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本分事 持平常心 成自在人

做本分事 持平常心 成自在人

《中國美術報》第009期 美術副刊 A14

·樓宇烈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別是想了解禪宗,但對於禪宗大家又常常覺得把握不定,因為對於禪宗的許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東西,也不知道禪宗怎麼樣來修證,怎麼樣才能了脫生死,怎麼樣才能明心見性。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將禪看成是和我們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種境界。然而,禪並不是彼岸世界的東西,禪也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境界,禪就在我們中間,禪並不是很神秘的東西,禪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言論、行為、思想。禪宗是非常注重現實的,或者用禪宗的話來講叫做「當下」。我們的生命要有意義,只能夠在當下體現出來,因此要活在當下,既然要活在當下;修也要修在當下,悟也要悟在當下。

在這裡我告訴大家,學禪就是要從你的本分事做起。有人問學禪有沒有一個次第、一個道路可循?有。這就是三句話,或叫做「禪學三要」「修禪三次第」。

做本分事

第一句就是「做本分事」,做好你現在應做的事。這正是佛教所講的「無修之修」,這個其實比你想要通過學一個什麼方法去修是更難的。因為就一般人來講,他們都是不太安於自己的現狀的,總是手裡做著一件事,心裡想著另一件事,而且總覺得我手裡做的這件事是委屈了我這個人,而我心裡想的那件事才是真正適合我做的事。所以說要能夠做好你手下的本分事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而禪正是要在這個地方考驗你,鍛煉你。

禪不是要讓我們離開現實世界去幻想一個什麼樣的境界,而是就在現實生活中讓你去體認你的自我。我們有句話叫「自尋煩惱」。你自己有了分別心,自己討厭這個現實生活環境,討厭這麼多的包袱,就想跳出這個現實生活環境去找一個清凈的地方躲起來,可是有這樣一個清凈的地方嗎?沒有!看起來你是跳出這個環境了,可實際上你是放下這個包袱又去背上另一個包袱,逃出這個牢籠又去鑽進另一個牢籠。

所以禪宗是非常強調當下就覺悟到你的本性、本心是沒有煩惱的,只是你自己把煩惱加在自己身上,所以禪宗的第一個宗旨就是「自心本來清凈、原無煩惱」,你要離開現實的世界去尋找一個清凈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煩惱,因為你找不到。所以我們要從當下的本分事做起,這是第一步。

持平常心

第二句話是「持平常心」。這句話和前一句話是相通的,但是它對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為雖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還能做到對你所做的事沒有什麼計較呢?做好本分事不等於就保持了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該做什麼做什麼,不動心,不起念。用佛教里的話講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風吹不動」。哪「八風」呢?利、衰、毀、譽、譏、稱、苦、樂。「利」就是順利,「衰」就是衰落,「毀」「譏」就是毀謗你、譏諷你,「譽」「稱」就是讚揚你、吹捧你。你做任何事情,在這八種情況下都能不動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養的。

大乘佛教講「六度」,即從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種修鍊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第三度講的忍辱,我們常常將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別人打你、罵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講的那樣,別人打你左臉,你要把右臉也送上去。其實佛教里講的「忍辱」不只是忍受屈辱,你還要能忍住人家的吹捧。「八風」里不僅有毀、譏,還有稱、譽,對於別人的毀、譏,你可能忍住了,對於別人的稱、譽你能不能也不為所動?而要做到這一點是相當困難的。

成自在人

第三句話就是「成自在人」。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們沒有任何煩惱的束縛了,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嗎?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里描寫的佛、菩薩他們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那麼怎樣才能成自在人呢?什麼是大自在境界?禪宗里也有描寫,就是「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這句話在一般的思維方式下是不好理解的,而佛教通過這個要說的是,你不要被這些外在的相狀所牽動,你雖然整天在吃飯,走路,但不會被米、路這些外境所干擾,而你又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外境。修禪並不是要你躲到什麼深山老林里去,什麼東西都見不著,好像這樣就不會被外境干擾了。其實就算到了深山老林裡面,要是你的心不凈的話,你產生的種種妄想念頭可能比你在這熱鬧的地方更多。禪宗講你心凈了,才能佛土凈,心不凈到哪都躲不掉。所以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如果你能做到對境不起心、不起念、不著相,那你就自在了。

上面我給大家講了三個步驟,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有些人聽了我這三句話,覺得很有意思,就問能不能給它再對上三句,讓它成為一個對聯呢?我想了想,覺得對上這三句話比較好,今天也奉獻給大家:行慈悲願、啟般若慧、證菩提道。這三句話應該算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精神。

行慈悲願

大乘佛教從哪入手?就是從慈悲入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對眾生要行慈悲,而對自己來講也是一個修證的過程。因為最切實地來講,怎麼才能行慈悲?慈悲就是你的本分事。

起般若慧

第二句話「啟般若慧」,「啟」就是開啟,而「般若」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但它跟我們平時講的智慧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東西,我們平時講的智慧就是指一個人很聰明,或者這個人對事物能夠分辨得很清楚。我們平時的認識就是從分辨開始的,我們講一個東西是方的,這是相對於圓的、三角形的來說的。可是正是這種分別的思維方式讓我們產生了一種分別心、執著心。

在佛教看來,最基本的一個分別就是我跟他人的分別,即「我執」,一切的煩惱歸根結底來說都是來源於「我執」,將我和他人對立起來。那麼要怎樣才能破除這種分別與執著呢?那就是要用一種般若的智慧。所謂般若的智慧就是消除這種分別,它是一種平等的智慧,用《金剛經》里的話講,就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種所謂平等、無分別是在什麼基點上來講的呢?就是認識到一切事物是本來清凈的、本來是空的。為什麼說它們是空的?因為一切現象世界的事物都是因緣而生,都是「緣起」,既然是緣起的,這個事物就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性,它是各種因緣集合在一起的,因緣際會,才有這個生命體。所謂生命體都是由「五蘊」聚合而成的,即色、受、想、行、識,所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性,在佛教里稱做「無我」,因緣一旦散了,這個事物也就沒有了。因此這樣一個現象世界的事物是沒有恆常性的,是剎那生滅的,所以佛教里講「無常」,一切生命體都有生老病死這樣的過程,一切非生命體也有成住異滅這樣的過程,所以佛教才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你就不會產生種種顛倒妄想,去執著它。只有這樣你才會有平常心,不會去計較得失。

佛教就是要你用般若的智慧去消除分別心、執著心,以及由這種執著心產生的貪、嗔、痴這「三毒」。貪就是貪得無厭,嗔就是惱怒,痴就是不明事理。人們的一切煩惱就是來源於這「三毒」。

有人會問佛教講消除「執著心」、破除「我執」,這和有人生目標、有人生追求有沒有矛盾。我想這是兩個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追求呢?佛教並不是要制止你有人生目標,而是說你要找到自己恰當的人生目標。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我,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如果你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瞎追求這個追求那個,那很可能就會出問題,可是一旦你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做到最好,那就是真正的把握了自我。這並不是執著。我們不要把兩種執著混淆了,做事情要有一種執著心,這是佛教里講的「精進」,是佛教所提倡的,它不同於我們這裡要破除的「我執」。

證菩提道

第三句話是「證菩提道」。《法華經》里講,佛是為了一個大因緣來到這個世間的,這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知見就是般若的智慧。那麼佛教追求的是什麼東西呢?就是「證菩提道」。菩提就是覺悟。佛教說,這種般若的智慧就是讓你悟到你自己的本來面貌。

佛教最終來講是講人的覺悟的,覺悟人生,認識到自我,而不被現象世界的我牽著鼻子走。如果你回歸到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現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失落。我們所以煩惱,所以覺得沒有自由,是因為你還沒有認識到必然,如果你認識到必然,那麼你就有自由了。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把握。比如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法律、規則都是一種必然性的體現,你是不能隨便違背的,違背了就要懲罰你。可是你認識到這種必然性,按照這種必然性去做的話,那麼你就到哪都是自由的。

我講完這兩個聯了,有人就會問:是不是還有個橫批啊?是有個橫批,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

這就是說,佛教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是脫離世間的生活的,恰恰相反,它是從當下做起的。大乘佛教起來以後,它對原來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即所謂「小乘佛教」最大的批評就是這些部派佛教「欣上厭下」。所謂「上」就是菩提、涅槃,「下」就是生死、煩惱。小乘佛教把「上」看得很重,拚命地追求,把「上」「下」看成是對立的。但其實二者並不矛盾。

佛教並不是宣揚命定論,你的命完全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你造這樣的業,就受這樣的報,你一念之差,你覺得現在生活在地獄裡一樣,但你也完全可以改變你的心念。因果理論是兩方面的,它並不是要你消極等待,你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叫做「命由己定」。所以佛教強調的是當下,是靠你的覺悟來解決你自己的生死、煩惱問題。■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一起來討論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聯繫我們:zgmsbvip@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母音老人短視頻 佛法是不二法門
佛教寺院殿堂建築布局及所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