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揭示中國東部第三紀海侵跡象

研究揭示中國東部第三紀海侵跡象

中國東部白堊紀晚期至第三紀早期,發育了大量內陸含鹽油氣盆地,如勝利油田、中原油田、江蘇油田和江漢油田等。自1979年在勝利油田發現海生枝管藻與龍介蟲化石,中國東部是否發生過海侵成為石油學界爭論的重點,海侵所在的層位往往富集蒸發岩與主力烴源岩,因此這一問題造成持續多年的學術爭論。

古生物學者持海侵觀點的證據為有孔蟲、鈣質超微化石、溝鞭藻等海相化石,有專家認為,渤海灣盆地勝利油田有些溝鞭藻化石為海相來源,並且這些化石同時出現在新疆西部的海侵沉積中,兩者雖遠隔千里卻可以對比。然而有地球化學分析發現,這些鈣質超微化石殼的鍶同位素成分明顯高於同期海水,表明這些生物生活在與海水成分明顯不同的內陸鹽湖環境。由於海水入侵的事件可以在短時期產生,在地質記錄中很難保存,因此雙方的觀點都有一定的證據。

石鹽沉積在地質歷史中可以記錄極為短暫的地質事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孟凡巍,與南京大學教授倪培、烏克蘭科學院博士Galamay等合作,對江蘇金壇鹽礦的鑽孔進行研究,通過分析金壇盆地始新世石鹽流體包裹體成分,在金壇盆地鹽礦下部發現其石鹽流體包裹體中的滷水成分類似於同時期海水,而在鹽礦上部其滷水成分逐漸轉化為內陸鹽湖成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海洋和石油地質學》(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上。

這一發現支持了中國東部存在海侵的觀點,但是海水入侵後因內陸環境的影響,形成「海源陸相」的沉積環境,滷水成分發生較大轉變。同時,研究也解決石油界長期以來的爭論,為中國東部油氣田白堊紀晚期至第三紀早期烴源岩的正確評價提供理論基礎。

研究工作得到中國自然科學基金中以合作項目、中科院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從0到1」原始創新項目的支持。

江蘇金壇鹽礦中的石鹽流體包裹體

江蘇金壇鹽礦石鹽流體包裹體的滷水成分與同時期海水成分的對比

來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慧眼衛星直接測量到宇宙迄今最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