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三步改造影響行為習慣的微環境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三步改造影響行為習慣的微環境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傾向是,過分關注結果,只在乎孩子的表現。我們作為「執法者」、「監督者」的角色,經常這樣約束孩子「不管怎樣,你都不能哭鬧呀」「不論如何,你都不能罵人啊」「不管怎樣,你也不能不按時寫作業呀」「不論如何,你也不能就這樣放棄呀」。

孩子在經歷著他們未曾經歷過的環境,各種場景觸發了他們的行為。很多情況下他們「暫時沒有」更好的行為方式應對這些場景,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包括協調好「想要」和「需要」。

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我們承擔起「引導者」「教練」的角色,察覺和發現各種場景下,孩子需要哪種能力,如何引導孩子的需要,如何培養他們應對這些挑戰、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成長起來。

有動力、有能力用恰當的方法滿足自己需求的孩子,才是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孩子。而通過自我否定來壓抑自己需求的孩子,即便能夠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很難成為一個有幸福能力的人。

關注過程,包括預測各種環境、場景,做好預備、迴避、調整,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有好的行為,養成好的習慣。

保持警醒:「不重要」的時刻,最重要

在一些重要的時刻,或者當一件事情的結果很重要,不允許出差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也是預備大師。考試的當天早晨,孩子絕對不會像平時那樣,忘帶文具就出門。對於一個例行的、輪流的上台發言,每個孩子都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準備,盡量避免張口結舌的尷尬。在老師面前,孩子都會盡量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會像在家裡,或者小夥伴們在一起時那樣放縱自己的行為。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時刻,在這些場景下,孩子不會把自己的行為和任何重要的結果聯繫起來。

某天上學忘記帶水杯,孩子不會像一些家長那樣做出災難性的推斷:現在丟三落四,以後學什麼都是漏洞百出,做什麼都會馬馬虎虎,工作之後不招領導待見,怎麼能有發展機會,沒有發展機會,高不成低不就,養活自己都成問題,說不定還得啃老…

孩子不會把每件我們強調過的事都當作頭等大事來對待。起床、穿衣、洗漱、吃飯、收拾東西、上課、作業、練習、運動、才藝、交友等等這些事情,哪個單獨拿出來,都顯得無比重要。但是放在一起,至多有一兩個在某個階段,或者某個時刻,才顯得重要。

如果是生死攸關的事情,每個人都會調度所有的精力和資源把它做好。於是,我們就會有這樣的設想:把一個事情變得重要,孩子就能做到。我們寄希望於把我們關注的這個事情多強調幾次、提醒幾次,孩子就應該能夠做到、做好,否則打罵幾次,只要這件事情在孩子心裡變得重要,他終歸能夠做到。

可是生活中沒有那麼多高光的時刻,這些我們反覆強調的事情放到日常生活中,它只不過是一件又一件事情中的一個而已,在某一個時刻,有很多事情都比它重要。

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時刻,把一件件不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也能做好。

提醒、嘮叨,甚至打罵,明顯不是應對這樣挑戰的有效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做某些事情,但是很難讓孩子做好某些事情。也就是說,這些方法能夠約束孩子不越過底線,但是不能激勵孩子努力做到更好。

把一件件不那麼重要的事情做好,更好的辦法是養成習慣。持續地做好一個特定的事情,養成一個好習慣,不是光靠提高動機來解決的。

適當迴避:孩子無須接受太多挑戰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為了避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最好的辦法是迴避容易誘發這些行為的環境。

每個人都善於迴避給自己身體、情感帶來風險的場景,或者自己討厭的環境。比如,我們很晚回家,會盡量避免走昏暗、偏僻的小路;如果自己在減肥,就不會在沙發、餐桌、床邊隨意擺放自己喜歡的甜品和零食;如果我們討厭某個人,就會盡量減少相處的時間,「最好不見」。

但是我們很少能抗拒一個令人愉悅的環境,更可能逗留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是主動放棄,或者迴避它。一部分原因是,停止做一件快樂的事情,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對環境和誘惑之間關係,有根本性的誤解。

誘惑是那些「想要,但不需要」的事情,它們在任何令人愉悅的環境中都會頻頻出現。然而我們卻往往意識不到,狂妄地認為我們能夠掌控環境,選擇迎接誘惑,而不是走為上。我們總想測試自己對誘惑的抵抗力,在失敗之後又要應付隨之而來的打擊和苦惱。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我們也時常犯這樣的「戲劇性錯誤」。我們總讓孩子面對太多挑戰,總以為我們幾句話就能點醒孩子,去戰勝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

我們從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走過來,那個時候保持專註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我們主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滿足自己的渴求。然而在現在這個信息、工具極大豐富的時代,誘惑無處不在,對專註的挑戰已經上升了一個數量級。當年只有「葫蘆娃」,現在卻是成百上千的高清節目爭奇鬥豔;當年只有街角的遊戲廳算得上充滿誘惑的地方,如今能看各種視頻、玩各種遊戲的手機、PAD,觸手可及…

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抱怨孩子不如自己當年那麼爭氣「我可是做完作業才回」"做不完我寧可不吃飯,根本不用別人管"。而是要如何規劃和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段和環境,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做好該做的事。

簡單枯燥勝過驚心動魄,風平浪靜地做好每件該做的事,才是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成長之路。

做好調整:改變行為習慣,變得更好

很多情況,需要我們必須去面對,也有很多事,必須去做。

有時候很幸運,我們調整自己的行為,就得到了預想中的結果。但這是一個概率性事件,不會經常發生。

更多時候,我們的應對方法不是那麼有效,甚至有相反的效果。比如看到孩子不愛學習、敷衍了事,想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卻採用了打罵、懲罰的方式;我們想改善和家人的互動關係,卻一張口就成了不停地抱怨…

即便沒有效果,很多人也會不加抑制地繼續錯誤的做法,這符合人的情緒衝動的本能,也貼合過去被錯誤歸因的經驗。因為有小概率的情況,儘管我們一次次被困在同一種行為陷阱中,卻依然取得了成功。然而這些錯誤做法並非是我們成功的原因。有的人自我描述小時候被父母打罵過,然後才開始好好學習,考上了個還不賴的學校。實際上如果仔細推敲就會發現,打罵可能會讓他修正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但肯定不是他後來能夠好好學習的直接原因,這麼多年過去,只有被打罵這個事情印象深刻,所以做了這樣的歸因。

變得更好,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有一定的動機水平,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一定的練習,每個人都能改變行為,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之所以我們能做一件事,卻不能堅持做一件事情,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

培養每一個新的習慣,都相當於學習一項新的技能。

技能需要方法和練習。教孩子學習騎車時,我們不會扶著孩子騎兩圈,就認為孩子應該學會了,再騎不好的話「不是太笨,就是沒想學好「。我們會帶孩子做很多練習,讓孩子體驗和學會應對各種不同的路況。

孩子養成新的習慣也是一樣,比如讓孩子按時寫作業,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協調時間,不讓各種事情和意外耽誤寫作業的時間;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提醒方式,讓自己不會忘記或拖延開始和完成的時間;遇到難題的時候如何處理,才能保證按時完成,又能保證效果;情緒狀態不佳的時候,如何應對和調節…

騎車、游泳等這些技能,在有人指導的情況下,更容易做得又快又好。孩子養成好習慣也是一樣,必要的指點,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並且學會如何自律,養成更多好習慣。

總結:養育孩子需要我們更關注過程,掌握「教練式」方法,在孩子沒有那麼高的動機的情況下,也能引導孩子養成一個個好習慣,幫助孩子提高自律能力。

關注大腦幫(Brainlearning),與你共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腦幫 的精彩文章:

晚上安排學習時間和任務的心法,只要記住這兩點就能做到複習完美
懶惰和油膩毀掉一生,早起加60秒高效鍛煉,改變人生的最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