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明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土木堡之戰

淺談明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土木堡之戰

前言:

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所言無不從。王振掌司禮監後逐漸干政,正統十四年,蠱惑英宗,要像祖輩一樣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於是在沒有任何軍事準備的情況下,發動對北方游牧民族瓦剌的戰爭。結果明軍大敗,英宗被俘虜,史稱土木堡之戰。土木堡之戰使明朝軍事力量受到重創,成為明朝初期由盛轉衰期的轉折點。

(圖片一:明朝地圖)

一、明朝的當家人

1.大太監王振

王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人,出生年月不詳,卒於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自幼入宮,因得到成祖朱棣的賞識,獲得在宮中學習的機會,估計也就多認識了幾個字,應該和博學沾不上邊。後被揀選於仁宗身邊,因"小心謹慎",委以重用。通俗點就是,有眼力勁,懂老闆心思。

至宣德時,明宣宗顧念王振受仁宗眷愛,特命之入侍英宗,為東宮侍郎,從小就和英宗玩在一起。直至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駕崩,英宗繼位之後,王振開始掌管司禮監,官做得越來越大,野心更是不斷膨脹,目睹君幼臣老,逐漸干政專權

(圖二:太監王振)

2. 獨攬朝政

王振侍奉小皇帝,只干一件事,就是玩,什麼好玩,玩什麼。時間一長,英宗把王振當成了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給予了百分百信任。而是王振一面討好小皇帝,一面閉塞言路,殘酷打擊和迫害忠良之臣,大肆任用邪佞之徒。

如果說,正統前期,尚有三楊等忠直之臣與王振分庭抗禮,那麼到了正統後期,朝廷官員已基本上為王振所控制。王振"奪主上之大柄,懷奸狹詐,紊祖宗之憲章,每事不由朝廷,出語自稱聖旨"成為實際統治者

(圖三:明英宗)

二.蒙古人的挑釁

1. 貿易摩擦

當時,蒙古人其中一個部瓦剌,以朝貢的名義,與明朝做生意。可惜老老實實的做生意太辛苦,蒙古人總想一夜暴富,於是耍點小聰明。什麼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用一些劣等馬匹,從明朝換取財物。後來貢使也越派越多,以便爭取更多賞賜。明朝人也不是傻子,哪能讓也先這麼玩。終於明廷和王振都有些坐不住了。立即下令,核對貢使和馬匹數量,並壓低馬價,做生意老賠本可不行。

2.戰爭爆發

也先眼看自己的小聰明被識破了,一夜暴富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於是他吹鬍子瞪眼,在邊境線上製造麻煩,總之一句話,老子拳頭硬,我怕誰。於是當年七月,也先統率瓦剌各部,氣勢洶洶地找明朝約架。瓦剌軍的戰鬥力確實厲害,明朝守軍不是對手,屢屢失利,傷亡慘重,只得向朝廷求救。

面對險境,朝廷上下一片凝重,這時一個人興奮地跳了起來,他不是傻子,他是王振。以他高級伴讀書童的智商,認為這是一個讓他展示軍事才華的絕好機會。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自信,也許在後宮玩騎馬打仗贏多了。要說弄權,王振是高手,可軍事,他真不懂。一個不懂軍事的人去打仗,想贏只能靠運氣。

(圖四:土木堡之變)

三、英宗御駕親征

1. 忽悠英宗

為了圓夢,王振極力忽悠英宗御駕親征。他認為,只要皇帝一出動,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大搖大擺地把瓦剌,這個不聽話的小弟拍平。此時的王振的野心膨脹,專權朝政已經沒什麼可炫耀了,他希望取得赫赫武功,青史留名。英宗哪裡經得住王振忽悠,連半分鐘都沒有考慮,屁顛屁顛地跟著王老師準備北伐。估計也認定這是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天真的以為,戰爭就是打群架,只要人多就能贏。

2.戰前倉促準備

王錚和英宗在兩天之內,就湊齊了20萬大軍,號稱50萬。就是搬個家,最起碼也要一天,兩天準備二十萬大軍,這樣的戰備速度就是現在的美軍也是望塵莫及。二十萬人兩天就出門了,可想而知,這樣的軍隊在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上很難準備充分。無論怎樣,這群人,在王振導遊帶領下,開始玩命的西北之旅。

四、 兵敗土木堡

1. 主動撤退。

一路上軍隊士氣低沉,不少隨駕官員集體請求英宗打道回府,王振不為所動,以擾亂軍心之名,懲罰了勸諫的大臣,繼續前行。大軍進入大同,基本就到達了前線。曾參與防守大同的郭敬,也是一名宦官,和王振是同黨,他把前些天明軍慘敗的前後經過密報王振。

瓦剌大軍如何殺人不眨眼,被郭敬繪聲繪色地講給了王振,王振聽的心裡只哆嗦,有了撤軍的打算。而英宗這邊一路顛簸,起初的新鮮勁也沒了,也想回家了,既然王老師有撤軍的意思,那就趕快走吧。就這樣了明朝大軍浩浩蕩蕩地轉了一圈,連蒙古人的毛都沒有看見,就準備撤退。當然此時撤退對於明軍來說,是最明智的選擇。

2.延誤撤退時機

本來計劃立即撤回北京,但是這王大人的虛榮心爆棚,好不容易出來風光一次,不在父老鄉親面前長長臉,那豈不是白跑一趟。於是改變撤軍路線,大軍繞道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往他的家鄉蔚州走。走著走著,王振又害怕了,這幾十萬人,在蔚州走一圈,豈不是要踩壞,自家那一片金燦燦的莊稼地。想到這裡,心生後悔。又一次改變主意,下令大軍向東行,往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前進。

3、英宗被俘

王振領著一大幫子人,在蒙古人的眼皮底下繞來繞去,蒙古人再不來打一架,好像有點對不起王振大人。不多時,瓦剌軍隊趕到,等到王振再向前行進時,發現一切都為時已晚,瓦剌軍隊已經將土木堡包圍得水泄不通。埋伏多時的瓦剌兵猛力衝殺過來,給了明軍致命一擊。明軍毫無抵抗之力, 在瓦剌軍的兇猛進攻之下,紛紛成為瓦剌的刀下之鬼,混亂之中,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打死,也有說是被瓦剌軍殺死。最後,英宗也不幸被俘,成了最為大牌的俘虜。

(圖五:影視劇照,英宗被俘)

總而言之,

一個沒有多少能力的小人,因為玩弄權術走上人生巔峰,不安分於位高權重,還想名留青史,結果能力不足,最終換來遺臭萬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料羅灣海戰,看明朝海軍如何對荷蘭入侵者發起猛烈反擊
面對異族入侵,為何明朝敗逃台灣延續22年,而南宋敗退南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