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再見了,李莎,永遠的陽光女孩

「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再見了,李莎,永遠的陽光女孩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東升村東升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

「吾友李莎少年勵志讀書,品學兼優,常懷報國之心。及至其學有所成,乃攜友結伴而行至國家所需之地,傳道授業解惑。」這,是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陳小晶為緬懷好友李莎而寫下的字句。

在研究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韻娟眼裡,李莎勤學上進,心懷大愛,充滿家國情懷,總是像一縷陽光溫暖著身邊的人,是新時代優秀大學生的典範。

李莎總是笑著的,就像李莎的校友陳照烽所說,當她說要參加西部計劃時,我知道會有更多的人感受到這份陽光,說不定會有人因為這份陽光而改變命運。」

李莎「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視頻中,講台上的李莎穿著一條紅色連衣裙,給孩子們教唱著《蟲兒飛》;講台下,一臉稚氣的小孩們端坐著,跟著她大聲哼著曲調。

然而,這一個片段如今卻只能存在於長約5分20秒的視頻之中。這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師生們為緬懷李莎而製作的視頻。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取得華南理工大學和李莎家長同意後,首次在媒體上發布這個視頻。

立志要走出去的她,又回到山裡去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東升村東升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

李莎出生在四川省平昌縣的一個小鎮,家裡經濟比較困難,但她自小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父親的諄諄教導深深影響了她:「孩子,在學校一定要狠狠念書,牢記知識改變命運。」她在筆記中寫道:「困難的經濟條件有時會局限我們的學習資源,但永遠無法阻止我們對知識的渴望。」16歲那年,她以四川達州通川區文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了華南理工大學。

支教工作就是把孩子內心的火種點燃,點燃山區學生對外界的好奇,點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點燃他們對改變命運的信心與追求。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視頻里,一年前的廣州南站,20歲的李莎穿著紅色團服,站在2019年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廣西服務隊的團隊中,笑容燦爛地喊出這句話。她說,支教是她心目中的「指南針」。

這個家境艱難的女孩,帶著自己的光和熱堅定地前往了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她帶著孩子們唱歌、學習,為孩子們拍視頻、記錄他們萌芽的夢想;她熱愛祖國,在母親節前,吟誦著「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徵,也是愛的象徵」;她也將愛國情懷播撒給孩子們……

「說不定有人因為這份陽光而改變命運」

李莎總是笑著的,不管是探訪村裡老人的時候,拉著學生走山路的時候,抑或是站在斑駁的教室里的時候。就像李莎的校友陳照烽所說,「她臉上總是掛著爽朗的笑容,像陽光一樣溫暖。當她說要參加西部計劃時,我知道會有更多的人感受到這份陽光,說不定會有人因為這份陽光而改變命運。」

在「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她主動請纓,前往最偏遠的三門鎮。那裡路途遙遠,從縣城到家訪學生家中,車程要一個半小時,加上徒步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翻山越嶺,有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錯覺,艱辛可想而知。在教學工作中,班上有個小彭同學對英語的學習有畏難情緒,一個單詞、一句英文學很久了,仍支支吾吾、難以出聲。李莎總在課後把他叫到辦公室,一遍遍地拉著他的手或摸著他的頭給他講解,教他每個單詞怎麼發音、每句話怎麼連讀。

她在教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個小女孩成長在單親重組家庭,因缺少關懷,性格內向,不願與人交流。李莎經常關心陪伴她,和她聊天,幫她扎頭髮,慢慢打開她的心扉,漸漸地,小女孩變得開朗起來,逐漸融入集體,學習成績也有了起色。

和支教的孩子在一起

一起支教的同學回憶,某天她開心地回到宿舍,手裡拿著用彩紙折成的花,她說那是孩子送給她的禮物,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感謝與祝福的句子,李莎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被觸碰了,這朵花承載的是山區孩子沉甸甸的愛和信任,被她很珍視地放在盒子里。

在華南理工大學赴龍勝的研究生支教團隊伍中,李莎年齡雖然最小,卻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莎姐」。在支教團夏令營期間,她每天主動劈柴燒火,買菜做飯,為隊友們奉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她還承擔起志願活動的宣傳工作,在「華工大研支團」「龍勝青年之聲」等公眾號上發文80餘篇,並聯合其他志願者製作視頻《旭日東升》,深入展現留守兒童內心的善良與純真,作品被廣泛轉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家人怕她有危險,一再勸阻她不要提前去支教點。她的態度很堅決:「疫情就是命令。我回校可以為小學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事情。」回到支教地,她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通過網路平台,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識技能及相關通知精神宣傳給家長和學生。她還協助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復學準備工作,每天在網上進行兩個班級100多位孩子的健康監測,監督學生英語科目的網上學習,做好教室的清潔衛生及消毒通風工作、補訂學生的夏裝校服……

李莎在龍勝小學開學時在門口測體溫

她工作著、奔波著、累並快樂著,主動把責任扛在肩上,用熱忱和奉獻傳遞愛心,提升自我價值。她的朋友秦同學說:「那顆星星降落凡間,在每一條經過的軌跡都發光發熱,溫暖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李莎的室友馮越回憶:「我們曾一起參加背單詞打卡訓練營,我沒多久就放棄了,而她在異常繁忙時仍堅持打卡直到背完全部,晚上就寢之後,我常能在黑暗中看到她的床鋪中透著燈光,聽到她靜靜翻書的聲音。」

李莎還活躍在各類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在這一過程中,她收穫的不僅是一次次實踐中的成長,更是用知識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全身心奉獻的愉悅感,並曾獲評廣交會優秀志願者、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優秀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等稱號。

參加龍脊梯田豐收節

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奮鬥磨礪了李莎的意志,更養成了她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紅色碎花裙,舉著小傘遮陽,拉著一個孩子,一個又拉著另一個,陽光、陋房,嬉鬧、歡笑、小調……」張慶園老師對在廣西龍勝見到李莎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李莎的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熱情陽光的感染力,她愛美食,珍惜與三兩好友分享美食時的快樂;她愛看書,她相信「讀書多了,看過的書籍都潛藏氣質里、在談吐上」;她愛攝影,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傳遞著一幀幀精彩瞬間……

李莎在校時還曾參與有關抑鬱症健康傳播研究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SRP)項目,是項目的核心成員和負責人之一。她在散文詩《回歸》中呼籲對抑鬱症患者的理解和關愛:「親愛的人,如果你相信她是溪流,那麼也請相信她始終和汛期時一樣湍急,似鞦韆盪出美麗的弧度,最後衝出河道的桎梏。」同在項目組的同學說:「如果用心理學類別劃分人生,那她屬於積極心理學範疇,源源不斷地給團隊輸送正能量。」

她的光,一直延伸到了生命的盡頭。

李莎的父親李明凱為女兒整理遺物時,他才第一次看到女兒的人生規劃圖,「她的人生願望就是要做慈善,成功後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走出去,終老時捐獻器官也是她的一個人生規劃。」或許照片會褪色,但是生命的底色卻永遠不會消失,她的故事也將會給更多人帶來光亮。

最後的聲音

李莎走的第二天,就是母親節。家人、老師和同學在整理她的遺物時,意外發現,她提前朗誦錄製了一首散文詩《母親是一種歲月》。

在深情的朗誦中,李莎表達著對母親的依戀,也表達著對祖國母親的深情,吟誦著「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徵,也是愛的象徵」。

這,是李莎生前留下的最後的聲音。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取得華南理工大學和李莎家長同意後,首次在媒體上發布這個音頻。

母親是一種歲月

朗誦:李莎

童年的時候,對母親只是一種依戀;少年的時候,對母親也許只是一種盲目的愛;只有到了青年,當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對母親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愛。我們也許突然感悟,母親其實是一種歲月。

隨著生命的腳步,當我們也以一道魚尾紋、一縷白髮在感受母親額頭的皺紋、母親滿頭白髮的時候,我們有時竟難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們的母親,還是我們的歲月?我們希望留下的究竟是那銘心刻骨的母愛,還是那點點滴滴、風塵僕僕、有血有淚的歲月?

有一天,我們終會長大,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父親;從一個女兒變成一位母親。當我們以為肩頭挑起責任也挑起命運的時候,當我們似乎可以傲視人生的時候,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白髮蒼蒼的母親正以一種充滿無限憐愛、無限關懷、無限牽掛的目光在背後注視著我們。

我們往往是在回首的片刻、在遠行之前、在離別之中,發現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的視線,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的牽掛。

母親是一種歲月,人生路途上,擔負著最多痛苦,背著最多壓力,咽下最多淚水,仍以愛、以溫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我們的,只是母親,永遠的母親!

那是在我認為生命最艱難的時刻,面對打擊、面對失落,我以為完全失去了。就在那一刻,是母親的一句話,讓我重新起航。看著我掩飾不住的沮喪,母親說:該知足了,日子還長!

於是我便理解了,為什麼那麼多仁人志士,將傷痕纍纍的民族視為母親,將濤聲不斷的江河視為母親,將廣闊無垠的大地視為母親。

因為能承受的,母親都承受了;該付出的,母親都付出了。而作為一種歲月,母親既是民族的象徵,也是愛的象徵。

在我的眼裡,母親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讓我感懷的歲月,是一篇總也讀不完的美好的故事。

(散文文字版權屬於原作者,據李莎朗誦整理而成)

懷念李莎

室友:「她的書桌上除了書就是獎狀」

李莎從大巴山深處走來,在南粵大地求學深造,又懷揣著滿腔赤誠將知識和希望播撒在八桂大地的山區。

山裡出生成長的李莎,一直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進入大學校園,李莎對知識更加如饑似渴。同班同學歐婷說,李莎愛好廣泛,課外積极參加各種活動,對很多事物保有好奇心和熱情,是一個充滿幹勁的好青年。

回憶起大學四年生活,室友馮越說,李莎是一個堅強到「讓我有點兒心疼的女孩子」。她總是出門比其他同學早,回來比其他同學晚。「她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我們宿舍里,她的書桌上除了圖書館借來的書,就是獎狀。」

物質的清貧,並沒有給李莎的生活帶來陰影。她熱愛看書、攝影,總能用一雙慧眼發現生活的美。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李莎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她的笑容讓人覺得特別「治癒」。

「她永遠笑著,充滿陽光,彷彿無論何時都可以認真地傾聽你的任何話。」馮越說,「她明明是我們宿舍最小的一個,卻比誰都要沉穩大氣,溫柔耐心,非常會照顧別人,就像姐姐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要依賴。」

大學期間,李莎加入學校心理學社。她曾悄悄告訴過馮越,接觸心理學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想排解自己心理上遇到的困難,但是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她接觸了一些抑鬱症患者,便主動參加了羅韻娟老師的有關抑鬱症健康傳播研究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下簡稱「訓練計劃項目」)。「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治癒自己的小小願望,逐漸變成了 『想要幫助他人』的大愛,並帶領她走向支教的道路。」

導師:「甘於奉獻,她的選擇總是利他的」

「除了她的父母,可能我是最希望她能回來的那個人。」距離李莎不幸離世已經快2個月,每次說起這位得意弟子,羅韻娟總是忍不住傷心落淚。這段時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讓她流了太多眼淚。

在採訪前期,羅韻娟尚能控制住情緒。但當李莎的室友馮越走到羅韻娟跟前告訴她:「羅老師,我特別想告訴您,莎莎她以前經常會跟我們提到您,她非常喜歡您。」羅韻娟一下子又忍不住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羅韻娟是李莎的研究生導師,也是本科畢業論文的導師。李莎從大二起便跟著羅韻娟做項目。

在羅韻娟眼中,李莎是一個「體形嬌小,但是內心強大,非常能幹、親和力強」的女孩,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對他人甘於奉獻。「以前有人批評有些大學生是精緻利己主義者,但是在李莎身上完全看不到這一點,她的選擇總是利他的。她是新時代優秀大學生的典範,總是心懷大愛,無私奉獻。」

前去支教後,李莎也會通過微信、電話與羅韻娟保持密切聯繫。有次在電話里,李莎對羅韻娟說,她關注到很多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容易受到短視頻的影響。她跟導師交流,想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影響身邊的孩子們。「她就是這樣善於思考,樂於助人。」

李莎去世後,羅韻娟幾次接受媒體採訪。「我真的不太想回憶,每看一次她的新聞和照片,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折磨。」羅韻娟說,「以前不明白,現在懂了,什麼叫『白髮人送黑髮人』。作為她的老師,我希望她的事迹能被更多人知道,我為她感到驕傲,但更為她的離開感到痛心、惋惜」。

支教團隊友:「品學兼優,常懷報國之心」

「吾友李莎少年勵志讀書,品學兼優,常懷報國之心。及至其學有所成,乃攜友結伴而行至國家所需之地,傳道授業解惑。雖志願服務年限尚短,然其極盡全力奉獻。其以宣傳為首也,假借鏡頭與網路,記眾友之經歷,每每創作,所成無不令人嘆之。亦熱愛生活,關心友伴,敬老愛幼。曾只身前往山中家訪,不懼困苦,為貧苦學生謀資助。大愛與勤學兼有之,是吾友亦是吾家人。是日悲痛之事,不甚惋惜。吾友全體今後定當儘力於志願之事,盡吾友李莎之份,以表紀念。」

這段文字,是支教團成員陳小晶為緬懷李莎而作。陳小晶來自華工法學院,因為支教與李莎結緣。她依然記得,去年支教團出發前志願者培訓會上李莎的發言。「當時,她提出,希望結合所學專業知識,把華工研究生支教團和當地孩子的實際情況宣傳出去,好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陳小晶說,當時她就覺得這個女孩很有抱負和計劃。

「正如她所說的,去支教就是要找到心的所屬。」陳小晶說,她後來和李莎熟識後,李莎曾告訴過她,之所以來支教,是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她家條件不是很好,在四川巴中山區,對於山區孩子們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她感同身受,因此很想幫助這些孩子。」陳小晶說。

陳小晶說,剛到龍勝時,支教團成員在東升小學辦的夏令營上,遇到了一個性格有點孤僻的孩子。李莎主動去了孩子家裡了解情況。原來,這個孩子是一個留守兒童,長期與奶奶生活,家境貧寒。此後,李莎花了很多時間開導孩子,最終雖然孩子仍然不大願意與其他人交談,但一見到李莎就會主動親切地叫「莎姐姐」。

「我們也不知道她怎麼做到的,但是她好像就是有種神奇的能力,能夠打開孩子的心扉。」

今年五一前的一周,陳小晶和支教團的部分成員開會,那也是她和李莎最後一次見面。「那是疫情後我們準備恢復正常工作,當時李莎提出了很多想法。」

李莎離世後,陳小晶悲痛之餘寫下了上述的話。她覺得,每個時代都需要「站出來的人」。「我們站出來了,代表著我們有勇氣有毅力去做這件事,那我們就要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一代一代的志願者接力做這件事,就會影響一個孩子、兩個孩子、三個孩子……慢慢地,它的影響力就會顯示出來。」

畢業視頻里,那本電子相冊的封面寫著,「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現在,她成為那顆星星。那顆星星降落凡間,在每一條經過的軌跡都發光發熱,溫暖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班長 秦鈺雯

她在決定去支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在外出接受培訓,她教了一群可愛的孩子們。某天她很開心地回到宿舍,手裡拿著用彩紙折成的花,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感謝與祝福的話,她說那是孩子們給她的禮物,這朵花被她很珍惜地放在了盒子里。

——室友 馮越

她開朗健談,待人熱情,和同學、師長相處融洽。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她都能夠微笑面對,周圍的同學也常常被她積極樂觀的態度所感染。她十分樂於助人,善解人意,當班上的同學或朋友遇到煩心事向她傾訴時,她總會耐心開導。

——室友 溫秀妍

她是寢室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但卻處處照顧我們,是寢室中最能幹的人;她很善良,每年都參與獻血,並且勇敢地決定去西部支教,她說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很敬佩她,也很想念她。

——室友 徐婧儀

莎莎給我印象永遠是一張活潑明媚的笑臉。如果用心理學類別劃分人生,那莎莎屬於積極心理學範疇,源源不斷地給團隊輸送正能量。當生命定格,那抹明媚的笑容也永遠定格在我心中。?

——華工心理學社同學 梁珍麗

我曾經問她為什麼選擇支教。我記得她說,支教一定會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是和以前的人生完全不一樣的選擇,是從前和往後都獨一無二、難以再次獲得的寶貴體驗,所以她必須去嘗試,體驗一種能讓她成長、看到更多的選擇。她無悔於她的選擇,她的樂觀將會一直引領她的學生、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她的精神將會永遠留在這片她深愛的土地。

——好友 陳悅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李莎

謝謝你曾給這個世界帶來

如陽光般的溫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霞虹 程依倫 張丹 通訊員 華軒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鶴濤

音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鶴濤 林霞虹 程依倫 張丹 通訊員 華軒

部分來源:廣州日報此前報道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曉曼、王圓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