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東南互保時期,清朝朝廷毫無作為,督府爵帥為何不「以下犯上」?

東南互保時期,清朝朝廷毫無作為,督府爵帥為何不「以下犯上」?

「光緒二十一年,張之洞建議,舊營積弊太深。人皆烏合,來去無恆」。義和團之後,對於清朝的格局還有戰略調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時慈禧太后,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夢境之中,自不量力的向十一國宣戰。

但是朝中的大臣尤其是地方要員,有很多明智之人。他們不希望自己管轄的地方,也落入這場不死不休的戰爭當中。所以,張之洞等人在盛宣懷的牽頭下,和西方國家達成協議,此為「東南互保」。

(一)、短暫的結盟,因利益走到了一起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彼此之間的博弈,並不一定非要兵戎相見。而且,那些封疆大吏都是人中龍鳳,他們首先要考慮到的是自己的利益。雖說都是為清朝打工,但此時朝廷的種種政策,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大家不想讓自己的轄區,加入到這場混戰之中。所以,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紛紛表態不支持參戰決定。

1. 大家各懷鬼胎

「令南北洋、湖北之武備學堂,山東之隨營學堂,酌量擴充,認真訓練」。為了更好的實現東南互保,各地開始整飭新軍。其實,這意味著各地方軍閥勢力開始與中央逐步的脫離關係。就像武昌起義以後,各省紛紛通電全國,表示獨立,就是東南互保打下的基礎。

雖然各自都有一定的實力,但在這期間仍然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當即表明與清朝脫離關係。因為槍打出頭鳥,這個聯盟看似堅不可摧其實大家各懷心思。若是一方在此時獨立,那麼之後必定淪為眾矢之的。

這些人都是各省的要員,他們也是清廷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愛新覺羅氏給與的。而且,自幼接受的忠君愛國思想,並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所以,東南互保不可能演變成日本的應仁之亂。

2. 誰先出頭就打誰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此時大家就是臨時的結盟,主要還是不想讓義和團的戰火蔓延到自己的省份來。其實,宣稱清廷與十一國開戰是受到義和團脅迫,已經是和朝廷剝離的表現。也證明了,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其統治力非常有限。

東南互保若是在康乾之時,定是大逆不道之罪。當然,清末自然是不可與盛世相較。此時若是再進一步,就是所謂的造反。就像東漢末年,袁術接受建議,率先稱帝。本來與他結盟的軍閥,也立即倒戈,成為了射向他的利箭。

所以說,此時有人站出來,那些與其交好之人也馬上會翻臉不認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雖然在東南互保之時,大家都不會有太大的反映。但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是這些軍閥們的共性。

一旦戰亂結束,就會成為自己盟友的清洗對象。畢竟,誰都想著趁此機會瓜分他人的地盤。其他人一定會以討賊伐逆的名義,行利己之實。

(二)、沒有這種想法,意識不到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君父的概念就在不斷加深。尤其是儒家所推崇的忠君愛國思想,更是深入人心。而當時的光緒皇帝,手中根本不握有權柄,全部在慈禧太后手裡。各省的督軍,不到迫不得已,時機完全成熟,斷然不敢輕舉妄動。

1. 此時反叛無異於自掘墳墓

「名不正,則言不順」。東南互保是建立在向十一國是偽詔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這是大家能夠團結在一起的理由。即使所有人都知道旁人的心思,但終歸是不能明說的。而他們結成聯盟,也是因為恐懼。如果在對抗洋人的過程中,失敗了,後果自己承擔;若是勝利了,朝廷不會坐視不管,終歸有卸磨殺驢的一天。

所以,在進退兩難時,他們選擇了折中的辦法。就是將慈禧太后的詔令,宣布為「偽詔」,而他們遵守的是「真詔」。這份所謂的「真詔」,也是支撐他們地位的磐石。而且,很多人在軍中都是「光桿司令」。若是真的造反,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支持。

東南互保的幾位軍閥,不能確定手下人是否真心效忠於他。他們手中有些人的權力,甚至都不如曾國藩打太平天國時大。所以,即使有造反之心,也無造反的能力。即使具有能力,也害怕成為眾矢之的。

一旦有人宣布獨立,會被人視為異己。視作不忠不孝不義之人,而且其他軍閥也害怕獨立之人會有一天凌駕於自己之上。維持同盟最重要的就是平衡,這種平衡一旦破壞,就難以再恢復。也就意味著,同盟的破裂,也就意味著朝廷很有可能會將其各個擊破,或者殺雞儆猴。都是聰明之人,誰也不願意去冒這個險。

2. 忠誠度還在那裡

「事君貴以人,事父孰為愈。」慈禧太后與各國宣戰之時,清廷還是有些威望的。而大家之所以互保,也是因為恐懼。除了害怕打贏和打不贏之外,就如同上文贅述的他們手下之人並不願意全部聽命於其。這些封疆大吏,能夠做的就是讓手下們消極怠工。

幾千年來忠君思想的洗腦,並不是一時之間就能消除的。而且東南互保背後的支持力量是榮祿,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保全清朝。若是真的和洋人全面開戰,受傷的只能是大清。而且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臣子們心中也是有些地位的。

清朝末年的皇帝,比起唐朝晚期的皇帝們在節度使面前的搖尾乞憐,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就是因為當時的漢臣們,還是有忠誠之心的。這種忠誠來自於長久以來的壓制,另一方面慈禧太后當時還掌控著一定的軍權。

就像清朝滅亡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哭了。因為他們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沒有皇帝的生活。在長期的愚民教育下,大都形成了皇帝是天,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就像辛亥革命時,革命黨為百姓剪辮子,儘管大清已亡,但是還有很多人不願意。

所以,這些封疆大吏們也是有這種心理的。而且,他們也是這場動亂的直接受益者。倘若真的去造反了,倘若自己牢牢掌握兵權,那麼底層的很多百姓也是不願意的。因為造反,自古以來都是株連九族的重罪,大家不想跟著去涉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時的社會環境,是絕對不允許造反的。

(三)、清朝沒有完全瓦解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權力的誘惑,是很少有人能抗住的。對於這些封疆大吏而言,絕對的權力不是只需要踮腳就能夠到的。而且東南互保只是要維持各自地方的穩定,和造反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而且互保符合多方的利益,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肯定招架不住多國聯軍。所以,自保反而為清廷保全了顏面。

1. 收益率有點低

義和團運動其實就是類似於「張獻忠」似的起義,他們以迷信為名,而且打著消滅洋人的旗號。但是一直等到結束,也並未能殺掉多少洋人。反而給各地的百姓,都帶來了很大的困苦。東南互保之地,眼見著義和團如野草般蔓延,急需與其劃清界限,而且還要防止他們流竄作案。

若說有人想要趁朝廷危難之際造反,倒也不是不可,但是勝算不大。因為洋人並不希望清朝真正的滅亡,而是把它當成一個錢袋子。有人要公開反對它,很有可能清廷會明碼標價的與洋人聯合將其消滅。

而且自從太平天國結束以後,清朝人口開始逐步增長。各項經濟,也都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個時候,還不像以後那種民不聊生。沒有逼到一定的程度,大家還是喜歡安穩。當很多人都無法維持基本的生存條件時,才會有人站出來。

2. 時機不是很成熟

袁世凱能夠逼得清帝退位,也是下足了工夫。不能說他在東南互保是沒有這種想法,但那時能力一定不足。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為自己積攢人脈。而且正值辛亥革命的風口浪尖,將他吹到了權力的最顛峰。

東南互保的官吏們,誰也不敢在那時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可是一群精英,不會看不透自己的後果。有人出來宣布獨立,緊接著就有第二個人出來說要平叛。第一個人所做出的努力,就會被他人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一來,就會有第三個人出來,宣布要為第一個報仇。這便陷入了軍閥混戰之中。這是清廷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最不願意看到的。一方面,可以互相削弱這些封疆大吏的力量;而另一方面戰亂會對民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結語:

很多人上位,都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恩惠。而且,她在早年間用人方面還是有一套的。並不像戊戌變法以後,那麼糊塗。大家對老佛爺,還是有幾分忠心的。更何況,皇帝還在老佛爺手裡。明目張胆的造反,師出無名,必然會遭到清算。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宮欽 的精彩文章:

中古西歐日耳曼人有多「愛財」,為何會對財產佔有如此「偏執」?
將軍半夜上廁所看見一道光,下令立馬撤退,憑一己之力拯救一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