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說髒話」越發常見?主要是這些原因導致,家長儘早幫他糾正

孩子「說髒話」越發常見?主要是這些原因導致,家長儘早幫他糾正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一舉一動都開始模仿周圍的人。相信很多家長也都發現了,即便自己從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髒話,他也會從其他途徑中學會。

這是因為孩子尚且沒有形成完善的價值觀,不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這個時候倘若家長不知道去制止,就有可能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果果是個乖巧開朗的女孩子,可以算得上人見人愛了,家裡的長輩也對果果十分寵愛,尤其爺爺奶奶,對果果更是無有不依的。

有天奶奶陪果果一起看動畫片,期間果果離開去上了個廁所,奶奶就想趁這點時間換個台,看看相聲類節目。

誰知奶奶換了台剛看一分鐘都不到,果果就回來了,她看見節目被換滿臉不開心,說了句:「我c,怎麼換掉了啊。」

奶奶一愣,雖然沒立刻聽懂果果的意思,但聽語氣也知道不是什麼好話。此時果果媽媽聽到了果果的話,立刻過來批評果果的話,並讓果果跟奶奶說對不起。

果果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跟奶奶道了歉,但是她並不明白具體原因。她對媽媽說,經常從別人嘴裡聽到這句話,覺得挺好玩的,所以就學著說了,並不是想要罵人。

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止果果家出現過,很多家長也一定很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模仿這樣低俗而又無意義的話語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覺得新鮮想感受一下

從他人那裡聽到看到的話,有些是孩子平時沒接觸過的,就會覺得新鮮有趣,因此而模仿。

因為年紀還小,不能正確的判斷事情的對錯,有些並不適合做的事,孩子可能並不覺得不對,只是想要自己試一試。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各位家長可能還親身經歷過,只不過現在孩子接觸到的內容更為複雜了,因此模仿的內容也就可能更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2、想要通過模仿增進感情

孩子最早的模仿對象就是家長,這一點想必各位家長也都發現了。從女孩子學著媽媽穿高跟鞋開始,這種模仿就從未停止。

孩子覺得自己如果能和家長做同樣的事情,感情也就會更好。

這其實是因為想要和家長更進一步有感情的交流,所以就選擇模仿家長的行為來減少彼此的距離感。

同樣的,這類模仿行為也不會有任何判斷對錯的過程。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髒話,那麼極有可能會被他模仿。

模仿在孩子的一生中會經常出現,家長也不要過分阻止孩子這樣的行為,而是應該有選擇有方法的去引導,讓孩子學一些正確的事情。

如果孩子接觸的人和事中有不可避免的因素,那家長就要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1)訓練孩子的判斷能力

家長從孩子稍微懂事一點開始,就要時刻注意對孩子判斷能力的訓練。不管是生活中遇到的,還是電視上看到的,都要時刻告訴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通過這樣不斷地灌輸對錯觀念,孩子在面對陌生的內容時,也就會有一定的判斷對錯的意識,不會一味模仿。

2)給孩子一個正能量人物

不管是故事裡的大英雄,還是電視上放的大俠,都是正義的代表。家長可以在看的時候告訴孩子,他們的做法就是正確的,讓孩子明白善惡對錯之分。

如果孩子能夠成功喜歡上這類人物,那就可以讓他學習這類人物的優秀之處,並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孩子一些適當的鼓勵誇獎。

相信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自動在心中形成做事標準,不會盲目模仿他人了。

3)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的一切行為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因此言行舉止都要注意,包括不良習慣也一定要及時改正,不能讓孩子跟著一起學。

平時一直讓孩子學會的文明禮貌也要從自己做起,只要自己做的夠好並注意對孩子的引導,孩子也一定會做得很好的。

學說髒話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改正。

作為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模仿行為要多加註意,盡量引導孩子學一些正確的事情。

即便孩子已經出現了不好的行為,家長也不要急於責備或者懲罰,要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育,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孩子愛模仿的特點,是可以培養孩子的一些優良習慣的,因此家長們要注意方式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口育兒 的精彩文章:

兒子帶女朋友回家,女方看到未來婆婆大著肚子,頓時變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