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婆婆心裡,你是「自己人」嗎?觀察以下細節,一眼能分辨清楚

在婆婆心裡,你是「自己人」嗎?觀察以下細節,一眼能分辨清楚

文|秘籍君

「我為這個家,辛辛苦苦十幾年,什麼不是我去周全?到最後還不照樣被當成外人!」

「我媽哪裡把你當外人了?」

「你媽哪裡沒把我當外人!」

大早上就能聽到如此「精彩」的對話,我也只有用扶額嘆氣來對待了。

鄰居家兩口子鬧不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十幾年的夫妻,按理說,有什麼矛盾也都說開了,奈何婆媳矛盾是千年傳統,橫穿於每一個上有老的家庭。平日還能維護表面的和平,一旦牽涉到兩代人之間的利益,婆家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尤其在女方長年累月伺候公婆的前提下,一旦受了委屈,就很容易產生自己被排擠的情緒,認為十幾年的辛苦換不來被當成「自己人」對待。若此時無人出手緩和氣氛,就可能導致一個家庭的破碎。

然而,婆婆是真的不曾把兒媳當自己人嗎?不如今天就系統的來說一下,注意細節觀察,一眼能分辨清楚,別再誤會了。

婆媳關係複雜的淵源

很多網友只會一味抱怨婆媳難處,一方埋怨現在的兒媳難伺候,一方責怪婆婆事兒多故意為難自己。雙方爭執不休,卻無人從根源發現問題。連源頭都找不對,又何來的解決問題呢?一家人只能稀里糊塗地過下去。

因此,我們先來了解下,數千年來,為何獨婆媳關係更加複雜?不外乎以下原因。

傳統文化的影響

「多年媳婦熬成婆」是我們都聽說過的一句話,這種思想在發展落後的地區尤為明顯。

婆媳文化本身是依靠父權而存在的,如果說父為子綱的話,那婆婆也為兒媳成長的倫理綱常模板。只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父權社會崩塌,子女已經小範圍實現自由,而兒媳卻未能擺脫掉這種思想帶來的束縛,只因文明之風未能吹到家裡。

說白了,部分婆婆對兒媳的所作所為,無非是延續了老一輩對自己的要求。

因為自己曾經不被公平對待過,所以必然要在年齡到了以後,享受這種輩分帶來的特權,卻沒想到時代已經變化了,年輕人早已不是「湧泉相報」的想法,這就導致婆媳都覺得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平等。

三代同堂,矛盾漸深

對我來說,沒有比「距離產生美」更實在的道理了。俗話說,遠香近臭,我鄰居家就是如此,大部分的矛盾都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兩代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兒媳與婆婆自然存在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尤其在家裡有孩子的情況下,爭吵不休是必然的。

以前三代同堂是天倫之樂,可現在不同了,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只會讓原本和平的三代人互相暴露缺點,彼此看不慣。久而久之,家庭矛盾就會更深。而一個家之中,婆家都屬於男方直系家屬,作為唯一的外姓人,兒媳就成了被排斥的對象,對外表現便是婆媳矛盾。

如何從細節判定婆媳關係

這裡要說明的是,儘管婆媳關係很麻煩,但這並不代表難相處。很多兒媳的委屈其實是杞人憂天,想知道對方是否把自己當家人,只需觀察以下細節。

兒媳做家務的時候,婆婆是否會伸手

這裡要強調一點,婆婆不是媽,想讓婆婆把自己當女兒對待的兒媳還是不要想太多了。事實上,只要兒媳做家務的時候,婆婆願意主動伸手幫忙,那就是對兒媳好的證明。

前文中提到過,在我們婆婆做兒媳的時候,別說指望老一輩伸手了,做的不好還要挨批是常事。如今她們能放下芥蒂,主動伸手幫兒媳,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從不插手小夫妻之間的矛盾

除了會伸手外,心疼兒媳的婆婆還知道縮回手。但凡智慧的老一輩,大多能夠體諒女人在家庭中的付出和不容易,所以,當你家婆婆從不支援兒子的時候,就說明在她心裡兒媳一樣重要,正是把你當自己人的表現。

從不對外人抱怨兒媳的缺點

我鄰居家就是如此,在我看來,她家婆婆做的已經很不錯了,起碼聊天的時候永遠都在誇兒媳的優點,一句不好沒有。奈何鄰家兒媳要求高,非讓婆婆把自己當女兒看待,這就太強人所難了。

這裡要提醒大家一句,作為兒媳要體諒老人家的辛苦,不能要求太高,多聽聽當年婆婆做兒媳時的經歷,大家就明白她們受過多少委屈。一家人互相理解才是上上大吉。

【話題討論:你曾被婆婆哪種行為感動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秘籍 的精彩文章:

「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養娃通用法則,早了解早受益
都說現在男多女少,為什麼大學裡卻「陰盛陽衰」?原因讓人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