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江口戰役:中日兩國史上第一次交鋒作戰,唐軍痛擊倭軍

白江口戰役:中日兩國史上第一次交鋒作戰,唐軍痛擊倭軍

文/小熊貓

歷史上中日之間發生過多次戰爭,中日之間的第一次交鋒作戰可以回溯到

公元663年的白江口戰役。白江口戰役是發生在如今的朝鮮半島,唐軍聯合新羅抵抗百濟與倭寇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戰役對未來幾百年中日關係的和睦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一、古代朝鮮半島國家局勢分析

1.古朝鮮國及朝鮮半島各國三國鼎立

古朝鮮是東方文明古國之一,位於亞洲東部,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北界鴨綠江與中國為鄰。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古時候中國居民便不斷移居朝鮮半島,在那裡生根發芽、繁衍生息,建立了後來著名的 "箕氏朝鮮"和"衛氏朝鮮"兩個古朝鮮國。

(古朝鮮國及朝鮮半島各國三國鼎立圖)

在朝鮮半島上生活的高句麗人最初屬於箕氏朝鮮族管轄,漢武帝時期設高句麗縣,隨著的時間的推移高句麗國形成,它不斷同中國的邊境遼東、玄菟、樂浪三郡擴張,與此同時與中國境內的鮮卑、靴暢各族以及朝鮮半島南部的韓族部落進行連年戰爭,四世紀後又同百濟、新羅兩國頻繁進行戰爭。至五世紀初,高句麗國領土已擴張到朝鮮半島北部.向南擴展到漢江中下游一帶,達到高句麗國家鼎盛時期。

百濟國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其政治中心最初在慰禮城,後移至漢山城。百 濟連年不斷同東鄰新羅和北面的漢屬樂浪郡進行戰爭,擴大了國家領土。但從四世紀起,在不斷同高句麗的戰爭 中屢遭失敗,國勢日衰,被迫一再向南遷都。

新羅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公元四世紀建國,當時是以慶州為政治中心。為了擴大疆域,新羅也先後同百濟、高句麗頻繁進行戰爭。公元六世紀中葉,領土擴張到漢江流域。三國之間是戰爭連年不斷,實力不相上下。

2.日本對朝鮮半島的侵略擴張

在朝鮮半島三國之間長期進行戰爭的同時,日本倭寇開始了對朝鮮的侵略擴張。四世紀中葉侵佔朝鮮半島南端的任那,作為向北擴張的據點。公元367年跟百濟建立朝貢關係,岀兵控制新羅。而高句麗歷來把百濟、新羅看成是自己的朝貢國,於是便於公元400年揮軍南下討伐百濟王。此後,大和軍與高句麗軍進行了長達十六年的戰爭,然後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至公元562年,大和國的侵略勢力才被新羅逐岀朝鮮半島,但其侵略企圖並未放棄,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朝鮮半島。

2、 白江口之戰的導因、序幕和經過

1.高句麗進攻新羅成為白江口之戰的導因

公元六世紀末七世紀初,中國進入隋唐時代。 這時的朝鮮半島依然三國鼎力時期,相互間的鬥爭進入了更加尖銳、激化的階段。三國中當屬高句麗實力最強,它南與百濟、新羅爭奪漢江流域與北同中國進行大規模戰爭。 公元598年,高句麗王高元進攻中國遼西地區,被隋朝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隋文帝楊堅聞報大怒,但是楊堅好大喜功要求進攻高句麗,便於是有了連續三次的大舉東征高句麗,由於此次戰爭不得人心,實際上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642年11月,高句麗發動武裝政變,殘殺了與唐通好的高句麗王高建武及群臣百餘人。高句麗調整了對外政策,採取了聯合百濟進攻新羅的方針。新羅遣使赴唐,乞兵救援,說百濟攻取其國四十餘城,並且與高句麗聯兵,謀絕新羅入唐之路。新羅當時是唐朝的"委質國家,朝貢不乏"。 唐太宗便親率大軍東征高句麗。在攻打安平城時,遭到高句麗軍頑強抵抗,圍城四月不能攻克。時至深秋九月,天寒糧盡,士馬難久留,唐太宗只得下詔班師回朝。

2.唐軍破百濟,拉開白江口之戰序幕

唐軍從高句麗撤退後,高句麗不顧唐朝多次警告,聯合百濟進攻新羅不止。新羅面臨高句麗百濟聯盟進攻的嚴重形勢,一方面積極整頓內部,另一方面頻頻岀使唐朝,繼續採取聯唐以制御百濟和高句麗的方針,積極要與唐朝靠攏,乘上了唐朝大哥的保護傘。

公元660年,百濟在高句麗援助下數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再次向唐求援。在這種情況下,唐高宗李治決定發兵東征。接受過去隋煬帝和唐太宗東征失敗的教訓,認識到懸軍深入,軍隊雖多,糧運匱乏,終難成功。因此應改變作戰方略,必須首先在朝鮮半島上找到立足點,作為根據地,以造成對高句麗的南北夾擊之勢。當時朝鮮三國,新羅與唐關係最為密切,但受到百濟和高句麗的包圍,新唐通路被遮斷。百濟在半島西南部,唐軍渡海易於直達。百濟力量較小,不同於高句麗,也易於征服。採用此方略,從戰略上得到了肯定。

同年4月,唐高宗派大將蘇定方率水陸軍十萬,聯合新羅之兵同征百濟。8月,唐軍由山東半島成山角渡海,在朝鮮半島熊津江口登陸,擊敗百濟守軍後,直趨百濟都城泗酒。百濟王義慈及王太子扶余隆戰敗岀降。

(白江口戰役戰略圖)

公元661年,百濟僧道琛、故將扶余福信聚眾據守周留城。他們從日本迎回百濟故王子扶余豐而立之,並引兵圍困劉仁願於百濟府城。唐高宗聞訊,詔命青州剌史劉仁軌率軍東渡援救劉仁願。劉仁軌御軍軍紀嚴整,所向披靡,在熊津江口大破百濟兵。公元662年,百濟王扶余豐,再次派使節分別赴高句麗和日本,乞求出師,以拒唐兵,欲圖復國。日本則乘機派遣阿倍比羅夫率水軍渡海援助百濟。翌年九月,唐新聯軍與日百聯軍相遇白江口,會戰爆發。

(三)白江口戰役經過

白江口戰前,唐新兩國將領集會,商討進攻方向。會上多數將領主張百濟之加林城為水陸要衝,宜先攻之。會議采決定兵分水陸兩軍,陸軍由唐將孫仁師、劉仁願和新羅王金法敏率領前進,劉仁軌則與別將杜爽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 入白江,會合陸軍後同趨周留城。當劉仁軌水軍到達白江口時正與日本水軍相遇,戰爭開始。關於這場水戰的具體情形,在《舊唐書?劉仁軌傳》中是這樣記載的:"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滔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百 濟王余豐脫身而走,獲其寶劍,偽王子扶余忠勝、 忠志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百 濟諸城,皆復歸順。"此後第八天,周留城之百濟 守軍向唐新聯軍投降。

(白江口戰役舊址)

白江口戰後,唐高宗命劉仁軌鎮守百濟。改變了朝鮮三國長期並立、高句麗最強的格局:百濟滅亡了,新羅壯大了,高句麗孤立了,而且趕走了日本勢力。唐朝不但在半島上有了積糧練兵的根據地,而且造成了對高句麗南北夾擊的局面,在戰略上取得了絕對優勢。

(唐軍戰艦)

三、白江口戰役的重要意義

(一)白江口戰役為朝鮮半島走向統一開闢了道路。

隨著百濟、高句麗的先後敗亡和日本勢力退出朝鮮半島,朝鮮三國並立的格局已不存在,這就為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掃清了主要障礙。白江口戰後,新羅王金法敏力圖合併百濟、高句麗舊地,把統一朝鮮 半島作為自己的鬥爭目標。因此,它的對外策略則 由聯唐逐漸轉變為反唐。此後,中朝關係也進 入長期友好和密切交往的新時期。

(日本遣唐使留學生行駛路徑)

(二)白江口之戰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從總體上看,白江口之戰不但沒有影響中日關係,而且還更加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發展。這是因為自白江口之役後,日本愈崇拜景仰我國之文化,故遣唐使留學生之派遣,特別是日本的留學生和學問僧,他們長期生活在中國,對唐朝的經濟、政治、文化各領域都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研究,然後把唐朝的律令制度,學術文化,科學技術陸續傳播到日本,極大地促進了日 本"大化改新"的進行,促進了日本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舊唐書?劉仁軌傳》、《中國日本交通史》、《日中文化交流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破敗的老北京擺地攤的小販,他們都是窮苦人
古德里安如何發明獨步天下的閃擊戰?他把坦克運用得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