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和孩子談錢太「俗氣」,提前培養金錢觀,教他如何花錢

和孩子談錢太「俗氣」,提前培養金錢觀,教他如何花錢

女兒表示要去附近超市買文具,我便給了她一百塊錢,培養她獨立「購物」。當她回來時,除了文具之外,手中還提著各種玩具和零食。我面露不悅,質問道:「誰允許你買玩具的?剩下的錢呢?」女兒攤開雙手,「錢都花完了呀!你給我一百塊錢,我難得自己去趟超市,當然要全部花完了呀!」

晚上我和老公商量準備和女兒談「金錢」,培養她的金錢觀,老公卻認為和小孩子談金錢太「俗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有時人們會做出很多自相矛盾的事情,金錢便是如此。我們每日以金錢為奮鬥的核心目標,卻高喊著「金錢是萬惡之源」。成年人對金錢「視若珍寶」,何況是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呢?在大多數家長眼中,金錢的賺取和管理是成年人的「分內之事」,孩子不宜過早接受。

他們擔心孩子了解金錢之後,會產生心理負擔,認為自己缺乏「賺銀子」的能力,只能依賴父母。久而久之,內疚感會給孩子來帶無形的壓力,甚至會對「只出不進」的學習感到排斥,希望可以提前成為「上班族」。

家長的這種憂慮也不無道理,畢竟金錢和生活開支、經濟壓力相互捆綁,很容易讓孩子感到「無力的內疚感」。也有的父母較為「豪爽大氣」,經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賺的錢都是你的!隨便花!不夠儘管開口!」

雖然在父母看來這是疼愛孩子的一種外在體現,但會給他們造成一種假象:我不需要努力奮鬥,反正爸媽的錢取之不盡,長大後錢都是我的。在這種思想的錯誤引導下,孩子會養成好逸惡勞,「金錢至上」的習慣。

正確的金錢觀,可以提升孩子的財商和人生格局,使其能夠正確看待金錢,不過度沉迷,也不輕易放手,在張弛有度之間,合理地追求並管理金錢。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首先,讓孩子自由支配零花錢。


英國作家約翰生曾說: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孩子每周末最高興的事情便是可以得到零花錢,很多家長對於零花錢的管控較為嚴格,要求每一筆消費都要「記錄在案」。孩子也希望自己可以像成年人那般自由管理金錢,過度的管控只會讓他們對金錢的珍視發生扭曲,使其「財迷心竅」。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由支配零花錢,如果他們花錢沒有節制,再次提出「取款請求」時,我們要適當拒絕,讓他們感受「缺錢」的滋味,孩子也就逐漸學會如何管理金錢。

其次,帶孩子感受金錢的價值。

哲學家卡萊爾曾說: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

平時陪孩子逛商場時,可以讓他們直觀感受10塊、50塊、100塊的價值。比如一百塊可以買哪些東西,如何用一百塊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孩子對金錢有了清晰的概念,知道每張金錢的具體價值,自然懂得如何將零花錢的用處發揮到最為「實惠」的地方。

最後,讓孩子參與家庭的「財務清算」。

很多家庭每個月都有計算開支情況的習慣,其實並不需要避開孩子,可以他們參與其中。直觀的數字變化,以及每天的財務開支,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花錢如流水」。當他們看到賬單上出現最多的名字是自己時,也會確認自己家庭「消費主體」。

在家庭責任感的驅使下,孩子也會下意識地幫助父母分擔壓力,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今後為了實現財富理想,也會努力去爭取。

寄語:金錢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孩子成長之路必須要經過的「收費站」。我們要提前教會他們對金錢的認知,明確他們生活的基礎和奮鬥的方向。你家寶貝喜歡「揮金如土嗎?」每個月會給他們多少零花錢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