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閱讀】為什麼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閱讀】為什麼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徒步戶外】每天分享戶外徒步知識

每周組織戶外徒步活動

關注我們,帶你一起徒步人生!

秋天對於爬山再適合不過

結束了夏天的酷暑

以爬山的方式去感受秋高氣爽

會讓我們的身體獲得另一种放松

但關於爬山

你知道的可能還不夠多

下山時用屁股蹭著走

爬坡時外八一點

這些技巧都能讓你爬山時更安全更省力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上山有技巧,實用最重要

1.盡量讓腳後跟吃勁

盡量讓腳後跟吃勁,讓身體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這比用腳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勁。

用腳前掌爬山,等於累了小腿,閑了大腿。坡路上常會突出塊石頭、石埂之類,要用腳跟踏之。若坡路較平,也盡量全腳掌著地。

2.能用手幫助時就用手

用手能減輕雙腿的重負。爬山時雙手多半是在閑著,早已養精蓄銳,稍微能用上手時,就該前肢著地而用力。

四條腿腿的動物就比人擅長爬山,是因為它們平均分配了力量。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勁又有效。

3.步伐可以有點外八字

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也減少腳面與小腿的角度而使肌腱舒服。挑夫負重上山(送糞擔水等)就有些外八字,雖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邁一步膝關節都挺直一下,彷彿一步一頓。

4.手掌壓腿能助力

爬山時,手掌壓在大腿下部,一是讓手臂和腿形成一個力矩而將臂力轉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壓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緊湊而得以發力。當摁壓著一隻腿提邁另一腿時,會覺得像摁壓著一塊石頭一樣而能借上力。

5.可以適當大喘氣

喘得誇張一些也沒關係,吸進的氣越多越好,能加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採用深腹式呼吸,讓肺葉完全膨脹起彷彿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裡的空氣雜質少,乾淨的氧氣也有益於身體健康。

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齶前,讓舌頭先給涼氣加加溫,避免因吸入冷氣而噎著。

6.爬山手套不可少

野山快到山頂時往往路極窄或沒路,要用手去扒開叢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技刮傷,並且遇陡坡手腳並用時,可以避免手被劃破。越是夏天越要備上手套,夏天的荊棘叢比冬天密。

上山容易下山難,每次爬山結束總會有人感嘆:下山總是要面對各種危險。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如此害怕下山,下面從三個科學的角度剖析。

為什麼上山容易下山難

下山的危險,是上山的2倍。

1.重力與作用力方向不同

因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兩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狀,除了費點力氣外,危險性較小。

但是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這樣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衝力過大,會發生危險。並且下山時速度如果太快,腿腳會發酸並且發抖。

2.相關肌肉收縮方式不同

在上山時會進行向心收縮,所以肌力不會降低太多。但是下山時由於會反覆進行離心收縮,所以腳力較弱的人,肌力會急速降低。雙腿用力支撐體重的動作會變得不靈活,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

3.下山的著地衝擊力是上山的兩倍

平地步行時,只有幾乎與體重同樣的力道緩緩反彈,但慢跑時卻有兩倍體重的力量在著地的瞬間一舉反彈。

上樓梯、下樓梯時受到的衝擊力,若以平地運動來舉例,上樓相當於步行、下樓則為慢跑。登山時的下山,即使看起來是在步行,但實際上卻是如慢跑般、受到巨大壓力的運動。

下山遠比上山耗體力,不會下山,猶如重鎚敲打膝蓋。而且下山還將面對各種危險,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正確下山的技巧。

下山要安全,你得這樣做

1.步伐要穩

最重要的一條: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衝對膝蓋是最致命的,大部分殘廢的猛驢都是因為這個。

正確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隻腳支撐在地面上。

2.負重要減

儘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盡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3.準備活動要做全

開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夜的分泌。

4.護具要用

使用護膝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選好的,最好是兩根,很多人鄙視用護具,是覺得太「事兒」了么?不過強烈建議用這兩樣護具,尤其是登山杖。

5.炫耀心理不能有

不要有炫耀的心理。不然只能證明你不夠成熟,如果你實在想爬得爽點,就選在上山的時候表現速度吧,順便別忘了幫大家背著水。

6.好高騖遠不可取

是什麼體力就先爬什麼樣的山,挑戰新難度要循序漸進,建議出發之前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

7.下陡坡時用屁股蹭著走不寒磣

一般下陡坡時宜側身走,重心略靠後,穩住一腳再移一腳。背著身往下倒走,視野不好,且過慢。不妨仰面坐著走,即用屁股蹭著走,兩手也撐著移動,安全而快捷,稍費褲子。

8.穿適合爬山的鞋

穿適合爬山的鞋,並且記住一般鬆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就太孫子了。

9.不要「鎖關節」

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鬆肌肉,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衝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

正確的爬山技巧

不僅能節省體力

還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出發前

你應該先學會一些正確的爬山技巧

掌握上面的爬山技巧

能讓你輕鬆爬上那一座座山峰

願你每一次戶外爬山都能平安歸來

北京周邊徒步郊遊,全國戶外旅行活動,歡迎關注徒步戶外公眾號【tuburshw】徒步人生,用雙腳丈量自己的人生!

文章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帖!

更多徒步旅行及戶外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徒步人生 的精彩文章:

【閱讀】10月最值得去的地方!秋天第一場旅行,你想去哪?
【閱讀】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