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十歲受誘於餅乾,二十歲受誘於情人,三十歲受誘於快樂,四十歲受誘於野心,五十歲受誘於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會只追求睿智?

要記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並不是由於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自以為知。

我以回憶往事滋養自己,在我體內尋找養料。我已養成反觀自己的習慣,對苦難的感受和記憶已經不再強烈。我從自身的經驗中發現: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一個人只要自己善於追求幸福,別人是無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慘。

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寧靜,既不懷戀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逆境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但是它要求我們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付出的代價與獲得的益處往往並不對等。

況且,早在我們掌握這些姍姍來遲的經驗之前,利用經驗的時機已經錯過了。

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老年則是運用智慧的時期。

我離開了人群和世間的浮華,褪下了所有的華服;不再佩劍,不再戴錶,不再穿白色筒襪,不再用鍍金首飾和花哨髮型粉飾自己——一頂基礎款的簡單假髮和一套質地不錯的呢絨外衣就足夠了。

不僅如此,比這一切更妙的是,我從心底里連根剷除了貪婪和覬覦之心——正是這種貪婪給我已經放棄的事物一一明碼標價。

讓我一次說清楚我的觀點和原則,希望我在接下來的生命中始終保持我在深思熟慮之後認為自己應該有的樣子。

人很難控制住自己,不去相信自己極度渴望的事物;同時,誰也不會否認,對來生的承認或否認決定了大多數人對希望或恐懼的理解。

在經歷了多年的煩躁不安之後,我終於振作起精神,開始專註於本心。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為抗拒命運付出了多少精力和代價。

我決意好好關注那些在我看來重要且值得評價的事物,在將過去的行為準則與自身的處境相比時。

我發現自己對他人荒謬無稽的評判和短短一生中的諸多小事賦予了過分重要的意義。

在能夠從不幸中意識到苦盡甘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的人面前,任何最強烈的苦痛都會失去殺傷力;

堅信苦盡甘來,這就是我在之前的靜默思考中得出的最重大的成果。

我們不可能知道絕對的幸福或絕對的痛苦是什麼樣的,他在人生中全都混雜在一起了;我們在其中領略不到純粹的感覺,不能在同一種情況下感受兩種不同的時刻。正如我們的身體變化一樣,我們心靈的情感也在繼續不斷地變化。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誰遭受的痛苦最少,誰就是幸福的人;誰感受的快樂最少,誰就是最可憐的人。痛苦總是多於快樂,這是我們大家共有的差別。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人的幸福只能消極的看待,衡量的標準是:痛苦少的人就應當算是幸福的人了。

一切痛苦的感覺都是同擺脫痛苦的願望分不開的,一切快樂的觀念都是同享受快樂的願望分不開的;因此,一切願望都意味著缺乏快樂,而一感到缺乏快樂,就會感到痛苦,所以,我們的痛苦正產生於我們的願望與能力的不相稱。一個有感覺的人在他的能力擴大了他的願望的時候,就將成為一個絕對痛苦的人了。

人的聰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裡呢?正確說來,它不在於減少我們的慾望,因為,如果我們的慾望少於我們的能力,則我們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閑著不能運用,我們就不能完全享受我們的存在;它也不在於擴大我們的能力,因為,如果我們的慾望也同樣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話,那我們只會更加痛苦;因此,問題在於減少那些超過我們能力的慾望,在於使能力和意志兩者之間得到充分的平衡。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運用的時候,心靈才能保持寧靜,人的生活才能納入條理。

除了體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都是隨著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備以外,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想像的。

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態,他的能力和慾望的差別就愈小,因此,他達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只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為輕微,因為,痛苦的成因不在於缺乏什麼東西,而在於對那些東西感到需要。真實的世界是有限的,想像的世界則沒有止境;我們既不能擴大一個世界,就必須限制另一個世界;因為,正是由於它們之間的唯一的差別,才產生了使我們感到極為痛苦的種種痛苦。

活的最厚重的人不是擁有最長的歲月,而是擁有最豐富的經歷。

生活,這就是我教給他的本事。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可能既不是文官,也不是軍人或牧師,但他將是一個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都能很快學會。命運無法讓他改變地位,他將始終處在他的位置上。

我們真正研究的對象是人及其環境。在我看來,我們中間誰最能經得起生活中的安樂與憂患,誰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見,真正的教育更多地在於實行而非口訓。當我們開始生活時,我們就開始接受教育了。

經驗告訴我們,嬌生慣養的孩子更有可能遭遇不幸。只要我們不使他們做超過其能力的事情,讓他們使用體力跟憐惜他們的體力比起來,前者的危險更小一些。

因此,要訓練他們經得起終有一天必須面對的磨難,要鍛煉他們的體格,使他們能夠承受嚴酷的氣溫、氣候與環境,能夠忍受飢餓、乾渴與疲勞。

周國平老師會在視頻號里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大家快去關注催更啦~

註:如果您無法關注,不要著急,

因為視頻號現階段還在內測,之後會逐步放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最浪費生命的五件事
杜威:什麼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