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今日立秋:願你金秋無恙,百病皆休

今日立秋:願你金秋無恙,百病皆休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有書田心?· 主播?| 依米

立秋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三候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三伏天還未過去,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此後,夏季的炎熱雖未完全消退,但天氣開始慢慢轉涼。

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意味著秋季來臨,也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

莊子有言:

「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秋天的收穫,兌現了春天的承諾。

秋天色彩繽紛,是成熟的象徵。

秋天收穫喜悅,更是萬物盈滿的時候。

四季輪迴,每個季節都會帶給我們感動與欣喜,仿若每個年齡段都會贈與我們睿智與成長。

和熱烈的夏揮手道別,迎來靜美的秋。

在這個意興闌珊的節氣,願我們穩重成熟、坦蕩曠達。

褪去夏天的浮躁與濃烈,在瑰麗且詩意的秋色中感受生活明朗、生命成熟。

在落葉知秋中,收斂心神適時而生

宋代劉翰亦有詩云: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至,秋高氣爽,月明風清。

也是從這一天起,風漸漸寒涼,梧桐葉子開始慢慢凋落。

我國宋代,立秋這天,宮廷里要鄭重地舉行一個儀式。

有人把栽在大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喊奏:「秋來了!」

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因此,便有了「一葉知秋」的成語典故。

樹木從抽芽到落葉,總是需要時間的淬鍊。所有生命,也都在自然的洗禮中適時而生、順時而為。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代表著秋天的天氣漸漸寒涼,也象徵著萬物隨氣候的變化。

初候涼風至。

立秋過後,偏南風逐漸減少,開始刮偏北風。徐徐北風為人們趕走燠熱難耐,也給人們帶來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降。

這個時候,白天日照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

清晨,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

三候寒蟬鳴。

這時候太陽光漸漸不那麼強烈,漸漸由陽轉陰,蟬開始感覺到陰氣上升,因而鳴叫得更加響亮、凄切。

自然萬物都在順應時令的變遷,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順應時境的變化而生存。

就像程頤在《秋日偶成》中寫道: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也都有值得欣賞的美好。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精彩亦有暗淡,有熱氣騰騰的幾年,也有相對平淡的幾年。

萬物輪迴,無一例外,我們能做的就是順應外界變化,好好活在每一年、每種光景里。

古人說:「秋天宜收不宜散。」

收斂心神、心氣平和,才是順應節氣的變化。

在乾燥的秋季,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為主,這也是「燥則潤之」的原則。

立秋時節,涼風微至,清爽宜人。

最適合保持心境悠閑、保證睡覺充分,放下疲倦、養足精神。

學會適時而生,將自己融入夏秋交際的自然爽朗里,以平靜的心情去欣賞萬物,心安才能不懼。

在濃郁秋韻中,體味生命的成熟穩重

「立秋時節清涼始,葵花向陽盛開時。玉米穗齊欲授粉,地上百草已結籽。」

經過春天的耕耘,夏季的歷練,到了秋季,萬物都向著成熟和飽滿衝刺。

立秋過後,荷花也隨風而動,孕育了整個夏季的蓮蓬也開始慢慢成熟。

林清玄在文章中寫道對於蓮花生長的感慨:

我陪著一位種蓮的人在他的蓮田梭巡,看他走在佔地一甲的蓮田邊;

娓娓向我訴說一朵蓮要如何下種,如何灌溉,如何長大,如何採收,如何避過風災;

等待明年的收成時,覺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許是我們永遠難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蓮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學問。

每一個節氣,每一個節點,是歲月幫助我們記錄生命的印記。

就像是人生,我們嘗遍了酸甜苦辣,經歷歲月雕琢,方成為現在的模樣。

林語堂在《秋天的況味》中寫過:

「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

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

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

秋天的美是無聲的,不像冬天那般咄咄逼人、不像夏天那樣喧囂聲張,而是安靜地成長與成熟。

人到中年的我們也是如此,褪去幼稚和魯莽,變得成熟與穩重。

回首過往,我們經歷了年少輕狂、青春迷茫,剛好在中年的時光里,有著浮華過後的沉穩。

我們也終於懂得不再任性,不再留戀虛榮,而是褪去稚嫩和彷徨,變得穩重而堅定。

有人說,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顯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從青春到穩重,從懵懂到睿智。

曾經鮮衣怒馬,如今成熟大方,這便是人生沉澱的魅力。

成熟是人生的一種姿態,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人生的路才能行穩致遠。

在萬物璀璨時,期盼人到中年的收穫

民間諺語有言: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

古代,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

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穀,以慶祝。

古時候,人們也將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稱為「長夏」。

進入秋天,春夏耕種的作物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立秋過後,農作物也進入一年中最重要的生長發育階段。

立秋,預示著古代人們對於好收成的期盼與感恩。

如今,立秋作為一年中收穫最多的時刻,也承載了人到中年的我們,對於生活的渴盼。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事業、家人、生活都需要去權衡、去拼搏。

或許,中年的壓力無從訴說,但是相信,堅持過後,我們會感謝強大的自己。

又或許,生活總是充斥著不如意,但那些阻力,也給予我們奮力前行的動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秋也」。

秋天,象徵著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收穫。

從春的萌發,到夏的繁盛,再到秋的成熟,我們終於等到萬物豐盈的美好季節。

中年,是壓力最大的人生階段,但也是一生中最有成就的時刻。

曾國藩曾說過: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人到中年,縱然身處壓力,碩果累累就是最好的回饋。

我們也應該在熱鬧喧囂過後,給歲月注入一抹撫慰。

中年,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經過人生和歲月雕琢,用堅強的信念,做有價值的事,用熱愛生活的心,走好今後的每一步。

認真把握每寸光陰,用心讓往後每個日子都璀璨繽紛,才能不荒廢這彌足珍貴的一生。

鄧肯曾說過:

「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

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

秋季用它的穩重與詩意,帶給人以清爽和舒適。

也好像在告訴我們:人生蒼茫,前路漫漫,我們不要喧囂與吵鬧,也不用羨慕任何人。

我們應該學會與自己相處,不攀比、不辯解,心胸坦蕩、做好自己,自然會吸引到欣賞我們的人。

任時光流轉,回歸生活本心、覓得歲月清歡,才不枉此生。

過好當下、不念過往、不懼未來,才能更好地前行。

朱夏盡,暗迎秋。立秋,是夏天的收尾,也是秋天的開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一邊失去、一邊成熟。

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的每時每刻,用心書寫自己的人生,然後等待成熟之後的綻放。

適時而生、努力成熟,或許就是立秋給予我們的人生意義。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領取「海量英語學習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原來這就叫「蘑菇效應」
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