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長江和黃河都白白流入大海,我國那麼缺水,為何不築壩徹底利用?

長江和黃河都白白流入大海,我國那麼缺水,為何不築壩徹底利用?

徑流量世界排名第三的長江就在中國,除長江以外還有著名的黃河,以及黑龍江、珠江以及西南的瀾滄江等水系,從河流分布以及總徑流量來看,中國並不缺水,但事實上中國卻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國家,為什麼放任長江和黃河白白流入大海?不能將其截獲存起來慢慢用嗎?

長江和黃河,哪個能圈起來?

長江的年均徑流量大約為:9600億立米,黃河的年均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看起來這黃河流量比較小,那麼我們來看看,黃河有沒有可能圈起來用呢?

龍羊峽水電站:水庫總庫容247億立方米

三門峽水電站:水庫總庫容162億立方米

小浪底水電站:水庫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

劉家峽水電站:水庫總庫容57億立方米

以上幾個水電站的總庫容已經超過了592億立方米,除了這幾個水電站外還有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萬家寨和李家峽等中型水利工程,總庫容完全可以超過黃河的總徑流量!

簡單的說如果這些水利工程願意,可以讓黃河流不出一滴水來,當然這也是誇張了哈,因為這些水利工程都集中在中上游,下游也有一些小的支流匯入,而黃河下游比較平緩,而且還變成了地上河,無法再建造大規模的蓄水型水庫!

不過這些水庫綜合調蓄與調沙下,再加上黃河最大的沙土來源黃土高坡的綠化與治理,現在的黃河含沙量比之前大大降低!2017年5月份,《瞭望》新聞周刊的記者調查發現,從托克托縣的河口鎮到鄭州的桃花峪,長達1200多千米的黃河中游已經變成了一條清水河,含沙量已經低於0.8千克/立方米,而此前黃河的平均含沙量是37.8千克/立方米,一些支流甚至達到了300~500千克/立方米!

黃河變清有水庫的作用,也有綠化的功勞,這些能調蓄全部徑流量的水庫存在,使得黃河泛濫早已成為了歷史,萬家寨水利工程還能為背景生態補水,但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作用也就供水與灌溉了,黃河的航運根本就只有局部河段具備,只能作為內陸運輸可有可無的補充。

黃土高原上的綠化

長江能做到圈住所有水資源嗎?

長江中上游和支流的水利工程比比皆是,比如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電站、雅礱江上的二灘電站、大渡河上的龔嘴電站、烏江上的烏江渡電站和漢江上的丹江口電站等,這些水電站都有一個特點,都沒有做到像三峽那麼巨大的蓄水量,這些水電站除了防洪調蓄功能外,最重要的還是利用水力資源!

而且它們都集中在中上游,三峽後就只有一個葛洲壩水力工程,壩型為閘壩,它的存在只是發電和改善航道,還有對三峽工程因調洪下泄不均勻流量起反調節作用。自葛洲壩之後長江再無大的水利工程!

從知網查詢到的數據顯示,葛洲壩所在的宜昌站1950~1980年中的年平均徑流量為4378億立米,而長江年平均凈流量大約為9600億立方米,差不多還有5300億立方米需要用水庫把它裝起來,那麼這個水庫有多大呢?

三峽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淹沒面積1084平方千米,如果在葛洲壩後築一個水壩將這些水全部裝起來的話,那麼大個需要14個三峽,淹沒面積14000平方千米以上,當然這還是三峽所在的落差,長江中下游更加平緩,這個淹沒面積會增加幾個數量級,所以再缺水也沒法把長江水圍堵起來,因為這會讓最肥沃的長江中下游平原變成一個超級淡水湖!

南水北調工程

長江之水、滔滔不絕!既然圈不住,那麼就讓這些水去到更需要的地方,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其中位於北方的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城市缺水最為嚴重!讓南方的水接濟北方,這就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南水北調工程!

全國河流水資源示意圖

只有長江才能滿足北方乾涸的城市,所以南水北調工程的上游和中游以及下游規划了西、中、東三條調水路線,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建起中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東線工程於2002年12月27日開工,中線工程於2003年12月31日開工,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經於2013年11月通水,中線已經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從長江支流的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優點是水質好,覆蓋面大,地勢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

南水北調線路長、需要穿越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廣鐵路西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線路設計十分複雜,明渠、渡槽、暗涵、管涵、隧洞、倒虹吸等各種輸水手段無所不用!

據中新網2019年12月報道,中線工程開通5年來已經累計調水300億立方米,緩解了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讓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線的百姓都喝上了長江水。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綜合處處長孫永平曾非常形象的描述:

北京10杯水中,有7.5杯水是調水

天津14個區居民供水100%為南水

河北、河南用水50%以上是調水

所以,我們並沒有讓長江水白白流入大海,而是儘可能的將其每一滴都利用起來,但無奈滔滔長江水的饋贈實在太豐富了,我們不得不轉為內河航運加以利用,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總共達7萬千米,自四川宜賓到上海入海口,全長2800多千米,全年可以通航!長江到武漢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漢口到重慶可以通航3000噸級江輪!

據交通部2006年資料,長江水運貨物量達到了9.9億噸,成為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運輸量最大的通航河流,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萊茵河的3.1倍!

所以長江不只是供水與灌溉,它也是我國的能源與航運大動脈,能把它圍起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的精彩文章:

月球三眼女屍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將是不寒而慄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