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首創!列車將以350公里時速穿越海底

世界首創!列車將以350公里時速穿越海底


  來源:中國鐵路


  近日,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迎來「第一炮」。世界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鐵海底隧道正式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隧道進口爆破現場

隧道進口爆破現場


汕汕鐵路

汕汕鐵路


  汕(頭)汕(尾)鐵路, 將與建設中的廣汕鐵路相接,將廣州與惠州、汕尾、汕頭等城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同時連接廈深、贛深和廣深等鐵路,將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形成新的高鐵經濟帶,助推粵東地區的振興發展,縮短粵東與珠三角之間的發展距離,推動廣東省經濟均衡、協調發展。

  按照規劃,汕汕鐵路向東還將連接汕頭至漳州鐵路,並與杭溫、杭台鐵路、溫福和福廈客專一起,共同構成東南沿海新的高速鐵路大能力客運通道。


  汕頭灣海底隧道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在汕頭海灣大橋下游媽嶼島與德洲島之間下穿汕頭灣,隧道全長9781米,是汕汕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


汕頭灣海底隧道平面圖

汕頭灣海底隧道平面圖


  高烈度地震區穿越密集斷層破碎帶

  汕頭灣海底隧道在8度地震區穿越17條斷層破碎帶,其中8條為活動斷層,為國內外水下隧道之最。


汕頭灣海底隧道斷層破碎帶分布示意圖

汕頭灣海底隧道斷層破碎帶分布示意圖


  海域高水壓環境


  該隧道大部分位於高水壓風險區域,最大水壓可達0.97兆帕,水在這樣的強壓力下,可形成高達97米的水柱,創國內水下隧道之最。

  施工人員需針對這樣的水下環境,採用合適的技術手段,確保隧道結構安全、防水可靠、運營成本可控。


  海域高等級侵蝕性環境


  汕頭灣海底隧道因長期賦存於高壓海水環境中,隧道結構在承受高水壓滲透作用的同時,要適應強侵蝕環境,兩者的共同作用導致海底隧道環境更為惡劣。


  工程地質條件複雜

  以盾構段為例,要從淤泥質極軟地層進入弱風化花崗岩極硬地層,施工人員形象的將這段隧道的開挖過程比喻為先切豆腐後磨生鐵,軟硬夾生」。


汕頭灣海底隧道工程地質示意圖

汕頭灣海底隧道工程地質示意圖


  海域段困難重重,陸域段也不輕鬆。外徑14.5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北岸灘頭地段同樣面臨嚴苛挑戰:連續複雜地質環境地層,陸續近距離下穿或毗鄰穿越瀋海高速、中泰立交橋、高壓電塔等沿線建築設施。


  施工工法多樣


  由於隧道建設環境嚴苛、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風險高,同時受到工期制約,該隧道在不同段落共採用了6種工法進行施工,工法複雜多樣、工序銜接多變。


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工法示意圖

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工法示意圖


  汕頭灣海底隧道在國內外水下隧道、鐵路隧道、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領域,實現了多方面突破。其在地質構造複雜性、海水壓力等級、設計及施工難度、運營標準及風險控制等方面均給建設者帶來了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螢火蟲真像你想的那麼浪漫嗎?扒一扒螢火蟲的黑歷史
繞著蟲洞旋轉的黑洞可能會發出奇異的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