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商丘早產兒「死而復生」的背後,醫院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商丘早產兒「死而復生」的背後,醫院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商丘嬰兒死而復生的事件傳滿網路,當事人和醫院各執一詞,到底誰對誰錯?到底誰在說假話?

也許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第一感覺就是醫院的事!錯就是錯了,為什麼非要努力地去推卸責任?這是一條生命,而你們是醫生,醫生不就是救治病人嗎?哪個手術不是病人同意的?不同意不簽字壓根就不治療的好吧!這到好,出了任何事都給你一句:你同意的,就完事了?

有網友說,不管當時情況如何,胎兒娩出後有微弱心跳,作為醫生就應該儘力救治。做出放棄是草率的,是對生命的十分的不尊重!醫院避重就輕,胎兒生命微弱和胎兒已死亡是兩回事,雖然胎兒很小,但是也是珍貴生命。

我們先不做評論,先捋一捋整個事件。看看商丘早產兒「死而復生」的背後,醫院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個孩子是2019年9月出生,寶媽已經不正常出血一日有餘,醫生也告知嬰兒會存在腦癱等問題,於是家屬簽字拒絕搶救。事情卻轉折了,就在這個父親準備去埋孩子,走出醫院門口,發現袋子里的嬰兒動了,哭了,孩子仍有心跳。於是抱回去,醫生救了,也救過來了,但是孩子腦癱。父親聽到自己的嬰兒哭了,估計任何一個爸爸都受不了。

通常流程是這樣的,刨之前,肯定是和家屬交代好了的。刨的時候,新生兒科是在場的,小孩出來產科,麻醉科和新生兒科肯定是參與搶救的了的。搶救一段時間,小孩要是恢復得不好,就會問產婦送不送新生兒科。腰麻,產婦大腦是完全清醒的。產婦決定後,就去和家屬溝通,簽字。然後把小孩交給家屬,家屬自處理。

流程上醫院是沒問題的,交代病情,組織搶救,迅速手術。主要的問題很可能是當時醫生與家屬溝通的問題。應該是一個新手,話語間有漏洞。無論什麼原因孩子是活的就應該告知家屬是活的,不能說已經死亡。

據知情人爆料,從去年到今年,醫院養孩子快一歲。是醫院最後通知他,醫院實在養不了,把孩子抱走。這個父親也許覺得自己實在承受不住,也許覺得這就是醫院的錯,就找媒體曝光了事情。

在醫生的主觀上已經判定孩子不可能存活,所以在沒分娩之前,已經簽訂放棄治療通知書。可是家屬原因兩點,第一相信醫生的專業能力,第二害怕影響對產婦的救治。所以本質上不存在家屬放棄治療的說法,而是醫生給出的選擇或者說判定。

可是結果呢,孩子出生,醫生是知道孩子是存活的,說明醫生在最初就給家屬一個錯誤的判定。可是醫生髮現自己判定錯誤後,而是選擇將錯就錯,首先按照醫生的邏輯,凡是醫生覺得救不活就該放棄,請問醫生有什麼權利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其次醫生在發現還存活的情況下,就應該第一時間告訴家屬,你沒權利決定救與不救。所以問題就集中在這裡,這也是大家義憤填膺的地方。雙方要實話實說,不要隱瞞,用真誠相待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我覺得關鍵在於孩子出生時,醫院有沒有告知家屬孩子還活著?如果醫院已經明確告知家屬孩子活著,那麼救與不救完全是家屬的選擇,醫院已經盡責了。如果沒有明確告知家屬孩子還活著,那麼家屬誤認為孩子已經死亡導致沒及時救治,醫院能沒有責任嗎?

我們都希望嬰兒能順利救活,健健康康成長。但我覺得事件的重點不是嬰兒救助情況,而應該是家屬做出決定前,醫院有沒有把情況充分披露給家屬,這會直接導致家屬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當然,同情弱者是我們的本能,但也不能被這個蒙蔽雙眼,而傷害別人。也希望調查機構儘快整理梳理整件事情始末,也希望某些媒體能有自己的良知,而不是為了博關注而斷章取義。不了解情況,不予置評。

孩子父親的心情,我們普通人都能理解,尤其是做過父親的。在這裡,不想過多的評論醫院和這個父親,公道自在人心,但願孩子能健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一個班51個孩子二胎33個 二胎寶寶迎來人生第一課
寶寶學走路最怕啥,一是傳統老三樣教走路,二是摔倒後腦勺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