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年過五十,晚年想要幸福,請牢記這「三不」

年過五十,晚年想要幸福,請牢記這「三不」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武小五?·?主播?| 應猶

有人說:「時間不一定能造就一位偉人,一定會造就一位老人!」

衰老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規律,也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問題。

每個老人都想「晚年幸福」,但晚年能否幸福,取決於多種因素。

除了身體健康外,與孩子的關係處理得是否妥當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個老人在對兒女方面,很多事情做對了,那自然晚年會幸福。

聰明的老人明白,要想晚年幸福,需要對兒女做到這「三不」。

對兒女一碗水端平

有這樣一個家庭,老兩口都退休了,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夫妻倆靠自己的奮鬥,買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也穩定。

小兒子兩口子沒有一技之長,在本地打工也是做做停停,只能跟老人住一起。

吃喝拉撒的家用理所當然由老兩口包了,連孫子讀幼兒園的費用都是老人出。

前年,看到大兒子又換新房,小兒子夫婦就跟父母說要搬出去,攛掇著老兩口,把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都拿出來,給他們買了房子。

小兒子一家只是挪個窩睡覺而已,其它和以前一樣。

幫小兒子買了房子,他們高興了,老兩口也很開心。

但世事無常,去年老太太查出了癌症,需要大筆的治療費。

兩個老人懵了,囊空如洗,拿什麼治病?雖然有醫保,但遠遠不夠。

因為偏心小兒子,大兒子夫婦對父母早就頗有微詞,所以他們直接表示沒錢。

長期習慣了伸手的小兒子,就更不用指望了,因為他們的心中從來沒有付出這個概念。

老兩口痛心無比,悔不當初,逢人就說兒子們是白眼狼!

這個家庭發生的悲劇,讓我想起英國評論家戴維·弗羅斯特說的一句話:

「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裁判。」

做「裁判」就要公平,對孩子們要一視同仁,特別是對財產的分配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做父母的對孩子有所偏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長期偏愛某一個,忽視另一個,就欠妥當了。

有時候,兒女並非在意那點錢,更在意的是父母的態度:

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要偏袒另一個?

更可悲的是,長期被偏愛的那個,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不懂得感恩,更加任性,缺乏責任心。

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是一種出力不討好的行為,其結果不僅加深孩子之間的隔閡,導致家庭關係不和諧,自己早晚也要償還當年偏心欠下的債。

不允許兒女啃老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

「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縱容孩子啃老,就是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的表現之一。

啃老族是這些年的一個流行詞,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已經成年但是卻不工作,整天待在家裡面依靠著父母養活的人。

在一項關於「啃老族」的調查中,數據顯示,「啃老」比例最高的年齡段是28到38歲的中青年族群。

在月入過萬的受訪者中,依舊有四成表示當過「啃老族」。

還有數據統計,一些城市65%的家庭都存在「啃老」問題。

父母縱容孩子啃老,無異於給孩子喂慢性毒藥,也是給自己的晚年幸福製造麻煩。

近年來,因為啃老引發父母與孩子反目成仇的新聞屢屢見諸媒體。

一男子高中畢業後就沒工作,靠啃老維持生活。

他談了女友,花銷開始變大,而且他還愛賭博,總是輸多贏少,所有的消費都向父親要。

有一天他輸了錢又問父親要,父親給不出來,他就毆打父親。之後父親很生氣,就報了警。

父親對警察說,我們從小就把他當寶養,餓著自己,也不能虧了他,沒想到竟把他養成了一個白眼狼。

北京有一位叫余青的男青年,大學畢業後一直閑在家裡等吃喝,還將一名女網友帶回家長期同居。

面對父母勸說,他稱父母有義務養自己。

無奈之下,被啃老長達7年的父母將兒子訴至海淀法院,並申請強制執行趕獨生子出門。

啃老族都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很大一部分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是父母心太軟,面對孩子的啃老行為一開始不忍拒絕,時間長了就讓孩子覺得理所應當,變得理直氣壯。

他們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

等到父母老得啃不動了,需要子女照顧時,子女已沒有本領和能力了,子女生活會更困難,父母晚年會更凄慘。

香港電台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對兒子說:

「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的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

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

今後無論你坐巴士還是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要想晚年幸福,為人父母一定要果斷拒絕孩子的啃老行為,不能給他留有任何幻想。

須知,你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是讓他獲得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本領,而不是包養他/她的全部人生。

不要把養老指望放在兒女身上

趙朴初先生說過:

「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務,養孩子是義務,靠孩子是錯誤。」

這話雖然扎心,卻很現實,指出了老年幸福的保障問題。

「養兒防老」是中國流傳幾千年的傳統觀念,話雖沒錯,但誰能保證你將孩子撫養成人,孩子就一定會幫你養老送終?

白岩松談養老問題的時候,曾經說道:

「想要養兒防老幾乎不可能,不是兒子不孝順,而是一對小年輕上面四個,上面這四個頂上還剩兩三個呢,請問他養得起嗎?」

白岩松點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

有的父母不指望孩子養老,是父母心疼孩子,不想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相對於養兒防老,靠自己養老才更靠譜,才能活得更自由,更有尊嚴。

我們小區有位趙阿姨,在這方面就很清醒,很明智。

今年五一小長假,兒子一家三口從濟南回來了,臨走前,兒子兒媳提出一個要求:

讓她老兩口把房子賣了,把積蓄交給他們來管理,老兩口去濟南幫忙帶孫子,今後他們負責給父母養老。

趙阿姨很乾脆地拒絕了,因為養老的事她早就謀劃好了。

趙阿姨和老伴早就商量好,他們一輩子都在忙工作,忙家庭,退休後該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了。

趁著身體還好,兩人有退休金,打算到全國各地走一走,享受一下晚年的美好。

趙阿姨很清楚,老人與孩子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教育孩子的方式等,都不盡相同;

如果長時間生活在一起,難保不會產生摩擦,難得婆媳一場,結果卻變成仇人一般,這是誰都不想遇到的事。

趙阿姨告訴兒子兒媳,你們還沒到連孩子也難以養育的地步,就算真忙,可以請個保姆;如果請保姆缺錢,他們願意贊助一部分。

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想犧牲來日無多的清靜生活。

雖然兒子兒媳很孝順,但是他們也不想向他們討生活,看他們的臉色行事。

趙阿姨的做法在外人看來有點無情,其實是給自己留退路、留體面的聰明之舉。

有一次,莫言接受記者採訪說,要想擁有一個快樂舒適的晚年,一定要給自己留個「箱子」,有個「圈子」,找了「樂子」,做個「傻子」。

這裡的「箱子」,指的是錢箱子。

意思是,人到晚年,手中一定要有點積蓄,別想著現在把錢都給子女,以後讓子女養老,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

把老本捏在手裡,起碼對自己是最後一重保障,不是一毛不拔,不是愛財如命,給予兒女幫助,但也要留有餘地。

俗話說:

「有理財就不窮,有計劃就不亂,有準備就不忙。」

老人晚年要想幸福,離不開一個清醒、明事理的頭腦。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是晚年幸福的保證。

聰明的老人,當子女眾多時,懂得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不人為製造矛盾。

聰明的老人,不會縱容孩子啃老,不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和機會,不會因此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聰明的老人,不會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錢都當作投資一樣放在孩子的身上,有了自己的老本、老窩,生活更加自由,不會變得沒有話語權看人臉色。

對老人而言,延續社會生命,重建信心和尊嚴感,永遠是保持幸福的關鍵因素。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衷心祝願每一位老人都健康長壽,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 END -

有書君說

女人的一生從不輕鬆

成為了好女兒、好伴侶、好媽......

而在成就「自己」的路上,卻力不從心。

在感情里總是自卑而被動?

張嘴就是家長里短,總被說沒有學識?

究竟什麼樣的女人最招人喜歡?

冷漠嫌隙如何讓另一半更加欣賞自己?

推薦你全方位提升女性力的好書

做有品女人,成就你的高配人生

全方位提升女性力專欄原價168元

限時0元開啟讀書之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領取「海量英語學習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4歲進中科大,23歲獲博士學位,40歲圈粉無數,他憑什麼這麼牛
所有的改變,都是蓄謀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