於比較濃稠的廢物。不管是什麼狀態的廢物,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陰邪。火就是熱,是指功能亢奮,屬於陽邪。可見痰與火,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病邪。

火既然是陽性的,是功能亢奮的表現,為什麼不能化陰、不能把痰濕消化掉呢?如果這裡的火是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旺盛,應該可以化解痰濕的。但這裡的火不是正常的生理功能旺盛,而是體內經絡不通,氣機不條暢,造成氣血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氣血分布多,就呈現熱像,就是火;有的地方氣血分布少,就是寒,功能就低。比如脾胃經的氣血比較少,功能低,運化失司,就生痰濕。可見,關鍵在於經絡不通氣機不暢,於是同時造成了鬱火和痰濕兩種性質迥然不同的兩種病邪。

火郁在哪裡,關鍵取決於哪裡經絡不通。一般來說,比較容易鬱結於上焦、頭面部。微觀機理,就在於血液供應的樞紐就在上焦,所以上焦和頭面部近水樓台先得月。當然,也可以郁在下焦、中焦和四肢末端。郁於下焦,叫濕熱下注;郁於中焦,一般叫肝火犯脾、膽熱犯胃;郁於四肢末端,加上心煩,就是所謂的五心煩熱(可見五心煩熱並非陰虛的標誌性癥狀)。

由上可知,有鬱火的人,因為其本身是體內氣機不暢、寒熱不均所致,所以有火,就有寒,就有痰濕。所以,鬱火往往是和痰濕同時出現的。這一點我們在」肝鬱化熱「條目里也曾經講過:鬱火為患,往往離不開痰濕的參與,鬱火和痰濕,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的側面而已。事實上,痰火擾心和肝鬱化熱,也是同一病機的不同側面而已。

上焦為心肺的坐落地,所以火郁於上焦,必然擾動心肺兩臟。擾動肺系統,則會咳嗽、吐痰或咳吐不利(梅核氣)等等。擾動心系統,則現心煩、狂躁、心悸、失眠多夢、胸悶背痛等等,也可以伴隨頭面部癥狀如口腔潰瘍、目赤腫痛等等。——這些情況,與肝鬱化熱的病機基本是一種的。

與肝鬱化熱不同的是,痰火擾心中,痰的問題比較明顯。痰濕郁於肺,則咳嗽吐痰;痰濕郁於下焦,則下利赤白、赤白帶下、陰癢便溏等等;痰濕郁於肌肉之間,則肥胖身重;痰濕郁於神經之間,則狂躁、痴呆、反應遲鈍等等。所謂痰火擾心,往往是痰濕郁於神經,也就是郁於心志系統,因此出現狂躁、心煩、痴傻、暈厥、癲癇等等。

由上可知,痰火擾心,其實與肝鬱化火基本差不多,只不過病邪對心志、神經系統侵害明顯。因此,治療的重點,仍在於疏肝清熱,健脾化痰。就祛痰而言,可以溫化痰飲,可以健脾化痰,可以涌吐上越,可以宣肺利水等等,因勢利導,不一而足。

血熱

血熱是很多中醫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個術語。但他們未必對這個術語有特別清晰的認識。很多時候,這個術語都被錯用濫用,成為錯誤的診斷結論。

血熱,就是指熱在血分。關於這個術語,闡述的最清楚的,要數清代中醫大師吳鞠通。他在溫病學開山之經典著作《溫病條辨》中,進一步發揚光大溫病學開山鼻祖葉天士的辯證思想,明確地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體系,即,溫病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衛分、氣分、營分、血分。衛分是初起階段,熱在體表,熱邪對機體的損害尚不嚴重,體內津液損傷還不多。氣分是第二階段,熱在里,全身大熱,熱勢兇猛,熱迫津液外出而大汗,津液大量消耗而大渴。營分是第三階段,熱在里,但津液損傷已經很厲害,尤其是肌肉間的津液損傷嚴重,進而損傷血液中的津液,熱勢雖然不如氣分猛烈,但病情實比氣分更重。血分是第四階段,此時全身津液喪失已經很嚴重,不僅肌肉間隙的津液喪失嚴重,血液中津液損傷也很嚴重,以至於血液流動受限,血管對血液約束不足,出現各種出血和神志癥狀。

所謂血熱,就是指溫病後期,熱在營血的階段。這一階段,熱勢綿綿而不烈,沒有明顯高燒,沒有熱迫津液外出的情況,但實際上熱在營血之中,骨髓之間,是熱病深入的體現。

如果我們從陰陽辯證的角度看,這時患者津液喪失非常嚴重,明顯屬於陰虛,所以這種熱,顯然就是陰虛之熱。而溫病,顯然是陰虛狀態的疾病。這一點,我在《六經辯證疏理》系列文章中,有詳細論述。

現在中醫平常所說的血熱,主要是指亞健康狀態下的一種熱像。這種熱像,與溫病後期,熱在營血的階段,表現特別相似。比如熱勢不高(沒有39-40度的高燒),口渴不甚(沒有欲飲水數升,甚至渴欲飲冷的狀態),「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等。因為這種熱像和溫病中熱在營血的情況類似,所以就把這種熱叫做血熱。也就是說,把目前常見的這種發熱的狀態,當做陰虛狀態的發熱了。

但是,我們知道,現在很少有陰虛這種體質狀態了,所以這種發熱的狀態,根本就不可能是陰虛之熱。

那麼這種發熱是什麼性質的熱呢?

——鬱熱。

我們早就一再論述過了,肝膽主疏泄,負責全身上下氣機的條暢,如果肝膽的這個功能不足,氣機不能條暢,則必然出現氣機鬱結,郁久必然化熱。當然,這種鬱熱,郁在肝膽經,叫做肝火,郁在心經就叫心火,郁在肺經就叫肺火,郁在胃經就叫胃火。如此而已,統統都是鬱火。

按照傷寒論六經辯證,這種情況,就是病在半表半里,就是氣機病,就是少陽病和厥陰病。

少陽病和厥陰病之熱,研讀傷寒論的朋友都知道,其特點就是熱勢不高、熱而不烈,口渴不甚(相對陽明病而已)等等。這種熱型特點,與溫病後期,熱在營血狀態下的熱型非常相似,所以被很多醫生誤認為是血熱了。

那麼,我們能否在理論上區分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熱型呢?

當然可以區分。

溫病是陽明病,是陰虛狀態下的疾病,疾病的後期,陰虛狀態格外嚴重,故而全身性津液不足之象非常明顯,燥象非常明顯。但少陽病、厥陰病,是氣機不通的疾病,全身津液的損失不大,因而燥象不明顯,且熱為鬱熱,即郁於局部,而非全身性的熱。尤其是目前人體質多為陽虛,具體表現為厥陰病體質者尤其多見,即:一方面鬱熱明顯,一方面陽虛明顯;寒熱錯雜。而溫病是全身性的熱,沒有寒象。所以,溫病之血熱,與少陽病、厥陰病之鬱熱,是很容易分辨的。

終上所述,現在被很多中醫判斷為血熱的疾病,其實並非血熱,而是鬱熱。那些動輒血熱長血熱短的中醫,其實是在血熱、鬱熱的區別上,一直沒弄明白而已。

當然,有很多病,醫生按血熱來治,也治好了。為什麼?到底是血熱還是鬱熱呢?

其實很簡單,不管是血熱,還是鬱熱,都是熱。這是這兩者的共性。

既然都是熱,那麼清熱肯定都是可以的,都是有效的。這是鬱熱和血熱治法的共同點。

但是,血熱乃陰虛之熱,清熱之餘,還要滋陰。鬱熱乃氣鬱之熱,清熱之餘,還需理氣。尤其是厥陰病之熱,也就是陽虛之鬱熱,寒熱夾雜之證,清熱之餘,還要溫陽。這是鬱熱和血熱治法之不同。

問題就出來了。現在很多醫生見熱就以為是血熱,是陰虛之熱,所以見熱就清,甚至再佐以滋陰。清熱當然有效,但再滋陰,對於現在常見的陽虛患者而言,是很不適合的。所以,他們治病,即使熱像清除了,但是體質卻往往受到損傷。這是很多患者做夢都沒有想到的。

尤其是對於厥陰病之熱,清熱之餘,還要理氣,還要溫陽。某些醫生,只是清熱,並不理氣,所以病根未除,難免複發;清熱之餘,不去溫陽,反而滋陰,使寒者更寒,虛者更虛。所以,熱像雖除,體質大傷,病情難免反覆,即使不反覆,也必釀成其他大病。

治病乃性命關天之事,務必精研醫道,行此術者,不可不慎啊!

胃熱

胃熱是個非常常用的中醫概念。但誤解很多,不得不澄清一下。類似的概念還有肺熱、膽熱、心火等等。

中醫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繞來繞去的,不但普通人糊塗,專業的中醫、科班出身的中醫,也未嘗真的明白。因為很多概念,教科書是是不講的。

胃熱是個常用的概念。中醫講,脾胃相表裡,聯繫密切,說胃就難免說到脾,說脾也難免說到胃。有胃熱的概念,也有脾熱的概念。但是胃熱常說,脾熱不常提。因為中醫有句話,叫做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陽明就是指胃,太陰就是指脾。也就是說,實證、熱證,一般責之於胃,虛證、寒證,一般責之於脾。也就是說,脾胃其實是不分家的,脾陽虛、脾寒的人,胃也陽虛,胃也寒,只不過我們更加習慣於說脾陽虛,胃的問題實際上都包括進去了。同樣,脾胃如果有實證、熱證,實際上也是同樣影響到脾和胃的,只不過實證、熱證,中醫更習慣于歸到胃,而不說脾。所以胃熱常提到,脾熱不常提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醫經典之一——傷寒論中提出的六經辯證體系,陽明病,是指消化系統乃至整個人體的實證、熱證;太陰病,是指消化系統乃至整個人體的虛證、寒證。這是兩個相對立的證型。受此影響,後世就把實證熱證歸於胃,虛證寒證歸於脾。

胃熱,實際上是指胃腸、消化系統功能亢奮的疾病,即陽明病。傷寒論中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也就是說,典型的陽明病,就是胃和整個消化系統功能亢奮,且內實(大便乾結不通)。所以用承氣湯系列來治療。此外,陽明病還有其他情況,比如里熱亢盛但內不實,屬於白虎湯系列。

我們一般講的胃熱,多數是指消化系統功能亢奮且內實的情況。消化系統功能亢奮,自然食慾就比較旺盛。中醫格言:胃熱則消谷善飢。所以,胃熱的人胃口就大,容易飢餓,食量大。如果胃口不好,食量不大,就不是典型的陽明病,不是典型的胃熱。傷寒論194條說: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意思是說,如果患者也有大便乾結不通等等陽明病的癥狀,但是胃口不好,不愛吃東西,那麼就不是陽明病,就不能按照陽明病的治法來治療,即不能攻下。為什麼?因為這種情況是胃中虛冷所致。即,這種情況屬於胃寒,而不屬於胃熱。

當然胃熱的食量大,胃寒的食量往往較小,但並不是完全如此。也有胃寒嚴重,但仍然很能吃。

但是,胃熱的能吃,與胃寒的能吃,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胃熱的能吃,吃完消化快,消化吸收都很好,大便正常成形,人體力精力都很好,體格健壯。胃寒的能吃,吃完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吃完肚子疼,然後就拉,拉出來的都是不消化的東西,人體力精力也都不很好。上面說的是不同的情況。相同的癥狀:都會口臭、舌苔都厚膩甚至腐膩、皮膚都油膩、臉上都容易長痘,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從能不能吃飯,有沒有口臭等等這些情況,來判斷是胃熱還是胃寒。

有人可能會問,胃寒是功能偏弱,為什麼食量也大呢?

這個問題也是困擾很多中醫師的問題。其實這種情況現在很多見,原因就是膽熱犯胃。膽熱犯胃,胃受影響,功能也會表現出亢奮,也會食量大增,但是這種亢奮不是胃本身的功能強,而是膽熱的影響,所以這種興奮是虛性興奮,食量增加,但是消化不良。這是一種虛假的胃熱,也是很多中醫經常誤判的情況。

胃熱,其實就是陽明病,就是人體功能亢奮的疾病狀態。但是,現在人多為陽虛體質,功能普遍低下,陽明病實在少見,所以,真正的胃熱,現在是很難找到的,大多數的胃熱,都是虛性的,是膽熱犯胃造成的。

我們前面已經論述很多次了,肝膽氣鬱,郁在哪裡,哪裡就呈現熱像。郁在胃系統,就是表現為胃熱,虛假的胃熱;郁在心系統,就表現為心火,當然也是虛假的心火;郁在肺系統,也會表現為虛性的肺熱,等等。

現在常見的胃熱,一般都不是真正的胃熱,所以治法也不能按照真正的胃熱來治療。真正的胃熱,就要清熱滋陰以潤胃,但是,虛性的胃熱,清熱滋陰就不行了。當然,清熱是可以去除一些癥狀的,但是這種情況的實質是膽熱胃寒,所以一味清熱滋陰,胃會更寒,以至於越治毛病越複雜。

正確的治法,是清膽熱,散胃寒。?散胃寒當然要用溫法,吃溫熱的藥物食物,或者做艾灸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是以熱治熱,但實際上,療效是非常卓著的。

虛不受補

黃帝內經說,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苑陳則除之。所以,虛證用補法,是治療的根本原則,永遠是正確的,可見,所謂虛不受補,應該屬於一個偽命題。這是後世醫家,自己學藝不精,弄不明白,整不出療效來,自己給自己找個台階下。

所謂虛不受補,意思是說,這人身體太虛了,不能承受溫補,一溫補就上火。這種情況存在嗎?的確存在。現在有很多醫生治病時都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主要是醫生辯證不精,用藥不當。

臨床有很多虛寒證,並非單純的虛寒,而是同時具有肝鬱化熱的病機。對於這些患者,雖然虛寒,但不能單純溫補,因為他體內本來有鬱熱,一旦溫補,鬱熱往往加重,於是出現上火癥狀。這就是一般醫生所謂的虛不受補。

但是,如果辯證精準,知道他有鬱熱,那麼在溫補之時,同時疏肝清熱,問題就迎刃而解,既能溫補正氣,同時又不至於上火,就沒有所謂虛不受補的情況了。

在傷寒論中,虛寒體質同時兼有鬱熱的情況,就是厥陰病的範疇,有一系列的理法方葯,只要辯證準確,自然效如桴鼓。

濕熱下注

濕熱下注,就是濕和熱向下走,在身體的下半部淤積停留,進而形成疾病。主要會形成生殖系統疾病,泌尿和消化系統疾病,身體下部的皮膚病、糖尿病、靜脈曲張等等,病種非常多。

就病機而言,主要是濕氣和鬱熱。從上面講述可知,濕氣為實邪,主要來源於外感和內傷(脾虛生濕)兩個方面,因此利濕是必須的。鬱熱主要是氣機不暢而形成的,多數表現為虛熱,是虛邪。因此,疏通經絡、清除鬱熱,是必須的。而疏通經絡,最直接的就是疏通下半身的經絡,足六經。其中與濕氣密切相關的有脾經、腎經、膀胱經,與鬱熱有關係的,主要有肝經膽經和胃經。

寒濕下注

寒濕下注就是寒邪和濕邪主要堆積於下焦,即身體的下半部。寒邪和濕邪的實質,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二者均為陰邪,容易堆積於身體的下半部,進而造成寒濕下注。

這裡講的寒邪和濕邪,既可以來源於外感,即感受外界的、自然環境的寒邪和濕邪,也可以來源於體內,即體質陽虛,陽虛則寒,寒則生內濕,進而形成寒濕。當然,也有可能內因外因兼有。

不管是內因也好外因也好,其實質是一致的,都是寒邪和濕邪作祟,都是陰邪作祟,所以,我們只要溫陽即可。當然,具體辯證之後,可以兼顧其他。

寒濕下注比較常見的癥狀表現有腿部腳部水腫疼痛,腳腿冰涼,皮膚瘙癢潰爛,陰部瘙癢,各種生殖系統炎症,白帶異常,前列腺問題,大便溏泄,痔瘡,等等。

簡單的調理方法,有燙腳、艾灸、運動,紅豆薏米茯苓生薑等熬粥口服等等。辦法比較簡單,但是行之有效,只要堅持,即可痊癒。

內容來自網路,旨在公益性分享,感恩原創及分享平台,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歡迎點擊右下角「在看」,這樣就能讓更多人看到並受益,隨喜感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著名四大「瘋僧」,你知道幾個
收藏!凈慧長老的30則開示,教你如何在生活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