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親子教育:父母太完美,孩子反而不快樂?

親子教育:父母太完美,孩子反而不快樂?

我們通常認為一個糟糕童年經歷會帶給孩子傷害,影響他未來的成長和生活。

成為完美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完美的家庭,這似乎是天下父母的心愿。

然而,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卻接診了很多父母無可挑剔、家庭完美的「問題」孩子(囊括青少年、中年群體人士)。

他們沒有不幸的童年,有著幸福的家庭,甚至成年後的事業生活在外人看來相當優越,可是他們卻不得不面對心理諮詢師。

他們失眠、游移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有時候覺得自己糟糕透頂、始終覺得自己內心有一個巨大的空洞、不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等等。這類來訪者中大多數人會有空虛、迷惑和缺乏目標感的情況。

這裡沒有漠不關心的父親、求全責備的母親和其他放任自流、愛貶低人、雜亂無章的照料者,問題出在哪裡?

這些來訪者是否有粉飾的嫌疑?可最後證實並沒有,他們中很多還會對父母有崇拜心理:「父母是那麼的體貼」、「 父母偉大到無可挑剔」……

孩子很困惑,父母已經對我這麼好了,為何我還是不快樂、不開心呢?

父母更加困惑,為了給孩子提供正確的養育,他們煞費心思、精疲力竭,而孩子長大之後卻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在諮詢中總是訴說感覺空虛、迷惑、焦慮。

通過心理諮詢,他們才意識到,父母為孩子付出了一切,自以為的「完美」,其實並不完美。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

資深諮詢師譚素怡老師解析

▼ 無微不至的父母,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當孩子長大,面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

這些父母會過多關注孩子的情緒,並且時刻啟動保護機制。視孩子的悲傷、焦慮情緒等如洪水猛獸,不想也不肯讓他們獨自面對這些情緒。

當親友去世時會選擇利用謊言來交代,不忍心讓他們面對死亡,沒有勇氣讓他們意識到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循環。

當孩子在公園裡被石頭絆到,剛剛倒地,還沒來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抱起孩子,開始安慰。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不僅在遊樂場,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剎那間的困惑,給他一點時間,讓他明白髮生了什麼(「噢,我跌倒了」),讓他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並且試圖自己爬起來,他就不會知道難受是什麼感覺,以後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長此以往,這類孩子面對不安情緒的獨立性會很弱。一旦接觸到某些看似正常的不安情緒就容易放大,並且陷入焦慮。

並且,由於之前家長給足的「幸福感」,也容易導致成年後他們幸福感的降低,更多的是幸福敏銳度的降低。

在這樣「庇蔭」下長大的孩子沒有機會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技能,往後更會遇到工作和生活的困難,甚至失去自己的人生。這一切,可能都是父母做得太完美、太盡責了,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我們都犯過錯,還會繼續犯錯,孩子也不例外。事實上,童年正是一座訓練場,孩子在這裡犯錯、學學得教訓、習得經驗、發展應對技巧和韌性等各種能力。

容許孩子經歷適當的躁動、失敗、跌倒等這些重要的體驗,不僅是幫助他們獲得學習與成長的好方法,甚至是最好的方法。這樣的早期經驗,將來會逐漸演變成健康的為人處事的模式。

▼ 以愛之名為孩子付出,把孩子關進愛的牢籠

自由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自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獲得發育,也意味著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許並被鼓勵走向自我實現,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生活中很多父母大包大攬地幫助孩子,處處呵護孩子,主動替孩子分辨是非,想讓他少走一些彎路,擔心他受一點點傷,結果反而使孩子更加弱不禁風,缺乏自理能力,遇到困難時總是一臉的沮喪,這樣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連小事情都不讓他做,那麼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遇到如此多風風雨雨又如何能承受呢?

有句話叫做「母愛是羈絆」,指的就是母親無視孩子發展的需要,只根據自己的意願在養育和照料。

當滿心歡喜以為孩子會享受一切「高級」待遇,殊不知追求自由是人性本能,這樣的無微不至其實就是在剝奪自由,妨礙孩子發展出和他們年齡相符的能力和個性。

▼ 好父母的謬誤:給孩子提供自己童年缺乏的一切

這樣的父母表面看來沒有問題,無非就是在條件允許之下,給孩子提供自己童年所缺乏的一切,讓孩子能在盡量好的環境中成長。然而,這個度很重要。

有一位媽媽,平時特別喜歡給女兒買各種各樣的連衣裙,所以和周圍服裝店的售貨員很熟。

售貨員很好奇問:您家女兒是不是特別喜歡穿裙子呀?

媽媽說:小時候我母親從來不讓我穿裙子,我不想讓女兒也受限制,所以一見到裙子就會給她買。

她這哪是在滿足孩子,明明就是在安撫過去那個未曾得到滿足的自己。

而她的女兒呢?會喜歡媽媽這樣的「示愛」方式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這位媽媽曾吐槽過女兒不懂得珍惜,又有見什麼就要什麼的壞毛病。

究其原因,其實與她自己過度物質給予,又缺乏真正的心靈陪伴有關。西方有句話叫做: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媽媽。

一個懂得和孩子互動,能夠「看見」孩子、讀懂孩子內在需求的父母,無論他給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都會很滿足,很幸福。

▼ 真正理解愛的含義,做60分父母

愛是什麼?按照羅傑斯的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那麼,相反,假若我們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而急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便不是真正的愛。

做到給予「節制而不過剩的愛」,並不意味著孩子成長所必需的養分被缺失。

「不完美」是最好的狀態,永遠留有空白,留待新的機遇。

60分父母,不多不少,不寡不膩,剛剛好。

譚素怡

· 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資深諮詢師

·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性心理諮詢師

·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專業委員會會員

· 廣東省心理學會會員

· 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 廣東省婦聯「維權服務站」心理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說吧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強迫症心理諮詢:強迫性看鼻尖,害我無法學習,怎麼辦?
兒童心理諮詢:3歲寶寶愛唱反調,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