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紀念九一八:上馬殺敵,下馬學道!一手拿香,一手拿槍!談談奮勇抗戰的救國道長!

紀念九一八:上馬殺敵,下馬學道!一手拿香,一手拿槍!談談奮勇抗戰的救國道長!

有這麼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亂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道士歸隱深山」,作為中國唯一的本土教,道教自創立以來,一直就是全世界極為罕見的突出強調愛國的宗教!

道家文化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根基與本源,作為偉大的中華文化復興中的華夏子孫,絕不能無視這一基本事實!

愛國、護民、敬祖、禮神,這是道教信仰的四大基礎,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愛國。

早在創立之初,道教就提出了「助國」、「保國」主張。如《太平經》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訣第六十五》謂修道者當「助國得天心」;《太平經》卷九十一《拘校三古文法第百三十二》則說:「天乃與德君獨厚,故為其製作,可以自安而保國者也。」這裡的「助國」、「保國」表示以某種方式來幫助國家治理,或者保護國家安全。其前提就是愛國,因為只有具備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才能產生愛國行動。

在早期道教中,愛國主義不僅表現為「助國」、「保國」,而且表現為「佐國扶命」。

《老君音誦誡經》說:「老君曰:吾漢安元年,以道授陵,立為系天師之位,佐國扶命。」其中所謂「道」即正一盟威之道,作者指出正一盟威之道是以太上老君傳授給張陵為肇始的。而「佐」即輔佐,「佐國」就是輔佐國家治理,「扶命」即扶持國家命脈的延續。既然要輔佐國家治理與扶持國家命脈延續,其行為也就蘊含著愛國情感,沒有愛國情感,不可能有「佐國扶命」的實際行動。

自漢末張道陵天師以來,道教中類似於「助國」、「保國」、「佐國」的言辭還有很多,如《洞玄靈寶二十四生圖經》所講的「安國育民」;《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所講的「興國愛民,普濟群生」;《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所講的「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一所講的「佐天行化,助國救民」;《高上玉皇本行經髓》所講的「精心恭奉,家國安寧」等等,都以特有方式表達道教對賴以生存的國土的熱愛。在這些典籍中,愛國與愛民幾乎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說明道教的愛國一直具有人民性。

還有相當一批典籍的名稱出現「護國」二字,如《太上護國祈雨消災經》、《碧霞元君護國庇民普濟保生真經》、《太上大聖朗靈上將護國妙經》、《正一法文經護國醮海品》、《護國嘉濟江東王靈簽》等,「護國」即意味著以實際行動保衛國家安全。與軍隊國防有所不同,道教「護國」一方面表現為精神力量的發揮,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危難之際以實際行動為國分憂。正如「助國」、「保國」、「佐國」是以愛國為思想前提一樣,「護國」也蘊含著深厚的愛國情感。

特別要指出的是,有關「助國」、「保國」、「佐國」、「護國」的典籍分別產生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從漢魏到元明都有,並且在清代以來獲得重新解釋和傳承,充分說明道教的愛國思想是綿延不絕的……

請問:你見過自古以來,人類歷史上有如此堅持突出強調愛國的宗教嗎?

作為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一個宗教,道教,雖然常年在山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在國家有難之際,他們依然會選擇放下拂塵,拿起刀槍捍衛國土。

只因在國家大義面前,如果不能同同胞與水火之中,就算有再高的修行,也僅僅是小義,絕算不得大義。

抗戰時期的道教普遍形成了這麼一種理念,上馬即戰鬥,下馬即祈福,以此來完成對自己的修行。此時的他們已經形成了以民族大業為先,以天下百姓為念的思想,今天是九一八紀念日,分享一些抗日戰爭時期,以天下蒼生為念,出山救世的一些道長的事迹,讀來更為親切,也更令人欽佩!

傳奇抗日道士:李圓通

抗日戰爭時期,全民族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行動起來,保家衛國,和尚道士雖然是出家之人,也全力支持抗戰。有一位道長協助八路軍抗戰,曾經救過狼牙山五壯士,道觀被毀後雲遊四海行醫,治病救人。

這位首長名叫李圓通,又名李圓忠,原名李葯夫,光緒四年(1878年)生,河北省滿城縣魏庄村人。據云其生於武師家中,昆仲七人,圓通為季。

李圓通早年從戎,後因國勢混亂,厭倦軍閥混戰,遂隱遁玄門,入易縣狼牙山棋盤坨道觀,潛心研究針灸之術。自此,李葯夫一邊潛心修鍊,一邊募化修廟,他全力主持狼牙山道場,香火旺盛,遐邇聞名。

1910年前後,李葯夫在朝山拜神時,與綏遠白雲觀(一作張家口三官廟)王永清道長結緣,拜其為師,賜道名「圓忠」,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十九代弟子。回山後,整修狼牙山廟堂,接納眾多的道教弟子。

國難之際,毅然投入抗日戰爭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山上的道士們在李圓通道長帶領下,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保土衛國的正義鬥爭中,成為玄門弟子在燕趙大地直接參与民族解放鬥爭的典範。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寇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重兵圍剿,想要消滅八路軍的指揮機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李圓通道長帶領山上的道士們,積極支持八路軍保家衛國的正義鬥爭。

年輕的道士參加了八路軍,李圓通道長等人則為八路軍傳遞情報、保護傷員、儲藏被服糧食。1941年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進行了連續的「掃蕩」,實行兇殘的「三光」政策。

9月23日日軍分三路向易縣進軍,3500名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八路軍軍民共2000多人,形勢十分嚴峻。為了拖住日偽軍,狼牙山五壯士在棋盤陀跳崖,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

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李圓通道長及時發現,將他們送到八路軍醫院搶救過來。1943年秋季反「掃蕩」中,狼牙山道教付出了慘重代價,山上的道觀被日軍燒毀,道觀里的八路軍傷員和道士們都被殺害。李圓通道長因下山送情報,幸免於難。李圓通道長含淚掩埋了戰士、道友的屍體。

戰爭結束後,這位身在玄門卻效力民族解放的愛國抗日道長從此離開了狼牙山,四海雲遊。他醫術精湛,在雲遊過程中懸壺濟世,所到之處,時常為老百姓免費看病,人們均以「李爺」相稱,以示尊敬。

1952年,李圓通雲遊來到渾源。北嶽恆山的幽清使他流連忘返,遂定居於恆山。他先在城內觀音殿、南宮,後到白龍王堂住廟。

直到1956年,此時他雖近耄耋之年,但其武功造詣更加精鍊,醫術也近爐火純青,他到渾源後,積極為患病者精心治療,找他針灸的人更是絡繹不絕。1957年,李圓通出席在北京召開的道教協會,受到了朱德委員長的接見。年底,李圓通雲遊去了陝西終南山樓觀台,其後情況不詳。

抗日救國閭山道士:田信良

田信良1875年生於山東蓬萊,人稱田道士,在聖清宮出家人道,禮監院王子仁為師,是為龍門派二十五代傳人。

由於他才智出眾,得師賞識,為他單獨講道,道學精進,1921年即便擔任了聖清宮知客,後又擔任龍潭宮和聖清宮監院。他身材魁梧,精通武藝,才智出眾,道行高潔,辦事幹練。平日里待人和氣,尤為同情窮苦百姓,在當地百姓中頗有影響。在他的倡導下,王子仁於1926年開設粥棚,接濟貧困農民百姓達5年之久。

田信良雖身為道士,但不居塵外,仍關心國家興衰之業。1927年前後,田信良曾先後在民風古樸北鎮城的南街及金家衚衕暫住,以行醫舍葯、收徒練武廣結善緣,月余回廟一次,料理廟務。1929年擔任北鎮縣宗教聯合會副會長。

「九·一八」事變後,田信良面對亡國滅種的危難時刻,毅然放下手上的拂塵,投身與抗戰當中。與王子仁在閭山老爺嶺、千家寨、龍潭宮一帶組織起農民武裝,積極準備抗日。當時第十二路抗日義勇軍的司令部就設閭山龍潭宮廟內,田信良帶領隊伍阻擊日寇,破壞交通,截擊給養,打擊親日漢奸等。

他聯繫閭山各大寺廟,為義勇軍提供糧食、被服等物資。在他的精心安排籌划下,十二路軍給養充足,人強馬壯。

令人惋惜的是,1932年9月初,他去北平東北民眾救國會聯絡與籌集物資時,被日本密探得知,遭到日軍守備隊逮捕,在他的道袍大領里搜出文件和義勇軍證件。日軍將對他嚴刑拷打一個多月,年已半百的田信良始終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最後英勇就義。

順吉道長:黎遇航

黎遇航(1916-2002年), 道名順吉,江蘇省金壇縣西崗鄉西城村人。他出生7個月喪母,5歲祖母過世。父親為生活所迫,入茅山元符宮西齋道院拜正一派耿雲清為師。

日軍侵華戰爭爆發,曾擔任抗日根據地糧食保管員、情報聯絡工作等。當年,其父慘遭進犯茅山的日軍殺害。

抗日戰爭勝利後,黎遇航回到茅山元符萬寧宮西齋道院,任元符萬寧宮住持。新中國成立後擔任日常教學,兩千年駕鶴西去。

震陽子道長:曹信義

曹信義道長,道號震陽子,原籍河北省肅寧縣大蘿村人,生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為家庭窮困,曹信義十六歲便棄學離家到了吉林省輝南縣跟人家學習經商以謀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寇大舉侵華,占我國土,掠我財富,辱我婦女,殺我同胞。年過弱冠的曹信義,人雖瘦弱,但性格剛強,極富愛國情操。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他義憤填膺,不顧個人生死,參加了北方民間抗日救國行動。在抗戰期間積極組織群眾運動,在前線時慈眉善目的他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殺敵無數,赫赫有名。

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之後,曹信義道長又目睹了國民黨政府之腐敗及悍然發動起內戰,更堅定了他出世之心。他嚴守戒律,追求自身精神升玄。曹信義道長在「文革」時期被陷於冤假錯案之中,平反之後的曹信義道長於公元1983年離開了吉林省輝南縣龍潭宮,來到中國道教協會駐地——北京市白雲觀常駐清修。

天雲古觀眾道士

天雲古觀位於冀東唐山北部的「龍祖山」上,舊志載其山「山腰有白石如帶,望之隱如雲氣飄橫」幾歷戰亂兵焚,近代又因軍閥混戰,廟已斷壁殘垣,道士流落他鄉。

1926年劉宗理任住持,獲准在山頂建「天雲觀」,並率領道眾,自力更生,種地植樹,燒磚灰瓦,歷經六年天雲觀峻成。

1933年日寇侵佔冀東,道士在全民族統一抗戰政策感召下,投入到抗日救國鬥爭中去,經過12年的烽火歷程,犧牲三名道士,救護四縱11名危重傷員痊癒,救回負傷的豐灤遷縣委書記楊文漢,掩護過冀熱遼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政委李楚離、和閻達開、蘇林彥等抗日人員 36次」,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貢獻。

抗戰時期,武當道教的眾道長們

在抗日戰爭時期,武當道教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投身到救亡圖存的偉大行列中來。他們對國家競行忠孝,傾其所有,支持抗戰。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槍,毅然戰鬥在抗日的最前線,實踐著上馬殺賊、下馬學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佔湖北老河口的日寇組織特別挺進入斬隊,偷襲設在武當山周府庵的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武當道教信徒和群眾奮起抗擊,徹底粉碎了敵人的圖謀。

道教在產生之初,就提出了「助國」、「保國」主張。《太平經》謂修道者當「助國得天心」;該書還說「天乃與德君獨厚,故為其製作,可以自安而保國者也。」這裡的「助國」、「保國」表示以某種方式來幫助國家治理,或者保護國家安全。其前提就是愛國,因為只有具備愛國主義思想情感才能產生愛國行動。

《老君音誦誡經》說:「老君曰:吾漢安元年,以道授陵,立為系天師之位,佐國扶命。」這裡所說的「佐」即輔佐,就是輔佐國家治理。「扶命」即扶持國家命脈的延續。既然要輔佐國家治理與扶持國家命脈延續,其行為也就蘊含著愛國情感,沒有愛國情感,不可能有「佐國扶命」的實際行動。此後,道教中類似於「助國」、「保國」、「佐國」的言辭還有很多,《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中講「興國愛民,普濟群生」;《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中講「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高上玉皇本行經髓》所講的「精心恭奉,家國安寧」等,都以特有的方式表達道教對賴以生存的國土的熱愛。《老子想爾注》里有個說法,叫做道用之時,天下「競行忠孝」。意思是講,大道流行的時候,普天之下的人們都能夠奉行孝心、盡忠報國。從這個說法中,可以看出道教對祖國傾注的熱愛,體現了以道用世的理念,字裡行間放射出強烈地愛國主義精神。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積貧積弱的中國經過艱苦卓絕鬥爭,贏得了偉大的勝利。

武當道教和全國各階層群眾一起節衣縮食,毀家紓難,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撐著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直至將日寇趕出了中國。

國家與民族的命運,也是道教和道教徒自己的命運。在抗戰期間,許多武當道教徒同廣大民眾同呼吸、共命運,他們上馬殺敵,下馬學道。一手拿香,一手拿槍。與全國人民一起參與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為民族獨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少道士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

參軍入伍報效國家? ?

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抱守土抗戰的決心。武當道士也紛紛脫下道袍,穿上戎裝,參軍入伍報效國家。

武當山南岩宮道長劉教明,河北人,生卒年月不祥。令當地居民印象深刻的是:此人是個大高個,而他的師傅也姓劉,卻是個矮個子;有時劉教明下山辦事,會披一件呢子軍大衣。他說自己原是東北軍的營長,後離開部隊來武當山出家。1938年底,劉教明帶領十幾個道士下山,到均縣城募兵處報名參軍。劉教明等道士的集體參軍行動,曾在武當山上下、均縣城鄉引起很大轟動。

郭高一(1924----1996年),俗家名郭玉傑,河南商丘人。少年時因為仰慕武當武術傳人宋唯一、李景林之神技,而入武當學道。盧溝橋事變後,他毅然報名入伍抗日。後因部隊被打散,郭高一流落到遼寧省北鎮閭山道觀出家,隱身繼續學習武術,得到了武當三豐自然派傳人楊明真道長的真傳。

「文化大革命」期間,郭高一還俗回到老家河南商丘。1981年在河南省泌陽縣白雲山重入道門。1983年,郭高一回到武當山紫霄宮當道士,並在武當道士中傳授武當功夫,任武當道協武術總教練。他武藝高強,與朱誠德並稱為武當武術的兩面旗子。1996年,郭高一羽化於湖北九宮山。

龐高成(1917----2004年),湖北省均縣習家店人。由於他全家信仰道教,3歲時便被家人送到武當山瓊台中觀出家,皈依武當全真派。抗日戰爭期間,龐高成報名入伍當兵,在湖北宜城、河南淅川等地同日寇作戰。日本投降後,他複員回到均縣家鄉,繼續在武當山中觀修道。

龐高成是武當山本地人,家族中世代信仰武當道教。他除了抗日時期離開過武當山,其餘80多年始終誠心修道,為人十分低調。龐高成是1—4屆武當山道教協會副會長。2004年1月5日,龐高成在武當山瓊台羽化,享年88歲。

武當道士除自願當兵抗日外,也有因地方政府強拉壯丁,而被迫當兵的情況。新華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的《丹江口市志》第482頁,記載了均縣仁和鄉鄉長的一個手令:「手令:二十九年(1940)五月二十日於本公所。據:該保應役壯丁溫天福,聞征潛逃,籍圖迴避,復勾串工兵營士兵,借作護符辱罵保長,當即轉報兵團,茲奉兵團部令,飭即將該天福家產先為查封等因。本所自應遵照辦理,茲派顏辦,仰即將該天福家產照數查封具報!不得循情於咎!切切!右令二十六保長姚守祿。附封紙一張。鄉長:李楚樵;軍事股主任:譚林定。」

解放後,溫天福的家人是這樣解釋被抓壯丁原委的:鄉保長為完成壯丁任務,要求已出過壯丁的溫家再出一丁。

溫天福聞訊躲避,鄉保長編造謊言,說溫天福勾結士兵。當時,躲兵還怕躲不及,哪敢主動去勾結。真實情況是,溫天福跟隨師傅修道多年,會些符咒。他借畫符念咒的名義罵過鄉保長。鄉保長懷恨在心,所以強拉我家的壯丁。

溫天福這樣的居家道士會被強拉壯丁,就連在廟道士也是會被強拉壯丁的。1943年,中央軍校第八分校主任(實際負責人)徐燕謀中將,在武當山紫霄宮一帶巡視。群眾和道士向其反映地方上存在著強拉壯丁、得財賣放、抓野丁替壯丁等問題,徐燕謀大為震怒。他將多名鄉保長叫到跟前,嚴加斥責,並把保長XXX痛打一頓,勒令他們將被抓壯丁中的道士全部放回。當徐燕謀奉調離開時,武當山的群眾和道士為感其恩,立了一塊碑:「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分校主任徐公燕謀蒞均三載,揎澤旁流,即武當各宮、庵、觀道眾及編戶,莫不沾露德化,口碑載道。值公車返陸軍軍事研究院之際,謹勒石紀念,以志不忘。」

2

流血犧牲殞命沙場

在戰場上與日寇槍對槍、刀對刀,捨命拼殺的武當道士有很多,他們流血犧牲,殞命沙場,許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

趙元亮(1909----1987),甘肅省河西人。抗戰時期,他因為擅長刀術,會武功,先後在騎兵團、特務營當兵。與日寇多次交戰,奮勇殺敵,屢立戰功。後在張自忠率領的第33集團軍軍部特務營偵察連任排長。1940年5月,日軍集結30萬大軍進攻我棗陽、宜昌,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

15日,張自忠率領包括趙元亮在內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宜城縣南瓜店。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鬥異常慘烈的不利情況下,張自忠誓死不退,與剩下的十幾名衛士奮勇抵抗。16日下午4時,張自忠英勇犧牲。他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軍銜最高的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陣營50餘國戰死沙場最高將領。趙元亮也在此次戰鬥中被敵人槍彈擊中左臂,送往後方醫院治療。傷愈後,趙元亮身已半殘。

1941年,他皈依武當全真龍門派。在武當山修道行醫數十年,1987年在武當山羽化,享年78歲。

竇來庚(1900----1942),字峰山,山東省臨朐縣人。從小拜武當太乙門派掌門人高鳳嶺為師,是武當太乙門派嫡傳弟子。1923年4月,赴上海參加了全國武術運動會,獲大會最優等獎。1935年承辦「志成國術研究社」。

「七七」事變後,竇來庚與學員一起被編為第3集團軍軍部警衛武士大隊,任上校大隊長。1938年,竇來庚任山東省保安第17旅少將旅長,後委任為山東第十區行政督察專員。1942年7月19日,在與日偽軍激戰中負傷。竇來庚誓死不當俘虜,遂開槍自盡。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感其忠烈,追晉他為陸軍中將。1988年2月2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追認竇來庚為「革命烈士」。

李本純,湖北長陽人。武當道士,武當武術龍門派第十五代大師,在武當山修道習武多年,教授弟子古合雲等多人。

抗戰爆發後,攜弟子到部隊教授武術。民國二十六年(1937)冬,日軍空襲部隊駐地,李本純在轟炸中失蹤。弟子古合雲曾多方尋找,終無下落。

3

軍營里傳授殺敵術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6月6日有篇文章的題目是《擊碎日軍速亡中國迷夢》,副標題是「淞滬抗戰時日軍軟肋:怕肉搏,因中國軍人多練武術」。在武器裝備和兵員戰鬥素質等方面遠遜於日軍的抗戰時期,武術確實是中國軍隊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

國軍第51師在武當山駐紮多年,51師和其他部隊官兵里就有人習練過武當武術。抗戰爆發後,51師參加了淞滬抗戰,給予日寇沉重打擊,因而一戰成名。淞滬會戰後,51師和58師被合編為第74軍。第74軍是抗日戰爭中我軍正面戰場上最能打仗的部隊,號稱「抗日鐵軍」。

武當道觀里現在仍流傳著一首歌謠,這首歌謠是在廟道士教授部隊太極拳時誦唱的:

太極真傳出武當,

功夫全在辨柔剛。

倘若悟得真妙訣,

強國強民亦自強。

劉理山,生卒年月不詳,山東人。曾任西北軍馮玉祥部少將旅長,1929年蔣馮大戰後,他毅然棄官入道,在武當山麓朝陽洞三清殿任主持。他設茶水施於過往行人,將募化所得修建道房十餘間。因劉理山精通醫術,常走鄉串戶為人治病,所以當地人稱他是「扁鵲再世」。抗戰時期,他受聘給中央軍校第八分校的學員講授戰術、地形測繪等課程。1944年,劉理山離開武當山,不知所蹤。

李昊天和王維慎師徒。李昊天是八旗子弟的後代,屬清皇室族裔,在清朝宮廷中學得武當松溪派內丹功法。

清朝覆滅後,到武當山出家隱修了很多年。王維慎,原名王傑,字鴻弟。1914年生於四川南充一個醫藥世家,取名王傑,字鴻弟。7歲時便隨其表兄,南充精武體校校長林濟群習武,後又拜李良鵠為師,學習武當松溪派武技。18歲時出席高手雲集的四川省武術擂台賽,力戰群雄,一舉奪冠,名震全川。成名後他又到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拜李昊天為師。抗戰爆發,王傑投考中央軍官學校,改名王維慎。在軍中,王維慎被聘他為武術教官。那時士兵都持大刀,王維慎則以一支竹棍代刀教練。與士兵對練時,他用力抖動手腕,竹棍就可將士兵的大刀擊飛。在「8?13」淞瀘抗戰時任偵察排長,1940年初隨軍駐於江西浮梁抗擊日寇。駐防期間,王維慎將師傅李昊天也請到軍營教授士兵武術。抗戰勝利後,李昊天將珍藏的一部武當松溪派秘籍《閑談野議》贈給了王維慎,自己回武當山繼續修道。

程定遠,生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徽人。他自幼身體瘦弱多病,遂跟當鏢師的二哥學功夫。16歲那年,拜武當道士汪蘭齋為師,習練內家功夫。不久又投到武當淮河派大師蕭尚義名下為徒。武當淮河派武功以八卦為功法理論基礎,基本功很講究樁、步。其拳譜與其他太極拳歌訣多有相近之處,有禦侮自衛的實戰效果。日軍佔領南京後,程定遠告別師傅蕭尚義,離開武當山。他輾轉南方數省,先後在江西寧都、贛南等地駐軍中傳授武功,「拳劍雪恥」、「青囊濟世」為宗旨,傳武、醫民。抗戰勝利後,程定遠在南昌開設診所,專治跌打損傷。

劉定國(1902----2002),湖北武漢人。1927年拜武當道士王至道為師,習練世代單傳秘技----武當純陽拳。1935年受聘於武漢軍事委員會特別軍訓處國術大隊任教官。抗戰後在湖南長沙、湖北宜昌、四川萬縣等地民間和軍中傳授純陽拳。1941年,參加了重慶德勝和川東師範舉行的國術大賽。1942年,在重慶玄妙觀得師傅所傳的《純陽秘籍》一書。解放後,劉定國回到武漢。2002年11月23日,武漢觀居仙逝,享年百歲。

轉發分享 ?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道教記」北京藥王廟服務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大道 的精彩文章:

農曆八月初三,「一家之主」灶王爺聖誕!禮誦《灶君誥》,闔家保平安!
從善惜福,感恩知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