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民間故事:先生教書被訛錢,仙姑出手幫大忙

民間故事:先生教書被訛錢,仙姑出手幫大忙

為人父母都望子成龍,然而不是每一人都能金榜題名,這裡既有個人能力的原因,也是運氣的因素。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鑽營取巧,這樣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害人害己。

曾經有個姓牛的員外,心眼多腦子快,然而總想著歪門邪道,偷奸耍滑鑽空子。人們都稱他為「牛滑頭」。

別看牛滑頭精明,他的兒子牛鐵蛋卻笨得髮指,十幾歲了也沒學會幾個字。

牛滑頭就一個兒子,望子成龍心切,就想聘個教書先生到家裡來教。對外宣稱:誰要是能用一年時間教會鐵蛋讀寫《三字經》,就給誰一百兩銀子。

當地有一姓孟的先生,老實厚道滿腹經綸,為了養家糊口,決定到牛滑頭家教書,以貼補家用。在簡單的面試之後,牛滑頭當即拍板,錄用了孟先生,給他安排了住宿和一日三餐。

孟先生盡心儘力,每日廢寢忘食絞盡腦汁,用了一年時間,終於讓牛鐵蛋把《三字經》勉勉強強讀寫下來。

傻兒子是學會了,「牛滑頭」卻捨不得出這一百兩銀子學費,出了一個歪主意,提出讓傻兒子牛鐵蛋倒著讀寫《三字經》。

正著寫都費力,就別提倒著寫。結果可想而知。但「牛滑頭」不管這些,還把算盤珠子撥得「啪啪」響,算出孟先生這一年時間,伙食費、住宿費、換洗費、水費油費、場地租用費,一共花費98兩。

「牛滑頭」假惺惺地說道:「按說先生這一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沒有教會犬子,怎麼好意思要學費呢?」

孟先生氣得渾身發抖,可又不善於言辭強辯,只得含恨落淚回了家。而「牛滑頭」得意洋洋貼出了新告示,又拿出一百兩銀子做誘餌,一年時間教會傻兒子《千字文》。

走到半路,孟先生越想越生氣,解下腰帶懸到歪脖樹上尋短見。幸虧路過一位年輕的道姑,將他救了下來。

孟先生有所不知,這個道姑就是赫赫有名的何仙姑,得知了先生的遭遇,柳眉倒豎杏眼圓睜,眼睛溜溜一轉,想到了一個主意。

何仙姑來到牛滑頭家,聲稱自己認識一位教書先生。不光學識高,而且食宿自理,費用全免,不花主家一分錢。

牛滑頭一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連忙讓何仙姑把這位先生請來。

何仙姑有些為難地說道:「請這位先生不難,但得先把欠孟先生的一百兩銀子付清了,不然,那位先生可不來!」

牛滑頭心裡打起了算盤,怎麼算都不吃虧,於是答應下來。雙方立下字據寫明條件,簽字畫押之後,何仙姑抬腳就出了門,直奔到了孔廟。

何仙姑圍著孔子的泥胎神像轉了一圈,嘴裡念念有詞,單手一抬,輕而易舉地將神像舉了起來,搬到了牛滑頭的家裡。

牛滑頭一看搬回來了孔子的泥胎像,氣得臉色發青,怒吼一聲:「混賬,居然敢愚弄我,真當老爺好欺負嗎!」

說著,牛滑頭一個眼神,一群狗腿子如同凶神惡煞一般將何仙姑團團圍住,作勢要打她。

何仙姑不慌不忙地把手一揚,說:「且慢!講好的條件,為何出爾反爾呢?」

牛滑頭說:「這個泥胎神,怎麼能教書呢?」

何仙姑說:「孔夫子是聖人,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位,學識天下第一。而且不吃你家飯,不要你學費,哪裡說錯了……」

牛滑頭瞠目結舌,無言以對。然而說什麼也不願意掏出一百兩銀子。

何仙姑笑了笑,單手一揮,手中就多出一百兩銀子,而後說道:「既然牛員外捨不得拿,那我就自己動手取了!」說完飄然而去。

牛滑頭暗覺得不妙,連忙跑到銀庫查看,正好少了一百兩銀子。當場氣得頭昏眼花,昏倒在地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生活故事:有錢的煩惱
民間故事:人間自有正道,切莫狗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