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你太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

你太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

文 | 李可以啊 ·?主播?| 佳音

十點讀書原創

《壇經》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六組慧能途經法性寺,看到兩個小和尚在經幡下面爭論不休。

其中一個和尚大聲說道:「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這明明就是風中的經幡在動,沒什麼好爭辯的。」

但另一個和尚卻反駁說:「如果風不動,經幡又怎麼會飄動,所以應該是風在動。」

兩人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快,兩個小和尚身邊圍繞了一群人,就「究竟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慧能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走上前去,對人們說:

「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經幡在動,而是大家的心在動啊。」

到底是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六祖慧能的這番話,卻讓我有所感悟。

生活中,我們經常身不由己,有時候言不由衷,似乎總有煩惱圍繞著我們。

但有時候過得好與壞,彷彿都在一念之間,一心之間。

佛說:「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煩惱由心生,凡境皆心造,一切由心生,一切隨心動。

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你計較什麼,什麼就會困擾你。

人心之煩,煩在計較

亞里士多德曾說:

「沒有誰能折磨一個人,除了他自己。」

人生中很大一部分煩惱,都來源於心中的計較。

越計較得失,你就越痛苦,越計較真相,你就活得越迷茫。

很多人都聽過那句「難得糊塗」,卻從未真正明白過,糊塗的奧義。

從前有個貧苦的漁夫,偶然間,從一個大蚌中獲得了一顆碩大而通透的珍珠。

然而,他並沒有想像中開心。

因為他發現,在那顆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黑斑點。

「只要把這個小斑點去掉,那它肯定能成為世間最美的珍珠。」

但他嘗試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洗掉珍珠上的斑點。最後,他猶豫再三開始打磨珍珠的表面,隨著珍珠表層被破壞,斑點肉眼可見地淡了一點。

於是,他開始無休止地打磨珍珠。

想必結果你也猜到了,最後斑點消失了,但同時珍珠也不復存在了。

當漁夫只注意到珍珠身上的斑點時,就忽略掉珍珠本身的光芒。

很多人覺得漁夫蠢,殊不知,我們在很多時候也成了那個「眼裡只有斑點」的漁夫。

不知道你有沒有相似的體驗:當你只著眼於生活中的煩惱時,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背叛你。

但其實,只要你往其他地方看一看,就能發現很多美好的事物,初生的朝陽,路邊冒著熱氣的早餐攤,迎風歌唱的小鳥,欣欣向榮的花朵……

當你開始發現美好,世界的美好都會與你環環相扣。

《紅樓夢》里,精明如斯的王熙鳳,計較錢財、權利、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俗話說得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計較得到的,費力爭取的,可能本就不屬於你。

大江東去,綠水東流,緣來則來,無法抗拒;緣去即去,難以挽留。

所以,只有萬物順隨,才會順心,萬事如法,才會如願。

人生之苦,苦在執著

柏拉圖說:

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人生之苦,苦在執著,很多時候,無謂的堅持,除了把人撞得頭破血流,別無它用。

要明白:當一條路即將走到盡頭,你得學會轉彎。

1845年,一個連續遭受生活暴擊的年輕人,帶著一把斧子,獨自走到了瓦爾登湖畔,開始了隱居生活。

在這之前,他諸事不順。

事業上,他嘗試過很多職業來糊口:小學校長、調查員、做鉛筆的工人、園丁、手工業者,甚至還做過暴風雪和暴風雨的監測員。

但他始終無法獲得公職,甚至領不到微薄的薪水。

雖然供職於一家大雜誌社,勤奮地寫作,但始終不被賞識,換來的只有無盡的痛苦。

愛情上,他和哥哥竟然同樣愛上了一個女人,為了維持親情,他決定等待,但最終愛情也是無疾而終。

後來,他哥哥因病去世,愛人也杳無音信,生活的連續暴擊讓他踹不過氣,一場大病之後,他走向了瓦爾登湖畔。

他在那裡建了一個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起初,夜幕降臨,巨大的孤寂感將他深深籠罩,他急切地渴望尋找一位鄰居。

但當他試圖沉下心來,融入環境,聆聽風的嘆息,樹的呢喃之後,他恍然大悟:人和自然之間,也存在一種深深的羈絆,而這種羈絆足以讓我們以之為鄰。

於是他放下了找鄰居的渴望,詩意地棲身於湖畔,也逐漸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以前無法獲得編輯賞識的痛苦,反倒讓他獲得了動力;

雖然無法獲得所謂的公職,但也因此有時間和大自然獨處;

至於失去的愛情,再怎麼懷念,也必須「相忘於江湖」了。

幾十年後他的這本生活遊記《瓦爾登湖》,震驚了世界文壇。

佛說:「不受第二隻箭。」

生活中沒人能萬事勝意,苦難和得不到才是常態。

但決定人生高度的,往往不是你得到了什麼,而是你放下了什麼。

一味執著於得不到的東西,往往會讓你沉溺於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只有學會放下,才能得到解脫。

《周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只有看淡榮辱,生命才會不再慌張;只有看淡得失,生活才能自在從容。

選擇放下,不是為了原諒別人,只是為了放過自己。

人生之難,難在放下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寺廟詢問禪師:

「我心中有無盡的痛苦,因為放不下一些人和一些事。」

禪師聽後,點頭一笑說道:「我覺得沒用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年輕人急忙解釋:「可我真是難以放下。」

禪師聽完,沒用說話,只是輕輕走到年輕人身邊,拿起了一個茶杯,放在年輕人手裡。

他讓年輕人拿著茶杯,自己轉身拿了一壺水。

然後對著茶杯不停地倒水,直到水溢了出來,年輕人被燙到急忙鬆開了拿著杯子的手。

禪師說道:「你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有句歌詞寫得很好:

可能我撞了南牆才會回頭吧,可能我見了黃河才會死心吧。

世事難料,人心複雜,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人,不是你想要,就能留住的。

後半生,看淡人走茶涼,享受世事無常。

人生一世,總有難以解開的心結,與其苦苦執拗,不如瀟洒放下,是你的東西,不用爭,不用搶,命里註定你會得到。

不是你的,即便你費盡心思,苦心鑽營,也會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與其抓住,不如放下。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得不到,也見不到的人,朝思暮想,輾轉反側,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你聲嘶力竭地爭取,用眼淚和不舍,終究還是留不住一個已經變心的人。

人生這場旅途,太漫長了,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你走到最後,但你也要相信:

所有的失去,都是上天安排,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該走的留不住,該來的擋不住。

與其糾纏,不如體面離開。

知乎上有個提問:「與人交往最好的態度是什麼?」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做好自己,親疏隨緣。」

正如梁實秋在《送行》里寫道:「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

共勉。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作者-

李可以啊,漢語言文學不合格畢業生,陪你做夢,陪你吹牛。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

-主播-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電視台新聞主播,嚴謹的工作日常,暗藏一顆文藝心,相信總有一種聲音溫暖你,微信號:zhubojiayin199。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一夜蒸發350億,背後真相曝光:賺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關盼盼:為自己而活,是女人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