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不喂娃自己先吃飯,你當媽真自私」當媽後更愛自己有錯嗎?

「不喂娃自己先吃飯,你當媽真自私」當媽後更愛自己有錯嗎?

文\好孕姐

任何一個女性,都是先成為自己,然後才是父母的女兒,老公的妻子,孩子的媽媽。而不是被貼上標籤,成為誰的媽媽,誰的妻子,唯獨沒有自己的名字。

先自己吃飯,後喂孩子吃飯被家人罵自私

朋友很委屈地說,不就是我自己先吃飯,沒有先喂孩子嗎?怎麼就自私了,不配當媽了!每次孩子吃飯就要花很多時間,等喂完孩子吃飯,飯菜早都涼了。於是,每次做好飯後,我都是自己先吃,自己吃好後,再去喂孩子。我婆婆就說:「不喂娃自己先吃飯,你這媽真自私」,我老公也經常說,只顧自己吃,不管小孩,不像一個媽媽。」簡直了,說這話的時候,老公一邊往嘴裡塞飯,一邊玩手機。真的,都大義凜然的說我,怎麼不自己先去喂飯了?

世俗眼中的賢妻良母,是對女人的道德綁架,是很多男人的責任轉移

朋友的委屈我太能感受了。很多家庭里孩子的吃喝拉撒好像都是媽媽一個人的,媽媽辛苦做好飯,先去喂孩子,好不容易餵飽了孩子,飯菜都涼了,但是沒有人關心媽媽吃的好不好,他們默認這都是媽媽應該的。媽媽吃完冷掉的剩飯剩菜,再把碗刷乾淨,打掃衛生,輔導孩子作業,帶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覺,這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賢妻良母。

但這樣的賢妻良母是對女人的道德綁架。好像女人有了孩子,就應該為了孩子犧牲掉一切時間和自由,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不然就是自私的,不配當媽。而本應該參與一半育兒的男人,卻什麼也不幹,心安理得享受著「賢妻良母」對家庭和孩子的照顧,還恬不知恥的對媽媽們指手畫腳。

當媽後更愛自己有錯嗎?沒有錯

媽媽只有先照顧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有了孩子後,當媽的為孩子犧牲,妥協這是本能。但是愛自己勝過愛孩子永遠不衝突。要知道照顧孩子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它是一項長期而又漫長的任務。媽媽在其中,要付出無盡的心力,只有媽媽把自己照顧好了,媽媽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情緒穩定,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試想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圍著孩子打轉,生活重心都是圍著孩子轉。日夜不休的都在照顧孩子,為家庭瑣事牽絆。這樣的媽媽能有精氣神,能有好脾氣嗎?媽媽整天處在緊張勞累的情況下,還很容易得產後抑鬱,這對孩子的傷害也很大。媽媽不妨輕鬆一些,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樣大家都輕鬆。

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情緒

一個整天活在犧牲,妥協中的媽媽,往往都是被迫的,都是無奈的。如果家裡老人理解,老公給力,那麼媽媽往往也不用那麼犧牲。但就是家裡所有人不靠譜,媽媽只能靠自己,於是媽媽只能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和自由,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顧孩子身上。這樣的媽媽心裡會有不滿和委屈,心裡對婚姻和生活有太多不滿,積攢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就不可能裝作若無其事,那麼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也是消極負面的。而孩子就是媽媽負面情緒的最佳接收者,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情緒,他們整天生活在媽媽的抱怨和低氣壓下,不僅容易變得沒有安全感,而且影響身心發育。只有自己幸福的媽媽才能帶給孩子幸福,只有自己快樂的媽媽才能帶給孩子快樂。

媽媽太愛孩子,剝奪了孩子成長的自主權

很多媽媽太愛孩子,把孩子當成生活的全部,什麼都想替孩子做好。其實,這樣的愛對孩子來說是害。首先,剝奪了孩子的成長的自主權,比如吃飯,如果孩子總是需要自己喂,那麼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獨立吃飯。媽媽的過度插手,包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失去了太多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成長的體驗。同時,媽媽太愛孩子,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自己就是家庭里的中心,家裡人都應該為自己服務,會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對孩子性格養成和人生髮展都很不利。

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也是獨立的個體,女人在成為媽媽之前,也是一個個體的人。只有媽媽先愛自己,愛伴侶,然後媽媽才能情緒穩定,父母之間感情和諧穩定。才有利於家庭的幸福穩定,也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話題討論:你覺得愛自己勝過愛孩子的媽媽自私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 的精彩文章:

頭胎生了男孩,還有必要拼二胎嗎?過來人的經歷訴說一把辛酸淚
「女兒,你不該讓娘家幫你帶娃!」六旬老太吐真言,道理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