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白胖並不健康,肥胖可給身體帶來十數種病痛,不只是心腦血管病

白胖並不健康,肥胖可給身體帶來十數種病痛,不只是心腦血管病

在不少人的概念里,還存在著吃胖了就是好,變瘦了就是受苦了的概念。尤其是在孩子的養育中,更有不少人認為白白胖胖才是養的好。其實肥胖無論對於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下面就將肥胖帶來的十幾種病痛,向大家做個介紹:


1.膽道疾病

肥胖症者膽囊炎和膽石症的發病率隨肥胖程度和年齡增加而增加,與肥胖症患者肝臟和其他組織合成內源性膽固醇增多有關。正常膽汁中膽鹽加卵磷酯與膽固醇之比為11 : 1,若膽固醇比例增加,則膽固醇將析出結晶和沉澱,易融和成膽結石。膽結石對膽囊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形成膽囊炎。

2.膝關節骨關節炎

有研究顯示,有肥胖症的人們罹患關節炎的機率是正常體重人們的3倍,而一般過胖的人們罹患關節炎的機率是正常體重人們的2倍。肥胖會加大膝蓋的承受壓力,增加關節磨損的幾率,由於脂肪含量高,使炎症促進蛋白含量升高,容易誘發關節炎。另外長期負重工作也會給膝蓋增加額外壓力,加重軟骨的磨損,損傷膝蓋。


3.女性不孕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水平升高對卵巢產生直接刺激作用,促進其雄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另外,高水平的胰島素也會直接對腎上腺合成及分泌雄激素產生促進作用。雄激素在卵巢內可抑制卵泡發育,造成卵巢呈多囊及排卵障礙,繼而導致不孕。肥胖女性即使懷孕,流產的風險也顯著高於正常體重女性,並且,妊娠期間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和巨大兒等疾病。


4.男性不育

肥胖會造成體內的芳香化酶過於活躍,而這種物質是合成雌性激素的重要物質,體內的雌性激素會因此大幅增加,雄性激素會隨之降低;而且脂肪組織所分泌的瘦素會對男性精子的產生造成影響;此外,肥胖男性陰囊中過多的脂肪會壓迫精索血管,導致睾丸缺血,影響精子的產生。


5.縮短壽命

研究結果表明肥胖症的致死率隨BMI而異,當BMI>30時,肥胖程度與病死率的增高几乎呈線性相關,當BMI>35時,病死率增高約30%-40%[9]。美國每年因肥胖症而增加的死亡人數達30萬,肥胖症使預期壽命平均減少6~7年。其中嚴重肥胖症(BMI>40)使男性預期壽命減少20年,女性減少5年。


6.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有調查資料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體質指數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體質指數大於28者,患病率高達16.51%。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體重超重、體表面積增大、脂肪組織過多、心臟負荷加重(包括心肌內外脂肪沉積引起的心肌負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肥胖症者體力活動減少,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削弱或不足。以上諸因素均可導致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7.呼吸功能不全

臨床稱為肥胖一通氣不足綜合征,也稱低換氣綜合征。極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過多,呼吸活動受到限制,呼吸淺表,補呼氣量減低而致功能殘氣量降低,使肺處於接近呼氣位置.由於潮氣量減低,使肺泡通氣量減少,換氣受限,造成二氧化碳瀦留,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現紫紺。由於長期缺氧,可繼發紅細胞增多症,同時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循環阻力,心臟負荷加重,發生肺動脈高壓,發展成慢性肺心病。


8.高血壓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發生髮展的危險因素。一項對中老年的調查顯示,體質指數小於20者高血壓患病率為7.55,體質指數24-26之間者高血壓患病率為20.26%,當體質指數大於28時,患病率達36.89%。肥胖症者脂肪組織大量增加,必須增加血容量和心輸出量才能滿足機體需要,長期心臟負荷過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壓升高。肥胖症者多有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可促進腎遠端小管對鈉的再吸收,使鈉瀦留並引起高血壓。另外,肥胖症者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活躍,皮質醇轉換率增加,可使血壓升高。

9.糖尿病

肥胖症與糖尿病關係密切。肥胖症者進食量超過機體需要,過多進食刺激胰島分泌過量胰島素,出現了高胰島素血症,由於肥胖症者的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將進一步促進胰島素分泌,使胰島負荷加重,胰島細胞增生肥大,長期可導致胰島功能衰竭而發生糖尿病。另外,肥胖常同時伴有高血脂症,常發生脂肪代謝亢進,使遊離脂肪酸升高,加重糖代謝紊亂,更易誘發糖尿病。


10.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臟的脂肪變性,導致肝臟腫大。肥胖病人由於長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及存在高胰島素血症,從而使肝臟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過了將其轉運出肝臟的能力,或引起極低密度脂蛋白運出甘油三脂發生障礙,導致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而發生脂肪肝。


11.兒童發育障礙

肥胖會導致兒童青春期發育障礙,BMI增高可使青春期提早發生並加速青春期的進展。BMI增高的女性兒童的月經初潮年齡、乳房發育年齡及陰毛出現時間相對提前,肥胖可能會引起男童青春期發動時相推遲,或出現輕度性功能降低。


12.其他

皮膚可有細的淡紅色紋,分布在臀外側、大腿上內側、上腹部等處。皮膚折皺處易磨損發生皮炎和癬。長期負重可有腰背痛及關節病變。

所以應提高警惕,注意日常飲食的搭配,科學飲食,做適量的運動,避免脂肪在身體超額堆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