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考上名校後,我得了抑鬱症」

「考上名校後,我得了抑鬱症」

文 | 星言?·?主播?|?賞新晴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考上了985,才發現自己是廢物

這段時間,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 」火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組呢?

這個小組的人,自稱是「小鎮做題家」。說白了,就是那些從小鎮或者經濟落後的地方地區,靠著自己努力考入名校的人。

他們都畢業於985,211的好大學。

在家鄉時,他們是令全家甚至全村揚眉吐氣的驕傲,可是來到大城市,卻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自嘲小鎮做題家,是因為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除了刷題,沒有任何其他社會經驗,沒有人脈沒有情商,彷彿自己是個廢物。

組裡有人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南方某985,貧困縣農村出身,全家年收入不到3萬。」

「辛苦考上大學,才發現自己無論家庭背景還是眼界思想,都被人吊打。」

「生活費500,剩下都靠兼職賺錢,極度敏感自卑。想在大城市紮根,掏空所有錢買不起一個廁所。」

不僅如此,周圍人的優秀,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有人說:「考上了985,才發現自己是個廢物。」

「拚命進了名校,才知道周圍全是很牛的人,而自己卑微地連朋友圈都不敢看,裡面都是年薪百萬的大佬。」

前一陣子有篇很火的文章,叫《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文章裡面,作者拚命努力,以全省提檔分第一名考上北大,那時候他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未來天高任鳥飛。

結果等到真正到了大學裡才發現,成功的人真的太多了。

他開始迷茫,自卑,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這些人,背負著父母鄉親的期望,看似擁有學霸般的驕傲,內心隱藏的確是無限焦慮和不安。

他們曾用一首詩概括自己的人生:

須知少時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哪曉歲月蹉跎過,依舊名利兩無收。

聽起來,著實帶著一份無奈與悲涼。

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才發現自己的微不足道

有人說,真的很煩學霸賣慘。他們要是還這樣,那我們這些沒考上985,211的可怎麼活啊!

然而,他們也許真的不是賣慘。

其實,生活在光環里的人,往往也藏著不為人知的自卑。

當你見到的世界越大,你越會發現,這世界人外不僅有人,還有神。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叫《你次飯沒》。

節目里請的嘉賓,有清華新聞學本碩學霸,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碩士,有倫敦政經訪問學者,有哥倫比亞法學博士等等。

然而他們在一起提到最多的話題是什麼呢?

是焦慮,是迷茫,是創業失敗。

是清華畢業卻月薪2400,是復旦畢業奮鬥十年卻買不起房。

有人說,這個節目堪稱廢柴學霸在線比慘。

但其實,所謂的學霸也是普通人,也有各種自卑和焦慮,甚至因為起點高期望值高,背負的壓力更重。

網紅自媒體李雪琴,就曾經自爆自己得抑鬱症的經歷。

在很多人眼中,她是北大學霸,非常聰明,並且已經有一定人氣,但她自己卻時常陷入焦慮和自卑中。

她曾在採訪里說:「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呢。」

當一個人身處一個特定環境時,就會成為環境的奴隸。

當你的周圍都是牛人,是狀元學霸,甚至是天才時,你的那點成績會顯得微不足道。

當你發現自己努力半生,卻抵不過別人動動手;

當你看到很多人,輕而易舉就能獲得你夢寐以求的工作時,很難不產生落差。

當你發現那些比你學習好的人,還比你好看,比你有錢,比你有人脈時,那種無力感會摧毀曾經的驕傲和信念。

曾以為拚命努力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卻發現生活留下的是一地的狼狽。

其實說到底,並不是什麼"985廢物"。

而是脫離一心刷題的日子,逃離一枝獨秀的小鎮後,面對更廣闊卻更複雜的世界時,籠罩身心的那種恐懼和無力。

你必須持續努力,

才能始終站穩腳跟

所謂的「985,211廢物」的自嘲,本質上是我們這代大學生的一種普遍性的焦慮。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也許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甚至沒有退路,只能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往上爬,一點點去看更大的世界。

有人甚至喪到懷疑人生,發出這樣的感慨:

「讀書真的有用嗎?努力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我的回答是:有用。

學習也許不是改變人生的唯一途徑,但一定會讓你的人生不虛此行。

為什麼我說,一定要努力學習,盡量要去更好的學校中去?

名校也許會給你打擊,但更多給予你的,是上進心,是壓力下的動力。

當你走進更牛更厲害的圈子時,也許會自卑也許會壓抑,但你周圍的環境會推著不斷努力,然後變成更好的人。

我有一個朋友,從「山溝溝」里出來,考進985的理科院校,沒人脈沒後台,但就是憑藉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敢拼敢吃苦的勁兒,進了國內頂級科技公司,年薪百萬。

我還有一個姐姐,一路從18線城市考到北京,然後努力考研,考司考、考公務員,實實在在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說她只會學習,但她就是通過自己持續的努力最終衝出小城,落戶北京。

很喜歡網友評論的一段話:

「到了大學,世界變大了,評判標準也不再只有成績這一項,而是方方面面。

沒有人可以在一個這樣大的精英化的平台里,將每一方面的第一都收入囊中。

可是沒關係啊,先用心做好自己最想乾的事,做好手頭的事,人生的路長得很呢。」

生活中真正要拼的,從來不只是名校的那一張入場券,而是終生學習的能力,和持續奮鬥的精神。

還記得電影《中國合伙人》里,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說:「掉進水裡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裡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才行。」

你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在不被洪流裹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站穩腳跟。

終身學習,

才是面對一切未知的底氣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考試第一的人,也不是學習最好拿最多獎學金的那個人,而是懂得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人。

卡羅爾·德偉克在《終身成長》中說: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過努力來培養。儘管先天才能,資質,性格不同,但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並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

無論面對多少困難和壓力,不要怕,不要急。

留在腦子裡的知識沒有人能搶走,屬於你的獨立和自律,沒有人能搶走,終生成長的果實沒有人能搶走。

清華曾推出過一個宣傳片叫《從一到無窮大》,裡面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說:

「在中國,70%的在校大學生,都是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我們曾艱難地融入校園生活,曾在學業上陷入困境,曾對未來的選擇躊躇不決。但最終都在清華找到了自己。」

是的,你前半生出身也許決定了你的下限,但你後半生持續努力會影響你的上限。

也許有些人從出生就在終點線上,但總有無數人和你一樣,通過不懈努力,沖向屬於自己的那個夢想。

《船子和尚拔棹歌》里說,「著力氣,用精神,莫做虛生浪死人。」

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大學,永遠有無數用力生活的人。

無論你考上的是985還是211,無論是你出國留學還是只能上一所平凡普通的學校,你都可以在自己持續努力下,發光發熱。

人生不止朝夕起落,路不在於走得多快,而在於走得多穩多遠。

相信我,你的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努力,都一定不會白費。

對知識保持敬畏,終身學習,才是面對未知最大的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知乎5萬高贊:千萬別相信,那些說「沒錢理什麼財」的破話
黃崇嘏:女人越獨立,活得越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