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中誰駕馭邊疆能力強?李治、朱棣、忽必烈,其實玄燁更優

帝王中誰駕馭邊疆能力強?李治、朱棣、忽必烈,其實玄燁更優

李治、忽必烈、朱棣、康熙四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的開疆裂土貢獻都比較大,也是各自所在朝代領土範圍比較強大的時期,特別是朱棣。朱棣時期是明朝版圖最為龐大時期。由此,我們不禁要問。如果看此四人,誰對當時的中國的統治力特別是邊疆地區的統治力更強呢?

(1)領土問題不是越大越好,更要看有效無效。人只會為現實活著,資源也是如此,你幾百年內都無法利用,那基本就是無用。

有些人評價歷史不是按照歷史條件和思想限制而是按現在的標準,按照這樣說,明宣宗那比晚清還無道呢。主動不要了多少領土,但問題是,當時的經濟、軍事、科技、思想基本都認為他是對的。

為什麼?就是一個有效資源和無效資源的問題。

現在科技發達了,北冰洋和南極都有很重要的自然資源儲備,但是放在四百年前的康熙時期,你倒貼錢人家也不要。明宣宗朱瞻基更是爽快,從朱棣開拓的大片疆域進行大範圍撤退。這在我們現在人看來無法想像,但在古代中國的科技、思想下就很正常。當時的中國是農業文明下儒家文化,本身就是內斂的、只關注農耕文化。

所以,什麼時代說什麼事兒。

(2)忽必烈反而因為領土太大同一時間短暫,但比起忽必烈,李治和朱棣其實在資源上問題更多

李治統治西域地區時間不長基本都是在戰爭中,基本算不上有效治理。因此,西域的資源基本也就用不上。屬於無效資源。李治的老婆武則天稱帝時期相對比較有效治理,但他們夫妻兩個都面臨著吐蕃勢力、阿拉伯勢力的擠壓,統治並不穩定。統治都不穩定,何談利用開發、治理等。

再者李治統治時期,朝鮮半島中北部也失去了。而該地區在周朝就是中原政權所轄之地。因此,一正一反,李治的功績是打折扣的。

再說,那時候有沒有石油被利用、也沒有廣種棉花等。西域的價值就在於商路通道是否暢通的問題。

朱棣還不如李治,首先對西域也一直沒有打通。不過在東南亞大陸和東北地區有很大進步。但問題是,也就存在不到二十年。朱棣一死,宣宗大內退。自主放棄了大片地區。可以說,從來沒有進行過有效治理。

不但屬於無效動作,更是一種大內耗。以交趾為例,死了很多軍人也沒保住基本被打出來的。東北則是路沒少修,錢沒少花,自動退出,全白花了。

一個政治人物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政策能被後世延續,朱棣的大部分政策都被子孫拋棄了,從這點上說,他的駕馭能力我覺得就要大打折扣。

問題比較複雜就是忽必烈的元朝。廣袤的領土反而對忽必烈統治帶去無盡的傷害,元朝不到百年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忽必烈治國思維中打轉,為啥?元朝四大主流思想:畏兀兒文化、儒家文化、藏傳佛教、蒙古原始文化,四個思想沒有主次都很強大。但對於資源來說,元朝蒙古人人口就那麼多,統治力自然下降,社會控制力自然下降。

在金宋夏的漢文化地區,四種文化衝擊,自然無法讓主體人群漢儒家滿意。結果朝代滅亡。但在這點上,很顯然清朝吸取了元朝的失敗教訓。所以,清朝的成功,也有元朝的借鑒作用。

但問題是,雖然蒙古人少但在邊關地區忽必烈的不同地區扶持不同文化的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即使元朝被明朝推翻,西北地區的蒙古勢力一直強大,直到乾隆時期才被徹底壓制。

(3)康熙做到了有效治理,資源有效利用,功績自然最大

從領土上說,朱棣時期雖然疆土僅次於忽必烈,但問題是太短,其能夠進行有效管理的就只是宣宗後的地區。李治也是如此。因此,統治力大小只能從忽必烈和康熙選擇。如果康熙沒有乾隆作為「成就集成者」的話,康熙也不如忽必烈。

畢竟忽必烈時期,對於中原政權下的儒家化支持、邊疆地區的藏傳佛教和畏兀兒文化支持,貫穿到整個元朝。元朝的失敗是人口的失敗,人口太少,馬上可以打下天下,馬上是不能治理天下的。

清朝就不一樣了,雖然滿族人口也不算多,但是不要忘記「滿化漢人」——漢八旗的存在。以及康熙皇帝對儒家化的迅速接受,其儒家化統治的成功消解了漢儒家的抵抗心理。畢竟古代中國是以文化認同為第一,而非以血緣認同為第一位。

綜上所述,在領土上,在資源上,乾隆的歷史功績也不能忘。沒有乾隆徹底平定西北,康熙的歷史功績會被大打折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非洲裔美國人20天大遊行簡述!幾十年的怒火,在此時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