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不想再裝了

我不想再裝了

文/熙晴

從小我就特別羨慕性格開朗,膽子大,和誰都能說話地人。

曾經,我不敢在酒席上吃飯,記得表哥結婚,我只有十歲出頭的時候,媽媽要單獨盛碗飯 ,找到一個人少的角落裡,我才敢動筷子吃飯。

遇到親屬,我不是不記得叫什麼,而是不好意思開口,所以每次都被大人硬點名,這個人是誰?你不認識嗎?那咋不說句話呢?

我回答說,「知道,」然後就不吱聲了。

我無數次在心裡想像各種語言和熟人打招呼,也幻想無數次自己能主動,大膽,當做一件特平常的事情來執行這個動作。

但總是無數次對自己失望。

所以,知道我的親屬和同學都給我一個標籤:內向,不愛說話!

偏偏我的弟弟,見誰都能說話,而且膽子大,有主意。

對比起來,不像一個媽生的。這句話是一位老師對我講的。

性格內向也帶給我一個好處:學習成績不錯。

初中,曾經的初一班主任,也成了弟弟的班主任。

他太調皮了,在學校的飲水桶里吐唾沫,學習成績靠後,但老師還是挺喜歡他的,因為他嘴好。

但是經常犯紀律 ,老師找到了我,對我說:「回家和你爸媽說一下,你弟腦袋挺聰明,就是不在學習上用力,再有下次,就得叫家長過來了,你學習好,帶帶他,管管他,你倆這也太不像姐弟了。」

當時我也年紀小,老師說啥,我就嗯嗯的答應。但是心裡還是挺希望自己能成為弟弟這樣的小孩兒。

可總是做不到,讀初中一次放學回家,大姨家有事情,所有的親屬都在那吃晚飯。媽媽也沒有做飯,我回到家,就告訴我去大姨家吃。

我一個人走到了大姨家。站在她家房子的一側,聽見屋裡大聲的說話聲,我遲遲不敢走過去門前。猶豫著,心裡一次次給自己打氣,還是不敢邁出步子去。

我那次站了很久,最後也不記得怎樣才進屋吃飯的。

當時的心裡,怕,不知道進屋裡那麼多親屬該先叫誰。也害羞,臉小,覺得去人家吃飯不好。

這事情,我想挺多人不理解的 ,現在我也不理解。但小時候確實發生了,這是真實的存在。

由於臉小,所以一旦被說,我就會流眼淚。也很努力地做一個乖孩子。很少讓大人生氣,自然就很少被罵被打。

所以我又多了一個標籤:懂事!

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是在心裡委屈著自己。這是我對自己過往的一些總結。

因為你懂事,所以你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樣往往就把自己的感受隱藏起來。

別人看不到你的悲傷,你的煩惱,你的憂慮,你的不快樂。她們看到的都是那個表現良好的自己 ,這也就讓人不會擔心你,不會考慮你,進而忽略你的感受,所以更促使你把所有的悲痛放在心底。

其實你只是把那個軟弱,需要保護的小女孩兒給隱藏了,但她一直都在。永遠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當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有了自己的家庭,開始為自己考慮的時候,小時候最親近的人就開始不理解你啦。

講你不懂事,講你的不對,指責批評你,你之前所有的好,在此時全部消失不見。

這就是人性成長的變化。但你發現,除了你自己能寬慰自己,不能找出第二個人。

因為只有你最清楚你曾經是怎樣的心路歷程。沒有第二個人可以經歷和你一模一樣的事情。

這也是成長帶來的生活哲理。

不是別人變了很多,而是自己懂得了一味付出,便會得不到珍惜。你只是變得稍微成熟一些,稍微自私一些。

但外界的質疑,必定會影響你的心情,若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我也不會寫出這篇文章,畢竟自己是個俗人。

婚後,越來越理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所以,各家有各家的不完美,個人有個人的苦惱事。

但世俗的眼睛,看到的都是對方過得比自己好的地方,不曾想想對方需要承擔的壓力和苦楚!

這也正是懂事的孩子心中永遠缺失的父母的關注!

父母不會知道這個孩子心裡的擔憂和脆弱。長久的目光在那個調皮的孩子身上!

所以學會了自愈!

寫在最後:

生活的本質就是在痛苦中創造甜味,在甜味中體味苦澀!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兩者做到平衡,達到一個相對完美的狀態!

願你我都能找到這個平衡點。平淡,普通,知足的過完此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珠心算:一二三年級是學習的最佳階段,家長千萬別讓孩子錯過!
有意義的學習通常始於好奇心,但真正好奇的孩子不一定愛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