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12月你好:學會放下,讓心歸零

12月你好:學會放下,讓心歸零

文?| 三三

來源丨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

時光倏然而逝,轉眼2020隻剩最後一個月。

春時櫻,夏時荷,秋時葉,冬時雪。四季的變換總是比人的知覺要更快一些。

不必太感慨時光易逝,年華易老。時間前行,人亦該前行。

人活著,不該被過去束縛。

12月,願你把以往的不開心統統忘掉,和過去好好告別;

願你學著放下過去,讓心歸零,整理好心情,微笑著繼續前行。

放下執念,擁抱生活

柯林頓曾說:決定人生的並不是你選擇了什麼,而是你選擇放棄什麼。

深以為然。

人活一世,我們總執著於眼前的得失,殊不知過於執著就變成了執念。

人生是一場長途跋涉的旅途,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

心中背負著太多執念,腳步就變得沉重,終有一天會被壓垮在路上。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著名的實驗:

「人們設置了一個捉猴子的陷阱,方法很簡單,在椰子上挖出個小洞,大小剛好夠猴子空著手伸進去,卻無法握著食物拿出來。

只要在洞內放上一些食物,就能吸引很多猴子聞香而來。

而等到人靠近的時候,猴子顯得驚慌失措,但緊握著食物的手,卻始終無法從洞口逃脫。」

實際上,只要它們放下手中的食物,就能輕鬆逃離。但它們卻不願鬆手,只能被簡陋的陷阱死死困住。

人生的道理也是一樣:若是執於一念,便會困於一念。

但遺憾的是,可很多人都看不透這一點,困於執念的桎梏中,無法自拔。

電影《卧虎藏龍》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當你握緊雙手,裡面什麼都沒有;當你張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人要懂得放下沒用的東西,一昧偏執鑽牛角尖,那是愚者的行為,而恰到好處的放下或許才是明智的選擇。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

俗話說的好: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

與其執著於過去,把自己弄的滿身疲憊,倒不如適時放下,好好享受生活,擁抱生活中的美好。

畢竟,人只活一次,總得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

放下情緒,悅納自己

打油詩《莫生氣》中有一段話說的好: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想起來又何必。他人氣我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俗話說:百病生於氣。生氣不過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個隨隨便便大發脾氣的人,不過是愚蠢而已。

有這樣一則寓言:

「一條蛇爬過一根鋸子,被割傷了,它很生氣,轉身咬住鋸子,結果把自己的嘴割破了。

蛇憤怒了,它認為是鋸子在攻擊自己。

於是它用整個身體纏住鋸子,用盡全身力氣想令其窒息,最後,它被鋸子鋸死了。

到死蛇都不知道,害死它的不是鋸子,而是自己的壞情緒。」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情緒人人都有,爆發情緒是本能,但控制情緒才是本事。

氣急敗壞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把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真正的智者,早就放下了情緒。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婦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

一天,她來到廟裡向高僧請教。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把婦人鎖在裡面後,自己獨自離開了。

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很久,高僧一直晾著她不管。

後來,婦人漸漸沉默下來,這時高僧來到門外,問道:「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為我自己生氣,為什麼要來這地方受罪?」

高僧不語,拂袖而去。

又過了一會兒,高僧又來到門口尋問:「現在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氣也沒辦法啊!」

高僧將手中捧著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瞬間明白,放下,才是控制情緒的最高境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每個人都只有短短的一生,何不放下情緒,學會釋然,讓自己過得快活瀟洒一些呢。

放下慾望,知足常樂

俗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很多人總愛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身外之物,好像擁有了它們,人生才算不虛度。

可老子曾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人最大的災禍其實是不知足。

這些人爭了一輩子,比了一輩子,卻也氣了一輩子。

最終,搞垮了身體,氣走了朋友,把生活弄的一團糟。

其實人爭的越多,越不快樂,爭的越多,丟得越多。

盧梭說:「我們的悲傷、憂慮和痛苦,都是由我們自己引起的。」

人活一世,有什麼好爭的呢?

是你的,你不必爭,不是你的,也爭不來。

生活的快樂與否,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是否知足。

明朝時,有一位叫胡九韶的人,他每天都會焚香拜佛,感謝上天給予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看見便笑道:「咱們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又怎能談得上是享清福呢?」

胡九韶緩緩道來:

「一來,咱們在太平盛世,沒有受戰爭之苦;

二來,咱們衣食無憂,有衣穿,有飯吃;

三來,身體健康,沒有病人,沒有犯錯被關到大牢,這樣日子怎麼不是享清福呢?」

是啊,知足便是最大的福氣。

我們常常陷入生活的兩大誤區:一是活給別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

但生活真正的幸福,是過好自己。

關於幸福,林語堂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幸福不在別處,就在你身邊,生活的快樂,就在於知足常樂。

人生下半場,修一顆知足常樂的心,方能在紛擾的世界裡,活得更有韌性、更加洒脫。

讓心歸零,繼續前行

作家泓露沛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放棄不了昨天,你就會將生命白白消耗在這一刻的躊躇不前中;

如果放棄不了眼下,你就不能發現另一片海闊天空;

如果放棄不了枷鎖,你就永遠任生活操控,而不能去發現另一個屬於自己掌握的空間。」

心中的東西太多,只會變成枷鎖,讓人活得迷茫;唯有放下,才能求得自在與安寧。

我們在紅塵中浮沉,心懷執念,面對著種種誘惑,身不由己地爭辯與爭搶,活得疲憊又勞累。

累了,就要學會放下!

放下執念,及時止損,才能減輕負擔,輕鬆前行;

放下情緒,戒驕戒躁,才能寵辱不驚,瀟洒快活:

放下慾望,知足常樂,才能體會幸福,自在洒脫。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讓心歸零,方能更好的開始。

12月,願你往事不回頭,餘生不將就;願你善待時光,善待自己!

點亮【在看】,願你我都能坦然生活,學會放下,開啟更美好的人生。

作者:格物·三三,這篇文章的來源是格物讀書(gewuliangzhi),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早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看書有道經授權發布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看書日簽|最容易令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是陌生人
致正在孤獨和絕望中的你:我們註定孤獨,也註定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