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是一種正常的心理

心理學家: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是一種正常的心理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在他人看來,他們或許有些小題大做,有些神經質,但是其中的好處只有他們自己能夠明白。

也可能他們根本就不明白,只是憑著感覺來指導自己的思想。

例如,面對即將公布的考試成績,在他們心中,有可能考上,也有可能落榜。

概率參半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考不上。

為什麼很多人都傾向於把事情往壞處想?

首先是個人經驗,這樣做有利於避免因從喜悅到失落而帶來的負性的巨大落差。

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觸:如果一件事情一開始是好的,而隨後又變得不好,我們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會產生由「失去」所帶來的負面情緒。

而如果一件事情一開始是不好的,之後變得好起來,我們就會體驗到由「獲得」而帶來的積極情緒。

在人們的心中,事物好壞的變化所帶來的情緒體驗有一個「順序」,按照從積極到消極進行排序,表現為:由壞到好>由好到好>由壞到壞>由好到壞。

正是因為人們的心中都有這樣的個人經驗,因此才會把事情往壞處想,如果結果是好的,就會體驗到額外的積極情緒,就算結果不好,也不至於失望到極點。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還因為發生了非關聯性強化

非關聯性強化是斯金納提出來的概念:

個體錯誤地把某一行為和某一結果對應起來,認為該結果的產生是因為個體的某一行為而引起的,從而該行為的頻率得到提升,但其實它們之間沒有聯繫。

按照斯金納的話來說,它是一種「迷信行為」。

斯金納為了驗證動物跟人類一樣,也存在「迷信行為」,他做了一個實驗,以鴿子為被試。

在他的斯金納箱中,他把食物分發器設定為每隔十五秒會落下一些食物到盤子里,不管動物當時在做什麼,這種獎賞不取決於任何特定的行為,這就是非關聯性強化。

也就是說,不管鴿子表現出怎樣的行為,只要十五秒一到,就會落下一些食丸。

研究中的被試是八隻鴿子,連續幾天對這些鴿子喂少於正常進食量的食物,以便他們在測試時處於飢餓狀態,由此增強其尋找食物的動機(這也增加了強化的力量)。

讓每隻鴿子每天在實驗箱里待上幾分鐘,對其行為不作任何限制。在這期間,每隔十五秒強化(食丸)自動出現一次,幾天後,兩個獨立的觀測者記錄了鴿子在箱中的行為。

他們發現:在兩次強化之間,一隻鴿子開始逆時針旋轉兩到三圈,富有規律性;另一隻鴿子不斷地將頭部伸向某一個角落;第三隻鴿子不斷地做「上舉」反應,似乎在舉一根杆子。

還有兩隻鴿子的頭和身體呈現出一種鐘擺似的動作,它們頭部前伸,從右邊快速地擺動到左邊,接著再慢慢返回,同時身子也順勢移動,動作幅度過大時還會踉蹌幾步。

還有一隻鴿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擊或輕觸的條件反應。

這些鴿子為什麼會「跳舞」呢?

因為它們發生了非關聯性強化。它們表現得就好像那種行為會產生食物似的,但其實食物每隔十五秒就會下落,跟鴿子的行為並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鴿子們變得「迷信」了。

那麼,非關聯性強化與人們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就在於它們具有內在一致性。

有時候,人們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是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認為事情不好,它就會變好,如果我得意忘形,認為事情會有好的結果,老天會懲罰我的」。

在以往的成敗經歷中,人們或許通過偶爾的一次或幾次「失敗估計」而與後來的成功結果建立了聯繫。

這種經驗儲存在他們的大腦中,成為內隱社會認知的一部分,並且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而這種經驗通常是人們意識不到的。

因此,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是一種正常的心理。

一方面,人們通過這種思維方式使自己體驗到更少的負面情緒以及更多的積極情緒。

另一方面,人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更多的控制感,從而讓模糊不清的外部世界變得清晰起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致所有父親:我們期望自己長大,卻不願你老去
鬼壓床的準確心理學解釋,是真的有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