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鯨下潛2000米都沒事,為什麼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壓扁?

鯨下潛2000米都沒事,為什麼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壓扁?

「西河豚,東鮟鱇」,在日本美食界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河豚鮮美卻要拿出拚命的勇氣,而鮟鱇卻不需要,可見鮟鱇魚之美味,但各位可能不了解的是鮟鱇魚生活在水深1000米左右的深海,而且很多深海魚都非常美味!

但有一個問題可能縈繞在各位讀者的腦海,這些深海魚肉非常細膩,柔嫩幾乎可以捏出水來,但它們卻能在千米深海底自由的生活,而人類製造的鋼鐵潛水艇,很少有能下潛到千米深水下的!

為什麼魚不會被海水壓扁,潛水艇卻掛了?

除了特別研製的深海潛水器以外,很少有潛艇可以達到千米深水下,比如前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打造的鈦合金的M級核潛艇,最大潛深達到了1091米(設計潛深為1250米),不過絕大部分戰鬥潛艇都不需要潛那麼深,一般潛深都在300米左右!

這是因為海洋中的不同深度會不同溫度的水層,在層水之間會有十幾米的水溫度急劇變化的區域,這裡就是溫躍層,一般海洋的溫溫躍層都在100-200米左右,而聲吶所需的聲波在穿過溫躍層時候會折射,而潛艇在溫躍層時,雜訊會在溫躍層同一側傳遞,水面上比較難監聽到潛艇的噪音!

海洋中的溫躍層

因此只要潛艇潛深超過300米,那麼它就能躲到溫躍層下方了,不過現在也有變深聲吶,所以潛艇也是有越來越深的趨勢,但製造抗壓能力更強的潛艇,需要高強度鋼板,甚至用鈦合金外殼來對抗強大的水壓!

大氣層厚度大約有100千米左右,這才一個大氣壓,而水的密度比較大,大約10米左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如果到了300米,那麼所承受的就是31個大氣壓(還有一個是大氣產生的壓力),也就是每平方厘米會承受31千克的壓力,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得多大壓力哦!

而且軍用潛水艇開孔特別多,首先就是上升下潛的進水和排水,還有魚雷發射管,還有潛射導彈發射管,還有各種冷卻平衡的水管等等,除了外殼的難度外,這些壓力都是通向潛艇內部的,所以只要有一個地方出現紕漏,那這艘潛艇算是毀了,甚至在水下出事故,都不帶冒泡的。

所以製造潛深更深的軍用潛水艇是很難的!

為什麼鯨不會掛?

說了老半天,這鯨是肉做的都不會掛,抹香鯨還能在千米深水下抓魷魚呢,這鋼鐵製造潛艇搞老半天還不如魚,情何以堪呢?其實這都冤枉它們了,因為潛艇和魚的結構差別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當然我們說的不是成分結構,而是抗壓結構!

潛艇需要抗壓,因為在它內部需要有一個密閉空間,比如存放設備和人員物資還有武器彈藥等,這些都不能進水,所以這個空間必須要保證的!

但魚不需要,魚的體內和體外是相通的,也就是說內外壓力是相等,理論上說只要時間足夠久,這體內體外的壓力平衡後可以下到很深的深度,這有點像我們人類的飽和潛水,這是一種大潛深作業的潛水方法,其原理是人呼吸和作業區壓力相等的空氣,然後平衡後人體就可以長時間在這個水域作業!

得了減壓病的石斑魚

而且短期內還可以吃住都在那個高壓環境中,一直到作業結束!當然結束後需要一個長時間的減壓過程,否則溶解在組織內的氣體來不及排出,會在血管中形成氣泡,甚至危及生命!和人一樣,深海魚直接到水面,其身體沒有經過慢慢上升的減壓過程,甚至會內臟爆出口外,漁民捕到的很多魚就是這副德行。

飽和潛水

然而潛艇則根本就不需要減壓過程,它只要將水櫃里的水排空,就能緊急上浮,因為在潛艇內部密閉空間的壓力一直都是一個大氣壓!因此儘管潛艇有耐壓能力不足,成本製造高昂這些缺點,但它優點也很明顯呢,沒有減壓,直接冒出水面,嚇你一跳!

緊急上浮

延伸閱讀:坐底10909米,中國深潛器「奮鬥者號」潛入了全世界最深的海洋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自主研製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很多朋友可能在糾結馬里亞納海溝深度是11034米,到最深還有還有125米,難道就不能再進一步了?其實那個11034米根本就不是正式記錄,很多論文和官方數據中心,大都使用模糊的11000米或者10900米,所以奮鬥者潛入就是世界最深海洋,從此再也沒有什麼深度能擋住我們中國人的潛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的精彩文章:

價值180萬美元,轉眼白菜價甩賣!印尼掉下「最瘋狂的石頭」!
最恐怖的毒蛇:鑽入獵物活體內開始吞噬,吃完內臟時外表還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