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是什麼?

e是什麼?


  來源:原理  


  e是什麼?


  e有很多種「身份」。它是英語字母表中的第5個字母,第二個母音。它來自希臘字母ε,是英語和許多歐洲語言中最常用的字母之一。

  e同樣跨越了多個學科,串起了科學的歷程。它讓我們認識到鸚鵡螺美麗的螺殼曲線,勾勒出行星運行的軌道,了解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及其周圍的場,將物質的本質揭示出來。


  自然常數 



  數學家看到e,最先想到的或許是2.7182818284590……這串數字。自然常數e是我們最熟悉的無理數之一,它是自然對數的底數,是(1 + 1/n)n的極限,是數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之一。有關e的科學故事用幾本書都也講不完。

  17世紀,數學家約翰·納皮爾發明了對數,在納皮爾的著作的附錄中,這個常數第一次以一種毫不起眼的方式出現在了一系列數字中。直到1683年,雅各布·伯努利在研究連續複利時,他第一次嘗試計算出了e的近似值。真正的突破來自18世紀中葉。e有時也被稱為歐拉數,因為著名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將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聯繫在了一起,讓人們對e有了更透徹的認識。歐拉恆等式eiπ + 1 = 0將人們最熟悉的幾個數字結合在了同一個等式里,彷彿展現了數學的極致之美。


  除了數學之美,e還總與自然之美聯繫在一起。利用e可以構造出優美的等角螺線,這個圖形被隱藏在自然的各個角落,鸚鵡螺的螺殼、向日葵的種子、銀河系的旋臂……或許也難怪人們把e稱為「自然」常數。


  偏心率 



  如果告訴你,圓和橢圓屬於「同一類」圖形,你或許不會驚訝,但如果繼續說,這類形狀里還包括了雙曲線和拋物線,你或許會覺得,它們的形狀看起來也太不一樣了。事實上,這些圖形確實屬於一類曲線,它們都可以通過一個正圓錐面和一個平面相切而得,被稱為圓錐曲線。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數學家已經開始研究圓錐曲線,而定義圓錐曲線最關鍵的參數也是e,這裡的e代表偏心率。或許可以這麼理解,偏心率衡量了一種圓錐曲線的形狀偏離正圓形有多「遠」。


  數學中的偏心率而後被應用在多個學科中。比如,天體物理學中的軌道偏心率是天體運行的一個關鍵參數。早在1609年,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發表開普勒第一定律,提出太陽系的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太陽在其中一個焦點上。軌道偏心率對行星上的氣候變化、四季更迭等都會產生影響。


  電子 



  我們很早就觀察到了「電」,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時常看見閃電,古希臘時期人們發現了摩擦起電的現象。「Electric」這個詞就來自古希臘語的「?λεκτρον」(琥珀),因為琥珀在摩擦之後能夠吸引微小的物體。

  但直到19世紀之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才真正從本質上重新認識了「電」。在粒子物理學家的眼中,e就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亞原子粒子——電子。電子是標準模型中的第一代輕子,它是一種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湯姆孫發現陰極射線是由一種以前未知的帶負電的粒子構成,這種物質要比原子小得多,荷質比也很大,這種粒子後來就被稱為電子。20世紀初,歐內斯特·盧瑟福認為電子是圍繞在原子核周圍的電子云,隨後尼爾斯·玻爾提出了一種原子結構模型,利用量子化的概念研究原子內電子的運動。


  電子被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的最初幾秒就已經登場,並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它們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微小的粒子帶著宇宙最初的信息,引領著現代科技的進步。


  元電荷 


  e還可以代表一個物理常量,它(有時也表示為qe)等同於一個質子攜帶的電量,被稱為元電荷。


  20世紀初,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和哈維·弗萊徹利用油滴實驗最早測定出了元電荷的電荷量大小。簡單來說,他們在電容器的兩個平行的金屬表面引入一滴帶電的微小油滴,隨後在施加感應電場的情況下,讓液滴懸浮並處於平衡狀態,也就是讓電場力和重力平衡。利用已知電場可以確定油滴的電荷。在多次試驗中,電荷都是1.592×10?19 C的整數倍,因此密立根認為,這個基數值就是元電荷。元電荷的數值後經過不斷校準,根據2019年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最新的元電荷精確數值是1.602176634×10?19 C。


  電場 



  在物理學中,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物理量。19世紀,邁克爾·法拉第最早揭開了電磁的秘密。他用線表示電荷在空間中的受到的(電場)力,畫出了這種力的空間分布,電場圖就這樣誕生了。


  隨後,詹姆斯·麥克斯韋的數學表達又讓人們又意識到,場不僅僅是一種描述工具,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於時空之中,像一雙無形的「手」,與周圍的物體發生著作用。電場(還有磁場)是四大基本力之一的電磁力的表現形式,電場可以通過電荷或磁場變化產生,高斯定理將電荷的分布與電場的產生聯繫在一起,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則可以描述電場和磁場的變化關係。


  能量 



  在物理學中,E還可以衡量物體做功的能力,它代表的就是能量。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衡量移動的物體可以用動能,儲存在場中的能量是勢能,燃燒的物體可以釋放化學能……


  17到18世紀,在經典物理學體系中,許多著名科學家都已經認識到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對能量認識的一個重要突破來自19世紀。19世紀中葉起,詹姆斯·焦耳先開始研究電流的熱效應,這為揭示各類能量的等價性和能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隨後,焦耳利用更精密的焦耳裝置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表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等於通過摩擦而獲得的內能的增加,並提出熱功當量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建立起了一種對能量的關鍵認識——機械能與熱能可以相互轉化,而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變成另一種形式,它遵循能量守恆定律。


  進入20世紀後,對能量的認識的另一次飛躍來自愛因斯坦。1905年,愛因斯坦在提出物體的等價能量可以由質量和光速(~3×108 m/s)計算得出,這揭示出了質量與能量的本質,它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E = mc2。


  楊氏模量 



  《生活大爆炸》中出現過這樣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片段,霍華德想用工程學問題難住總是看不上工程學的謝耳朵,他問耳朵:「如何量化材料的強度?」耳朵輕鬆回答:「楊氏模量。」蘭呆讓霍華德的問題再難一些,但霍華德說「這已經是個很難的問題了」。



  雖然這是在調侃工程學,但在工程師的眼中,E確實是一種衡量材料彈性的參數,也就是楊氏模量。


  楊氏模量以博學家托馬斯·楊命名,他在1807年首次正式描述並定義了楊氏模量的概念(雖然他並非第一位運用這一概念的科學家)。楊氏模量是材料的一種屬性,它將彈性材料所受的應力和應變聯繫在一起。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在一定的限度內,材料在受到拉力時會伸長,這種拉伸的力度與長度的變化關係就由楊氏模量控制。雖然說它是工程學裡最難的問題可能言過其實了,但說它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應該不為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大腦新生神經元:加速你遺忘的「催化劑」
日環食「主演」6月天象大戲 錯過要再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