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心理學:兩個人相處,伴侶的「心理年齡」能決定感情是否長久

心理學:兩個人相處,伴侶的「心理年齡」能決定感情是否長久

余秋雨說過:「愛是平等的,可以付出更多,也可以愛他更多,但決不是妥協、將就、容忍。」

最為成熟的愛情應當是平等的,雙方之間懂得去付出,但是這種付出又不是卑微的,在各自保持著彼此獨立的前提下,兩個人應該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也唯有這樣的愛才是穩定的。

因此在選擇未來另一半的時候,一些長輩總是會給我們這樣的一個意見,他們說:「儘可能的要選擇一個比較成熟的對象」,或者說「找一個比自己年齡大一點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在長輩的眼裡看來一個比我們年齡稍大的人,他的認知和他處理問題的方式都相對來說更加成熟,那麼對於兩個人之間的磨合度來說也更加穩固。

心理學家認為也是如此,雖然年齡不能夠說明什麼,但是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伴侶的心理年齡往往能夠決定著感情能否長久。

心理年齡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心理年齡的概念,心理年齡指的是個體心理活動的健全程度所確定的個體年齡。

我們所劃分心理年齡的方式是區別於自然年齡的,它是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以個體的思維語言為核心認知情感和意志相統一的心理活動。

當一個人的心理年齡趨於成熟化的時候,那麼勢必個體的人格特徵也會變得穩固成熟,在這個時候他對待問題的看法也會與曾經有所不同。

面對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會發現那些心理年齡不成熟的人,他們很容易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最終情緒化無法去解決問題,反而增加了很多的矛盾。

02)、相反一個真正心理成熟的人,他更多的是會理智的思考問題的來龍去脈,去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來解決問題。兩個巨嬰拼湊的愛情,勢必不會長久

武志紅老師說過:「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原因是,一旦早期的激情過去,看似平凡的婚姻生活,是對兩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的極大考驗。但作為巨嬰,兩人相處不易,同時小家庭又被大家庭牽絆太多,都會導致中國式的婚姻生活太沉重。」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閃婚閃離,可能有人會說激情過去,有些人受不了這種平淡,也會有人把這一切歸為性格不合。

其實根本原因是雙方沒有長大的人,兩個巨嬰拼湊在一起過大人的生活,卻沒有成人抗壓的能力。

所以一個人的年齡不等於心理的成長,也就說一個人哪怕30歲,但是他的心理成熟可以是20歲,也可以是40歲,

案例例舉

舉個例子:趙磊和劉娟也是閃婚閃離大軍中的一員,他們兩個是在一次團建活動認識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

於是趙磊便瘋狂的追求劉娟兒,兩個人心投意合就馬上在一起了,他們在一起的第35天,兩個人便選擇領證結婚了。

那個時候雙方的父母都覺得有些倉促,可是也攔不住他們兩個彼此熾熱的心,面對婚姻,兩個人信心滿滿,彼此之間都覺得對方是自己這一輩子要守護的人。

可是從結婚前到度蜜月,兩個人的爭吵不斷,從彩禮錢再到選擇度假的地點,兩個人經常因為意見不一就大吵大鬧。

趙磊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父母就特別嬌慣他,所以他說話比較強勢,也非常自我。

劉娟也不甘示弱,尤其在一些問題上她從來不會讓步,在她的潛意識裡覺得男人就應該讓著女人,如果他不按自己所說的那樣做,他就是不愛她。

兩個人不斷的爭吵,吵完了和解,然後下次爭吵時仍舊牽扯上一個問題繼續爭吵,在結婚的第68天,兩個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分析原因

他們兩個人之間真的有感情嗎?可能很多人看到的這會覺得他們的婚姻好像是一場兒戲,我們看不到像他們兩個彼此之間的付出,雖然他們一開始信誓旦旦,但是誰都不願意為了對方改變。

「愛情里,總有一個主角和一個配角,累的永遠是主角,傷的永遠是配角。」

感情是個體情感和情緒化綜合的一個過程,穩定的感情勢必要有理智的情緒,加上最為真摯的情感,這份情感絕對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

在現實生活中穩定情感的培養,一定是要依據兩個人的性格心理認知等各個方面,一個心理年齡比較成熟的人,他能夠自己生活的很好,同樣也能夠恰到好處的去處理感情中的關係。

不同的人會對愛情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們的社會經驗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對待愛情的態度就會偏向於成熟,所以說穩固的情感是由兩個人的心理年齡所決定的。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潛意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愛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越大方,越沒有真心朋友
才發現,真正聰明的女人,都遠離了同學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