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余秀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依靠別人,而是依靠自己

余秀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依靠別人,而是依靠自己

都說,嫁人是第二次投胎。

有些女人因為嫁得好,一輩子都生活在幸福中;有些人女人因為沒有嫁好,只能生活在痛苦中。

個人覺得,嫁人雖然是重要,但一個女人最好的活法並不是靠嫁人,而是靠自己。

這段時間,看余秀華的故事,感觸更深了。

余秀華一個命運多舛的詩人,命運對她有多少災難,她就對自己有多狠。

她用搖搖晃晃的步子,忍著心酸苦楚,硬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隊伍,結束了她自己不看好的婚姻。

01:搖搖晃晃的人生,是命運的作弄

余秀華,1976年出生在湖北一個農村普通人家,因出生時是大產異位,導致大腦缺氧腦癱,與一般孩子相比,她就差了別人很遠。

她一出生,上天就給了她一個不健康的身體。

小時候,她的父母帶著她在全國跑了很多家醫院,為的是她有一天能夠,自己行走。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她6歲時,她學會了拄著拐杖,搖搖晃晃的走路。

在那個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比較嚴的年代。

她的父母,原本也想冒著被罰的風險,給她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弟弟或者妹妹,在父母老後,有弟妹可以扶持她走過這一生。

但終究由於種種原因,她的父母沒有生第二胎。

父母為了她將來能夠養活自己,余秀華的媽媽把她送進了學校。

她比一般孩子上學要困難,每天必須要媽媽背著她上學,她還要面對同年孩子的嘲笑,因為她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別的孩子,可以在課間盡情的跑,跳,蹦,各種的撒歡課間十分鐘。

而她只能在內急的時候,才拄著拐杖,步履艱難,搖搖晃晃的走出教室。

也常常在她搖搖晃晃的背後,跟著一群嬉笑,學她模樣走路,年齡不等的人。

即便這樣,她感覺只要有書讀,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是,就在她考上高中後不久,因為身體的原因,她中途退學了。

19歲那年,父母從各方面的考慮,給她找了一個大她十幾歲的男人,結婚了。

她的婚姻,是沒有經過她同意的,父母全權做主,因為她沒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父母覺得能有一個人支持他活下去的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02:沒有愛的婚姻,註定充滿痛苦

余秀華19歲結婚,20歲有了孩子,父母原本是希望她,早婚早育,趁父母年輕還能在她人生道路上多幫襯她一把。

哪知,婚姻才是她最最不幸的開始。

原本三口之家,很快就變成了五口之家,這五口人的生活所用,就這樣沉甸甸的落到了余秀華父母柔弱的肩上。

為了生活,余秀華叫丈夫出去打工,可沒有讀多少書,也沒有一技之長的老實丈夫,在外也掙不了多少錢,他掙的錢也就剛好夠他自己一張嘴。

每年春節回家,連一件像樣子的新衣服都不能自制,還需要余秀華的父母掏錢,給女婿買新衣服過年。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是辛苦。

看著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余秀華也想到自己出門打工,可她肩扛不起二兩,且走路還搖搖晃晃。

身體的不健全,即便腦子正常,但又有哪家公司敢用她呢?

她為了生活,她也想過去當乞丐,可真當她準備那樣時,她覺得只要有一口水喝,就決不走那條路。

因為,人應該有尊嚴的活著,在苦也要忍著,不去做她認為出格的事。

那一年,她的媽媽身體不好,加上丈夫打工回來,一分一毫也沒有收穫到。

原因是,她丈夫最後兩個月的工錢800元,因老闆的原因,年前工資沒有發。

於是看到家裡這樣,她丈夫於是想到了,帶著余秀華去找老闆要錢。

她丈夫,給她說要錢的方法就是:

告訴余秀華,老闆開的是什麼車?等會老闆出來開車時,就叫余秀華,撞過去,也就是「碰瓷」的那種。

當時,余秀華問丈夫:

「假如老闆真不小心撞上了怎麼辦?」

她丈夫給她丟下一句話:

「你本來就是殘疾人,撞上了那800元就拿得回來了,而且說不定老闆還要給你出藥費........」

哎!

沒有愛的婚姻,註定是痛苦的。

余秀華說,在她丈夫的眼裡,她也就只值800元的價錢,可後來,在與她丈夫離婚時,她給了她丈夫15萬的分手費,來打這個四肢健全男人的臉。

這段婚姻,余秀華感覺不到幸福,她也終於知道,在這個世上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既然不幸福,那就離開吧,至少這樣會活得快樂。

03:女人的幸福,從來都是靠自己

這段婚姻,余秀華並不不喜歡,也不同意。

余秀華曾在節目中說,自己結婚時就想著要離婚,可她的父母一直都不准她離婚,因她四肢不健全,沒法相信她會靠自己活下去。

但是,余秀華懂得,這樣的婚姻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折磨。

如果自己不能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活,那麼痛苦的永遠是自己。

雖然生活還是「搖晃」的,但是她還是選擇了自己的人生。

身為女人,任何時候都要記住,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掌控,當你掌控了自己的婚姻,那麼就掌控了自己的幸福。

一個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依靠別人,而是依靠自己,只有靠自己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末小北 的精彩文章:

人生過半,你要學會適可而止
心中無是非,眼裡多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