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硬性捆綁,禍福相依,中世紀英格蘭為何要廣泛推行十戶聯保制?

硬性捆綁,禍福相依,中世紀英格蘭為何要廣泛推行十戶聯保制?

中世紀的英格蘭在諾曼征服之後實行了一種強制性的集體擔保制度——十戶聯保制。十戶聯保制度中規定,所有年滿12歲的自由人都必須在十戶聯保區或十人小組中登記造冊,這十戶或十人形成硬性捆綁,禍福相依。這樣的強制性制度在中世紀英格蘭的實施尤為普遍,推行甚廣,那麼它推行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一、早在中世紀之前,十戶聯保制度就已經存在

據悉,十戶聯保制度起源於英格蘭之前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盎格魯-撒克遜人使用日耳曼語言,是被歷史學家比德認為的三個強大的西歐民族——源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以及來自之後稱作下薩克森地區的撒克遜人的後裔,屬於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他們擁有純正的西歐民族血統,在那片土地上建立了數個王國,後來在艾塞斯坦的統治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形成英格蘭。

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流傳著一句話,「任何人若希望被視為自由人,就應當加入十戶組織。」當時的歐洲還存在著奴隸制度,一個奴隸一旦離開了上一任主人,那麼他就成為了一個自由人,擁有處置自身的權力,他再次成為別人的奴隸時,就能夠得到一定的傭金,雙方為僱傭關係。

加入十戶組織象徵著他是個獨立的個體,不再屈從於主人的命令,這是所有奴隸都極為嚮往的事情。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十戶聯保制尚未形成中世紀英格蘭時期的規模,分為十戶制與擔保制,也就是民眾結成十戶組追捕盜賊的制度,與在司法中廣泛採用的擔保制度,這時候的擔保人大多數由親屬擔任,家族共同承擔責任連帶,是中世紀英格蘭十戶聯保制度的前身。

當時擔保的內容跟我們如今的意思差不多,擔保人確保被擔保者能夠很好地履行法律義務,如若有人犯法潛逃,那麼擔保人就應當承擔潛逃者的連帶責任。一般人擁有一位擔保人就行了,有犯罪前科者,則需要提供十二位親屬作為擔保人,這也是早期十戶聯保制度針對不同情況而做出的應對。

二、諾曼人致使十戶聯保制度在中世紀的英國廣泛推行

諾曼征服是指1066年,以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發起的入侵行動。在這期間,英軍戰敗,威廉一世開始了對英國的統治,並且以強勢的手段鎮壓了負隅頑抗的英國貴族。

諾曼人在統治英國期間,將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十戶制與擔保制結合起來,形成十戶聯保制。將原本局限於有犯罪前科者的多人擔保普及於所有平民。

也就是說所有人都需要有多個的擔保人,並於之前僅在鄰里之間存在的十戶制融合,讓平民們的擔保人們只能在十戶組織內尋找,強制增加了十戶組織內部的關聯。

並且在十戶聯保制的功能上也進行擴展,司法擔保與維護治安相鏈接,十戶聯保制開始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你光做好自己沒有用,還要擔心自己所在的十戶組織內部是否存在違法亂紀,自己擔保的人是否遵紀守法,十戶聯保制像一把利劍日日懸掛於頭頂。

威廉一世發布了一系列立法,為了有效且快速地推行十戶聯保制度,其後續的繼承者們也始終如一地貫徹這一思想,通過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強化這些立法的落實。官方政府的一系列舉措讓十戶聯保制十分順利地推行於這片國土地域的每個角落。

三、十戶聯保制服推行的出發點在於英格蘭內外民族的融合

十戶聯保制度是英格蘭歷史上留存下來的一種社會管理制度,諾曼人作為一個外來侵略者,又為什麼要將這樣的制度加以改善推行呢?

1、諾曼人需要融入英格蘭本土居民的生活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由於其膝下無子,故將王位傳給具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貴族哈羅德,但與此同時,諾曼底公爵威廉聲稱愛德華曾當面將王位許給自己。事實上呢,許諾王位的並非愛德華,而是哈羅德本人。

1064年哈羅德在諾曼底沿海被擊沉,繼而成為威廉的階下囚,為保住自己的性命,哈羅德承諾讓出英格蘭的王位,然而當哈羅德回到英格蘭之後,違反諾言,迫使威廉不得不動用軍隊入侵英格蘭,親手將哈羅德從王座上趕下。

要知道,入侵戰爭向來是難以被本土國家所接受的,不論是出於什麼理由,登上王位的威廉這時候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就是外來的諾曼人與本土英格蘭人的相處融合。可想而知,當時雙方的對立情況是多麼的強烈,且英格蘭本土居民眾多,外來的諾曼人難以抵擋,甚至有了人身財產的安全威脅。

為了確保諾曼人的安全,他們將十戶制與擔保制結合,加強了對民間百姓的控制,十戶之間形成的緊密關係致使人們難以犯罪,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人會為了別人的錯而付出代價。十戶聯保制度很好地控制了平民的犯罪率,看到好處的諾曼王權開始迅速立法,將十戶聯保制在英格蘭廣泛推行。

2、權力交替時期英格蘭社會需要穩定

我們都知道,朝代更迭之時,是一個國家最混亂、最薄弱的時刻,外來的侵略者也常常選擇這種時機發起進攻,威廉一世自己就是這樣獲得王位的,他自然知曉此時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而十戶聯保制通過十戶組織之間的緊密聯繫,將人與人放置於法律的強光之下,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會加以阻止、甚至舉報。

並且中世紀英格蘭時期的十戶聯保不再是血緣、親族之間的擔保制度,弱化了血緣性在擔保制度中的存在感,使擔保者與被擔保者的關係更加疏離,強化了擔保責任感,擔保制度也由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自願性向法律強制性轉化,效率自然更高、更快。

一個制度是否推行在於官方政府的決策,而它推行的範圍與廣度則在於這個制度是否如預期那般起到重要作用。

十戶聯保制服很好控制來自民間的動亂,自然能夠讓威廉一世與英格蘭當權政府不遺餘力地推行下去,致使中央王權滲透入社會基層,有效地控制與震懾來自英格蘭民間的反抗聲音。

3、諾曼王權需要對王權進行加強鞏固

早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格蘭地區就已經確立了一定程度的王政體系,初步建立了郡、百戶區和行政村的地方管理體制,而威廉一世則是利用軍事力量征服確立了更加強大的封建王權。

威廉一世曾下令進行過英格蘭的全國土地調查情況,並將其彙編成一冊——《末日審判書》,根據調查結果,當時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也就是說軍事力量所建立的王權威信其實是相對於英格蘭以外的,而英格蘭國內的王權還需要通過國家政策與政績來提升。

農民最看重的不過是生活,家庭是他們的基本生活單位,鄰里鄉鎮幾乎算是他們的社交邊界。十戶聯保制度中,以十戶為單位,在農民們的社交圈內劃定範圍,強制性地劃分農民們的社交行為,有效地在平民中投擲來自國王的威懾力。

連坐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懲罰方式,多發生於軍隊之中,能夠快速地讓士兵們認識到軍隊的嚴肅與紀律性,而十戶聯保制則是相較於軍隊的連坐來說更加寬容的制度,平民可以通過抓捕犯罪者,繳納罰金來抵消罪責。

這對於百姓來說是很討厭的事情,屬於無妄之災,但對於統治者來說,這是反而最有效、快捷的方式,可以充分體現封建王權的專屬力量。十戶聯保制度在我們如今看來或許過於封建專制了,但結合中世紀英格蘭的國情與威廉一世剛剛入侵成功登上王座的實際情況來說,十戶聯保制度不失為是一舉多得的好計策。

威廉一世通過對英格蘭土地情況的調查,制定與改善了早期的十戶制與擔保制,讓民眾管理民眾,實行內部監督,就像我們如今老師管理班集體一樣,讓同學們來進行互相監督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它成功地在加強了平民的檢舉之權的同時弱化了地方政權,將權力收歸於中央,通過村落內部的互相監督來降低國家對基層的監督成本,將屬於政府的監督權力平分於每個平民手中,有效地鎮壓國家初期來自民間的動蕩不安。

參考文獻:

《英格蘭簡史》

《諾曼征服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宮欽 的精彩文章:

結構簡單、粗獷結實,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為何都「搶著用」AK47?
中古西歐日耳曼人有多「愛財」,為何會對財產佔有如此「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