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I卷(61-90)

中國傳世玉器全集I卷(61-90)

三聯璜玉璧 新石器時代晚期 直徑9、厚0.47厘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青色,有褐色沁。扁平狀。由三塊玉璜組成,每片玉 璜兩側各鑽一圓孔,單面鑽,兩端平齊,均光素無紋。

玉牙璧 新石器時代晚期 直徑12、內徑6.8厘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玉質土黃色,布滿褐色花斑。片狀,環形。孔邊厚,邊沿 薄。孔圓不規則,外緣琢出不等距、不規則三鋸齒,每一 鋸齒上又雕出一三角戟。

玉琮 新石器時代晚期 口徑8.4、高4.7厘米 現藏於晉祠博物館 玉質青色,局部有褐色浸斑。器呈正方體,外方內圓,中 間貫穿一孔,兩端出射。在器表方體四面陰刻有平行直線 紋。

神人面紋玉琮 新石器時代晚期 高5.1、口徑8、射高0.9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有綹,通體有紅褐色沁。外方內圓。整體紋飾 為簡化的神人面形。方形邊角處以四組陰刻線分隔成三組 紋飾,每組紋飾中有一磨下去的凹形,象徵著嘴巴。

玉斧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27、寬10.25、厚1.57厘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碧綠色,有白色斑,磨製光潔。體呈梯形,上 小下大,較厚,雙面弧刃,頂端中央處有一圓穿。

玉圭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21.7、寬5.7厘米 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玉質青白色,有灰黃色沁。長條形扁平體,弧首平 刃,上中下依次鑽三孔,通體拋光,形制規整。

獸面紋玉圭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20.8、寬6、厚1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已受沁並盤玩成牙黃色,間有褐色斑。長條形,一端 略寬,有刃,另一端鑽有二孔。器兩面刻劃有獸面紋飾, 兩面紋飾不同,但紋飾均為手工刻劃而成。此器造型紋飾 風格類似於龍山文化玉器,但具體紋飾並不相同,十分少 見。

神面紋玉圭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21.8、寬5.5、厚0.9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墨黑色,局部有白色沁。體扁長,呈窄長梯 形,刃部微侈,一端有喇叭形孔。兩面均飾有剔地 陽紋的橫弦紋和回紋裝飾帶,兩裝飾帶間有變形渦 紋及神面紋。兩

玉璋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22.07、寬7.37、厚0.4厘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墨色,有褐色沁斑。扁平體。方內,有一圓穿 孔,射端微外撇,兩側伸出「業」形闌,並有四組 對稱扉牙。射端如圭形,刃部中心部位較薄,從器 體、側飾考察,為器殘後二次加工而成。從玉質及 製作工藝來看似為陝北史前玉器。

玉璜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11.5厘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玉質沁成雞骨白色,局部有土沁。長條弧形。內壁較厚, 外壁較薄,兩端各有對穿孔,可穿系,正反兩面光素無紋。

瑪瑙璜 新石器時代晚期 長10厘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半透明瑪瑙質。條狀半圓弧形,內外邊呈圓弧狀。

人獸形玉佩 新石器時代晚期 高8.2、寬4、厚0.6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綠色,局部有白色水沁。體扁平,兩面紋飾相同。通體鏤雕、浮雕一人像立於一獸首之上。人物面部五官清晰,棗核形眼,棒槌形鼻,張口吐舌。兩耳帶環,頭髮垂於耳後。

瑪瑙玦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 外徑10.5、內徑8厘米 現藏於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 灰白色瑪瑙質,局部有淺棕色紋理。內、外緣磨成楔形兩 面突棱,橫斷面呈六棱形。缺口處兩端均切成楔形。

玉琮 商代 長6.5、寬6.3、高3.7厘米 現藏於北京頤和園 青玉質有沁。呈矮方柱體筒形,射較矮,內圓外方,通體 素麵無紋,稜角分明。轉角處有豎向陰刻線,似為後世所 刻。頤和園舊藏。

獸形玉佩 新石器時代晚期 高3.7、寬5、厚0.5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已受沁,石性重。整器鏤雕,似一獸面。以雙孔為 眼,鏤雕眉、嘴、臉頰、高冠。此器製作工藝十分原始, 為原始的線拉搜鏤技術。此器器型在考古出土品中不見, 但其造型風格及工藝技法類似於安徽潛山薛家崗文化。

齒狀玉器 新石器時代晚期 直徑11、厚3.2、孔直徑2.5~3厘米 現藏於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 玉質黃褐色,雜大量白色沁斑。齒輪狀,中間有一喇叭狀 圓孔,單面鑽,周邊外突八個菱形圓齒。

玉璋 商代 最長29.4、最寬9.6、最厚0.7厘米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玉中有黑點和大片白色斑痕,並有黃褐 色沁斑。邊緣有舊傷缺。體扁平,首部內凹成月牙 狀刃邊,刃薄。柄呈長方形,上有單面鑽孔。柄體 連接處兩側出單齒牙欄。欄上方飾傾斜的陰刻線及 交叉線,兩面均有,線條極細。從器型上看,類似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玉牙璋。

直線紋玉圭 商代 長15.5、寬3.5厘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灰黃色。頂端有圓弧形雙面鈍刃。兩面陰刻五 組平行直線紋,中下部對穿一孔。其形制與殷墟婦 好墓所出玉圭極似。

玉璜 商代 長10.2、寬3.8、厚0.3厘米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玉質青色,有大片褐斑。弧形,扁平,素麵,兩端各有一 單面孔。

弦紋有領玉璧 商代 直徑12.1、璧面寬3.3厘米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質黃灰色。璧體薄勻,孔緣起棱,兩面各陰線刻四組弦 紋。類似器物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四川廣漢三星堆、 成都金沙遺址、江西新干大墓都有出土。

龍紋玉璜 商代 長4.9、寬1厘米 現藏於新鄉市博物館 玉質青色。體呈半環狀,通身雕龍紋。嘴、尾部兩端各有 一圓孔以供穿綴。

有領玉璧 商代 直徑9.5、孔徑6厘米 現藏於武漢博物館 玉質灰白色。扁圓形,大孔窄邊,孔壁兩面突起呈圓口狀。 此類器物在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中多有發現。

玉牙璧 商代 外徑13.3、內徑6.7、厚0.5厘米 現藏於開封市博物館 玉質青綠色。環形,外緣有三處出廓和三組齒牙,每組各 六枚齒,兩面光素。

玉牙壁 商代 外徑13.8、內徑4.9厘米 現藏於山西博物院 玉質黃褐色,局部有褐黑色沁斑。呈扁平狀圓形,中央有 一圓孔。外緣有三個形狀及方向均相同的鋸齒狀凸脊,凸 脊間又分別雕琢出六個齒牙,齒牙間距不等。

玉牙璧 商代 直徑14.49、厚0.5厘米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玉質青色,呈極不均勻的色澤,有深淺不一的褐紅色大塊 斑,半透明。素麵玉璧形,環周緣在四個等分點上,各雕 刻出一個尖牙,再於牙間各雕刻出一組扉牙;此器出牙缺 乏犀利感,尤其是扉牙的部分,是商代常見的稍帶方板的 牙組形式。早年不少學者以為,此種帶牙之玉璧是一種天 文儀器,稱其為「璇璣」,今此說已不為人們所接受。

玉戈 商代 長28、寬6.3厘米 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玉質青色,有灰色沁。闊援微曲,前鋒峻峭尖銳,中有 脊,兩側有刃,內作長方形,有穿孔,末端有鋸齒狀突 脊,表面光亮潤澤。商代玉戈一般都是平直的「一」字 形,或略有弧度,一般援與內之間的裝飾有凸齒,這類凸 齒是商代玉器裝飾的一個特點。一般而言,商代的戈中部 有一條隱起的脊線,脊線兩側微凹。刃部與邊部刃有一凸 起的小隔線。

玉戈 商代 長44.2、寬8.8厘米 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碧玉質,綠色中夾有薑黃色斑紋,材質堅硬,有較好的玻 璃光。器扁薄,援呈三角形,戈雙刃向前聚成鋒,略斜, 中部起脊,直內,近欄處居中有一圓孔。內部有兩組雙陰 刻線,末端有五組扉牙。

玉戈 商代 最長16.5、最寬5.5厘米 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玉質呈雞骨白色,有紅色硃砂。器扁薄,援前鋒呈三角 形,有中脊和上下刃,銳利。內略呈長方形,近闌處居中 有一圓孔,內後端有較寬的平行陽線五組,整器製作規 整。

玉戈 商代 長10.7、寬3.2厘米 現藏於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 玉質褐色。器扁薄。援前端呈三角形,前鋒尖利,兩側有刃,中間起脊線。援後端中部有一小圓孔。直內。原清宮舊藏。

玉戈 商代 長22.2、寬4. 6、厚0.7厘米 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玉質牙白色,沁色較重。援部較長,三角形鋒,有中脊及 邊刃,援後部有上下闌。長方形內,前端中央處有一單面 鑽圓穿,後端陰刻兩條平行豎線,其後減地雕刻三組雙陽 線紋,尾端呈齒牙狀,體局部有硃砂痕。兩面紋飾相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扁棱玉屬 的精彩文章:

「扁玉套具」國助工崔樂老師獨家大紅袍新作
《葬經翼》原文及白話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