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釋道:順境時不盛氣凌人,是修養

儒釋道:順境時不盛氣凌人,是修養

常聽佛學,增長智慧

(183)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是三節草,不知哪節好」。

命運,好的時候壞的時候都要經歷,就像三節草一樣不知道哪一節好。

人的一生,就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不可能會一直風和日麗,也有狂風暴雨,凶吉禍福常伴左右,有順境自然也會有逆境,並且兩者往往交替出現,相伴而行。

過好這一生的法則就是,順境時善待別人,逆境時善待自己。

順境時不炫耀,是智慧

人在順境的時候,想著去善待別人。有時候,不張狂、不招搖、不炫耀,就是一種善待。

不炫耀,不是說高興不能分享,而是不能為了自己高興,而讓別人不痛快。

《菜根譚》中說:「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有些人得意忘形,在自認為取得一些成就後,就急切地尋找一切的時機,來炫耀自己不一樣的身份和地位,從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殊不知,「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

一個人越炫耀什麼,說明內心缺少什麼。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也是謙卑、低調的人。春風得意之時,不要留下張狂自傲的得意忘形之態。

順境時不盛氣凌人,是修養

諸葛亮說:「勿以身貴而賤人。」

曾國藩也講:「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凌我」。

其實一個人修養的高低,往往不是看他對待上司、權貴、朋友的態度,而是看他是否能夠始終如一地待人謙遜,是否尊重「比他地位低」的人。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是不會盛氣凌人的,因為他不需要通過「踩低」他人來墊高自己。

穆彰阿對曾國藩有提攜之恩,所以曾國藩對穆彰阿一直持弟子禮,並稱他為恩師。

穆彰阿外出歸京,曾國藩會上府問安。穆彰阿過生日,曾國藩會精心寫作壽聯作為祝壽禮物。

後來曾國藩扶搖直上,穆彰阿因事被貶,二人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國藩仍對穆彰阿恭恭敬敬,時常去府上探望。穆彰阿去世後,曾國藩還帶著兒子去拜訪穆彰阿的後人。

正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官場之上多數人是拜高踩低,曾國藩不從俗流,一直恭敬待人,很快就為自己贏得了「重情義,擅為人」的好名聲。

《朱子治家格言》:「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見到貧窮無勢的人就做出驕縱傲慢的樣子,沒有比這更卑賤的了。

對人恭敬其實是莊嚴自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逆境時尊重自己,是底線

老話說:「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人頂天立地,千萬不可把自己小看了。自尊自重,是人之為人的底氣,也是對自己最基本的善待。

人際交往有三種態度:俯視、仰視和平視。

俯視者狂,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藐小了對方;仰望者弱,誠惶誠恐頂禮膜拜,藐小了自己;平視者和,不卑不亢,既尊重了對方,也尊重了自己。

只有尊重自己的人,在面對強於己者時,才能不卑不亢,從容自若。

孔子稱讚子路:「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所謂縕袍,是用亂麻織成的衣服,自然難與狐皮大衣比闊。而自我尊重的人,甘於清貧自樂,站在衣狐貉者前,無有自卑,他們心底清白坦蕩,無憂無怖。

《法言·君子》中有講:「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人一定要自愛,而後才能被他人所愛;人一定要自尊,而後才能被他人尊敬。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敬的人,又怎麼會有餘量來尊敬別人?

逆境時自我完善,是勇氣

人生所經歷的挫折,決定了一個人能達到的高度。遇到困難時,恰恰也是最好的增值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汲取經驗,收穫成長。

有人問禪師:「鯉魚在沒有躍過龍門的時候做什麼?」

禪師回答:「在深潭寒水中修身養性。」

又問:「躍過龍門後又怎樣?」

禪師回答:「躍過龍門後,騰飛天上,魚類難以追及。」

又問:「那又怎樣?」

禪師回答:「龍行雲布雨,滋潤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沉潛時要耐得住寂寞,成就後要福澤天下。做魚做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麼環境做什麼事。」

人生沒有永遠的逆境,只有面對逆境感到絕望的人。逆境可以是打垮一個人的根源,也可以是成就一個人的契機。

在逆境中突破自我的核心,就是自己要有自我完善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化逆境為動力,而不是在艱難中頹廢和沮喪。

自古能成大事的人,莫不是在風雨中勇敢地前行,在艱難困苦中仍能泰然處之。不管環境怎樣惡劣,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並為之不懈奮鬥!

如泰戈爾所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突破逆境,必見光明。

【一日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說易 的精彩文章:

八字:歲運斷語
簡答:化神過旺,以泄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