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是專門被吃的,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是專門被吃的,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獅子、鬣狗、豹子以及大象長頸鹿等,但有一點一直無法釋懷,一群的草食性動物竟然可以被少數幾隻的獵食者偷去幼崽,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難道天生就是被吃的?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

其實進化論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哪裡不足就進化哪裡?這又不是在施魔法。

這個世界還是很公平的,草食性動物個體數量往往十分龐大,而肉食性動物的數量就相對較少了,並且是隨著食物鏈頂級越高個體數量可能就越少,這跟能量金字塔有關係。

生命的發展繁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能量,而地球上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儲存太陽能,此後經過食物鏈把這些能量一級級向上傳遞,但是能量的傳遞並非百分之百,在每一級都有能量的損害,以草食性動物為例子,它們獲取的能量可以分為多個方向,首先是自身的運動消耗、其次是屍體殘骸上的能量等等,這些都無法傳遞至下一級。

因此說能量隨著食物鏈的傳遞在逐漸的減少,那麼也就意味著供養的生物數量會越來越少。

草食性動物並非天生心甘情願的就被獵食者吃掉,在發展進化的過程中,它們具備一定的反抗能力,首先體型上佔據優勢,陸地上的生物如非洲象、長頸鹿、犀牛等等,它們被食肉動物捕食的概率相對較低一些。

而在海洋中像一些大型的鯨魚,如鬚鯨類,它們的體型都非常龐大,而主要食物都是磷蝦以及浮游生物等。真正能捕食藍鯨等大型鯨魚的也就是虎鯨了,但這也並不常見。

非洲大草原上有五霸,其中兩種是草食性動物如非洲野水牛和黑犀牛,即使對於人類來說這五種動物都是非常危險的存在。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挺喜歡捕食非洲野水牛的,但是非洲野水牛體型龐大還兼具攻擊性,因此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獅子被野水牛追,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草食性動物為了應付獵食者的捕殺實際上也進化出許多反抗能力,首先是體型上、其次是自身攻擊力,你可能不知道「被吃」也是它們的能力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前邊已經提到了,作為食物鏈中下級的草食性動物,它們獲取的能量相對較多較充足,因此可以供養更大的群體,所謂林子大了各種鳥就都出現了,從一個種群的角度來思考,當然希望所有的個體都是優質的,擁有優良基因,但結果往往不是。

種群數量多,往往會出現優質的個體同時也會出現各種「殘次品」,那麼清楚這些老弱病殘最有力的辦法就是「被吃」,而像獵食者同時也是尋找這類生物個體去捕殺,因為成功率可能就更高一些。有這樣的壓力存在,也可以讓種群發展的越來越好,畢竟很多「糟粕」都被剔除了,能留下的大多數都是優良個體。

進化的單位並非是單獨的生命個體,而是一個種群。

上邊這一點經常被人所忽略,一切都要以種群的數量為首要目標,只要在食物鏈上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過程,那麼就可以保證物種可以存活下去,而被獵食者吃掉的那些個體,就當完全是為了種群做貢獻,同時也是因為自身的缺陷性才被淘汰掉,自然就是這樣殘酷,達爾文早都說過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不適合者自然就要被淘汰掉了。

人類算是逆襲比較成功的物種了!

人類的祖先在遠古時期也是處在弱勢地位,例如和恐貓同一個時代的南方古猿,就經常性的被這種大貓所捕食,因為相對於其它靈長類動物,當時人類的祖先並沒有任何優勢。但是隨著發展人類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開始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徹底的崛起。

可以靠著智慧去團結合作共同捕獵,人類進化出的這種能力讓我們迅速的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甚至不再受食物鏈上下級之間的困擾,壽終正寢在野生動物之間很少看到,因為一些老年行動不便的個體大多數時候都被天敵所捕殺了。即使像獅子這種頂級獵食者,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猶如雄獅晚間時刻很多時候都被鬣狗捕殺。

而人類除了受到自然環境以及疾病的影響,大多數的時候都可以安度晚年,並不用擔心天敵的襲擾。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黑洞SciBLH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眼睛為什麼和獵食者一樣長在前邊?
溫度最低只有-273度,最高卻能有1.4億億億億度,是如何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