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溫病大家吳鞠通:秋季涼燥感冒,咳嗽、咽干、頭痛,可用這個良方

溫病大家吳鞠通:秋季涼燥感冒,咳嗽、咽干、頭痛,可用這個良方

度過炎炎夏日,迎來秋高氣爽,很多人卻有著這樣不愉快的經歷:立秋之後到小雪之前這段時節,夜晚漸涼,稍不留意便寒意襲身,這時節天氣處於熱到寒的過渡,屬於大家俗稱的「換季感冒高發期」,特別容易感受夜間涼氣,在天高氣爽的秋日卻要遭受鼻塞、咽干之苦,這種情況往往可以用到這個經典良方——「杏蘇散」。

杏蘇散出自清代溫病大家吳鞠通之手,是一個輕宣涼燥、理肺化痰的經典良方。那麼,杏蘇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藥配伍組成的呢?據《溫病條辨》記載,全方由蘇葉、半夏、茯苓、前胡、杏仁、苦桔梗、枳殼、橘皮、甘草、大棗等中藥組成,後人為了更好的記憶,還整理了一首歌訣: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為何秋季的「換季感冒」要用杏蘇散呢?這主要與這段時間的時令有關。秋屬金,氣屬燥,入秋則燥氣漸行漸甚,氣候乾燥且逐漸秋涼,一有不慎,便會感而得之,形成外感涼燥的病證,常見癥狀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白、脈弦。

外感涼燥為何會有這些表現呢?主要病機大致是這樣的:邪從外而來,先犯皮毛,衛表陽氣受邪氣阻遏,便會出現惡寒無汗,頭微痛等表證;肺主皮毛,皮毛受邪,肺受其累,則肺失宣降,則發咳嗽。

咳吐稀痰主要是由於肺受涼燥,津液輸布失常,再加上陽氣被阻,津液聚集而成痰飲;肺開竅於鼻,感受涼燥之邪,肺氣不得宣發,就會鼻塞;而咽干則是燥邪耗傷肺津的表現。

那麼,涼燥該如何調治呢?《黃帝內經》指出:「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黃帝內經》的治療原則是經得起檢驗的,時隔幾千年以後,清代名醫吳鞠通如是說:「若傷燥涼之咳,治以苦溫,佐以甘辛,正為合拍。」

杏蘇散這個良方配伍比較嚴謹,方中蘇葉味甘、辛,性溫,《雷公炮製藥性解》說「不敢用麻黃者,以此代之」,可見蘇葉具有良好的解表作用,而且沒有發汗過猛傷人正氣的風險,可以使涼燥的邪氣從表而散;杏仁苦溫而潤,降利肺氣,宣肺止咳,二者共為君葯。

前胡苦辛,微寒,清肺化痰,降逆止嗽,可助蘇葉輕宣發表,又能助杏仁降氣以化痰;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協調恢復肺氣宣發肅降的功能,可助杏仁、蘇葉理肺化痰,共為臣葯。

半夏、陳皮燥濕化痰、理氣;茯苓健脾滲濕;生薑、大棗調和營衛,功助解表,滋脾潤燥,是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祛痰止咳,更合桔梗宣肺利咽,是為佐使葯。

杏蘇散的臨床意義在於解表與化痰,肺氣調暢,則諸證自愈。涼燥是一個兼有寒邪與燥邪共同特徵的病證,在治療中,切不可將一味強調《黃帝內經》所說的「燥者潤之」,那便是犯了「死讀書,讀死書」的毛病,「死於句下」,切不可外感涼燥證投用滋陰養陰之葯,或是將涼燥誤作溫燥治療,而用甘潤之葯,否則,可生它變!

知名老中醫蒲輔周先生曾說:「涼燥既是涼氣,需當小小的傷寒醫治,若誤用潤葯,越吃越燥。」蒲老之誡言,我輩實當牢記!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無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肝臟不好,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這3個細節別忽視
作為「補氣之要葯」的黃芪,這3種人不可使用,以免健康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