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能忍辱的人有福報,而且能消業障!

能忍辱的人有福報,而且能消業障!

1.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2.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聽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惡,人家毀謗我們,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收攝六根不外馳。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3. 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4. 修行就是在修我們的忍耐性,修這種種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適順意的境界有什麼可修?就是要在橫逆的環境去磨、去修,萬般事總要順別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後終會有好處,如果再分個我是他非,煩惱就惹上來了。

5.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麼事情不順眼,就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裝著沒聽到、沒看到,睜一眼、閉一眼,對人要和顏悅色,再怎麼說,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6.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律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辱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7. 譬如說:別人罵你,那是消災,給你不好的臉色看,那是「最上供養」,要沒有分別,如獲至寶。對廚房的飯菜,如果嫌好嫌壞地挑剔,自己本身會損福,反而還增加他人的福氣。

8. 受戒是受什麼?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裡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見生歡喜,亦可感化人。

9. 受了別人的攻擊或批評,我們當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還要感到慶幸並感謝人家。

10. 忍辱波羅蜜,不要說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或壓抑自己,這還有相,而是對境不覺得,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罵你時,你不覺得人家在罵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希望冤親債主少找麻煩,要誠心誠意把功德都迴向給他們!
這樣的人就是你的命中貴人,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