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飯局上向領導敬酒,姿勢不對喝了白費,不懂「四先四後」腸子悔青

飯局上向領導敬酒,姿勢不對喝了白費,不懂「四先四後」腸子悔青

現在很多地方實行「史上最嚴」禁酒令,對於廣大小職員來說,這是福音。飯局酒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規矩」之間也。如果不懂飯局敬酒「潛規則」,參加應酬就是「自討苦吃」。

林子剛入職,工作積極主動,眼裡有活兒。公司李總接待重要客戶王董一行,部門經理大周為了培養鍛煉林子,帶林子參加飯局。李總作為主陪,豪爽地帶了三杯酒,還沒等副主陪敬酒,林子心想我要表現積極點,立即站起來,端起酒杯說:我是業務部新人林子,敬各位領導一杯酒,請多關照。

滿桌人都愣住了,大周滿臉通紅,認為領導都笑話他帶的兵不懂事,趕緊拉林子坐下,小聲說:現在還混不到你說話呢?還是李總情商高,趕緊打哈哈:這位小兄弟,看見王董這位大美女,激動地亂了方寸,還是王董有魅力啊。大家哈哈一笑,化解了尷尬。

飯局之後,李總對大周說,林子試用期結束就讓他走人吧。大周惋惜地告誡林子,積極主動是好事,但也要分場合,為這點事被辭退不值得。林子明白後,腸子都悔青了。

儘管我們都鄙視酒文化,但又不能擺脫。剛畢業那年,我也是一位青瓜蛋子。第一次參加飯局,也不懂敬酒規則。部門李主管帶我參加飯局,接待上級驗收組的張主管。酒桌上,我就認識李主管,我先端著酒杯敬李主管。

李主管對我擺擺手,扭頭對張主管說:年輕人不懂事,也不懂規矩,轉過頭批評我,怎麼能先敬我呢?你應該先敬張主管呀。

張主管對我說:你應該先敬李主管啊,縣官不如現管,他是你的頂頭上司,你先敬他。

弄得我左右不是,乾脆倒滿一杯白酒:兩位領導,我初來乍到,不懂規矩,我先干為敬。說完,我一口乾掉一杯白酒。當晚就去洗胃去了。後來懂了「四先四後」的敬酒規矩,就能應付自如了。

為什麼說敬酒要講順序?千萬別瞎喝酒,情商高手都懂「四先四後」,如果姿勢不對,喝了也白費,可能還被人敲打,腸子悔青也沒用。

【一】先讓領導發言,後擇機依次敬酒。

一般的敬酒規則是:主陪敬酒三杯,副主陪再敬酒,主賓回敬一杯,稱之為開場規矩,然後才進入互相敬酒階段。互相敬酒階段,一般也是職位高者先「發言」(發起敬酒)。比如,本單位職位最高的人先「發言」,敬來賓,敬客人。你要根據自己的職級定位,選擇合適的敬酒時機,不要搶在職位高者敬酒前「發言」。

【二】先高後低,先上後下。

先敬職位高的,再敬職位低的。先敬上級來客,再敬下級陪客。尤其是,上級來人,不論職位高低,都應該高看一眼,禮多人不怪。自己單位內部人不會責怪。內部人員敬酒,要堅持「職位高低」的順序,嚴格延伸職場規則。當然,遇到兩位平級領導,最好是先敬非分管領導,再敬頂頭上司,這是傳統禮儀,頂頭上司不會責怪你。

【三】先外後內,先客後主。

如果酒局是接待來賓,先敬客人一方,再敬主人一方;先敬外面的來賓,再敬內部人員;先敬甲方金主,再敬乙方人士;先敬客戶「大爺」,再敬自己人。當然了,面對「外人」時,很多單位都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內部人互相不敬酒,集中「火力」,一致對外,讓客人「喝好」,要遵守本單位規矩。

【四】先長後幼,先女後男。

如果大家職位都差不多,很難分清楚誰高誰低,就要按照傳統禮儀來應對。先敬年長者,再敬年輕者。先敬女士,再敬男士。先敬外賓,再敬內賓。符合國際禮儀,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大家也都能理解和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火鍋 的精彩文章:

名校生不願端茶倒水被斥「書獃子」,看懂這3個潛規則,越混越好
飯局上感謝領導被打臉,低手送禮不討好,高手都懂這3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