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爬夠的寶寶,和沒爬夠寶寶有什麼區別?9個月後,兩者差距很明顯

爬夠的寶寶,和沒爬夠寶寶有什麼區別?9個月後,兩者差距很明顯

新生兒需要在襁褓里待上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他基本上屬於睡了吃吃了睡的狀態。不過等他再長大一點,到了滿月的時候就躺不住了。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在床上翻身,後來慢慢發展成滿床爬。

慢慢的,一張小小的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雄心壯志了。於是他們從床上轉戰到了底下,誓要征服星辰大海。於是,總能出現寶寶滿地爬,媽媽在屁股後頭追的情況。

小茹的寶寶就是這樣,為了方便他爬,小茹還在房間里給他鋪上了軟墊子。不過現在房間都滿足不了他了,一個沒看住,他就手腳並用悄默聲地爬到了門口,回回都把小茹給嚇得心驚肉跳。

因為小茹的房間在二樓,寶寶爬出房門就是樓梯,這要是摔下去了,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小茹乾脆每天抱著寶寶,或者把他放到床上,刻意不讓他爬,但某次她帶著孩子回娘家的時候,卻發現寶寶在車上吐的一塌糊塗。

去醫院檢查,醫生便問:「你兒子平時很少爬吧。」

小茹覺得奇怪:「暈車跟爬有什麼關係?」

醫生才解釋道:「因為你家孩子很少爬,導致平衡功能不好,所以才容易暈車。」

小茹這才恍然大悟,後悔不已。

寶寶的發展每個階段表現出來的都不一樣,幾乎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爬這一階段。

這可不是因為他們貪玩,而是寶寶的本能,因為這樣做好處多多,所以寶寶們才會那麼熱衷於爬行這項運動。

寶寶多爬爬底有什麼好處呢?

促進平衡力的發展

爬行這個動作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精化到腦海里的區域可一點兒都不簡單。

寶寶爬行需要四肢運動,這意味著寶寶的左腦和右腦都要發出相對的指令,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要看、聽、感覺。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可能都會趴在地上無法繼續爬。

也正因為如此,寶寶經常爬行無異於鍛煉了這幾個區域的功能,促進了內耳前庭的發育,增強平衡力的發展。

鍛煉肌肉和骨骼的發育

爬行的首要前提,就是寶寶的四肢需要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四肢前後交替,寶寶還要抬著頭探路,這些細微的動作實際上都是在鍛煉他的肌肉和骨骼發育。

探索世界

寶寶的爬行區域只會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遊戲里的地圖,寶寶就是玩家。玩家不可能總是呆在同一塊區域,而會主動探索其他地方,點亮其他地圖,寶寶也是一樣的。

當他對這塊區域已經探索的差不多,相當熟悉的時候,他就會渴望去其他陌生的區域探索。

在整個爬行的過程中,他會收錄在這個區域的觸覺,用眼睛看到此區域的擺設和物品,並存儲在記憶當中。所以當他爬的多了,就會知道這一塊大概是什麼地方了。

綜上所述,爬行是人類寶寶必經的一項進程,家長非但不應該阻止,還應該多鼓勵。不過父母要注意給寶寶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爬行區域,不要讓他受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口育兒 的精彩文章:

備孕中,如果女性有這四個壞習慣,要趁早改,否則會降低懷孕幾率
孩子給老人帶,是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年輕人「新型啃老」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