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盒科技CMO張民健:教育產業互聯網的改造,必須回歸校內教學

小盒科技CMO張民健:教育產業互聯網的改造,必須回歸校內教學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5日報道(文/靈犀、王瀟肖)

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教育融合新趨勢」專場上,小盒科技CMO張民健發表了題為《連接-打通-閉環,構建教與學新生態》的主題演講。

張民健表示,我們不能強迫魚學會爬樹,同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也應該遵循每個孩子的天賦和學習規律。

近兩年,在線教育風起雲湧,形成了巨大的風暴,而風暴的中心實際上是在課堂。張民健認為,如果教育要做產業互聯網的改造,核心一定要回到校內,一定要回到課堂上,因為它才是「暴風眼」。

同時,他指出,未來,在線教育市場將達到萬億規模,而教育互聯網化沒有教育教學基礎是做不到的。

此外,張民健在演講中提到,教育的融合有很多維度,課中、課後需要融合,校內、校外需要融合,線上、線下也需要融合,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尤其是校內校外這兩個場景是天然割裂的。小盒科技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讓教育回歸「融合」,形成閉環。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張民健演講實錄,由獵雲網整理:

接下來,讓我們掌聲有請小盒科技CMO張民健張總帶來的《打通-連接-閉環:構建教與學新生態》主題分享!

剛才周總講了在校內去做一些數據上的支撐,用了很多詞,也用了很多圖,我後來發現有「撞車」的嫌疑。那麼這也證明教育這個行業,大家思考的問題非常相近、相似。那麼我們看主辦方今年的Slogan是逆勢增長,中間我們想關於勢,包括教育融合新趨勢,提到了「融合」,我們想在這兩個詞:勢與融合之間,談談小盒科技對於這個詞的理解。

先看勢,這組數據是中科院給出來的一個數據,預測2022年整個在線教育的規模會達到5400億,K12佔1200億。

再往下我們看到「一大三小」,所謂「一大三小」。最大的是學而思,目前估值接近450億美元,接下來就是跟誰學、作業幫、猿輔導,合起來接近一千億美元。未來我們預計在線教育是一個萬億級市場,這裡面有千億級的市場巨頭,也有百億級以及更小一點的企業,包括我們在內都在耕耘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在今年的疫情的下發生了什麼,我們看一下這張圖。也是中科院的數據,2013-2019年六年內,中國在線教育或者教育的在線化,大概從6個點提升到了15,也就是說過去六年大概增長了9個點。但是今年疫情發生了,我們看3月份的數據衝到了85,那就是停課不停學。全年預估會去年是35%的在線滲透率,而未來兩年可能會達到45%、55%。

對於大勢的判斷,我們想參考同為服務行業,教育是一個服務業,我們看的另外一個行業,這個行業叫做餐飲,餐飲大概在2019年的時候全國餐飲收入 4.6萬億左右,教育的投入2019年是5萬億左右,市場非常接近。

教育 互聯網大家看到也是在緩慢發展當中,而餐飲行業的互聯網化發展速度相對快一些,快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看一下數據,美團 餓了么在外賣市場佔比已經達到了95%。但是在餐飲業務當中是不是也走到了頭,95%壟斷,遊戲結束了?去年的時候王興在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中提到一組數據,他說到2019年中國的城鎮人口大概是8.6億,樸素的講一日三餐,每天要吃25億頓。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外賣滲透率也就2%。他們是認為中國人每吃一頓飯,都可能被滲透。有點誇張,好像巨頭的手伸到每個人飯碗裡面。那麼這個誇張的判斷是他個人想的嗎?可以看看今年的情況,騰訊、阿里、位元組、京東,包括滴滴,都進入到了一個叫做社區團購的業務。大家可能理解社區團購是幹什麼,就是平常老百姓生鮮買菜這些事情,中國的餐飲市場大概在4.6萬億規模,外賣滲透率是14%,吃如果是一個市場,外賣 餐飲佔比是11.4%,也就是說將近90%的老百姓是在家吃飯的。所以巨頭們說在家吃飯這件事情,我也可以參與。所以他們就一窩蜂的殺進了社區團購,把菜籃子送到你家裡面去。

我們拿它來對比在線教育或者對比教育這個行業,怎麼看這個勢,如果對比上組數據的話,K12大概全國有1.9億學生,剛才提到我們這些TOP在線教育服務商正價課人次全加起來,也就900萬左右。大家不要忘記900萬是人次的概念,什麼叫人次呢?我們的學習是暑秋寒春,這是四次,而教育機構之間,他們還有重複,有可能在這家報了,在另外一家報了,所以人次概念被誇大了,我們除上2,你去看這個滲透率遠遠小於5%。所以我們的學生在哪兒?我們的學生不在教育機構,或者絕大部分不在,他們在哪兒,在課堂在校內。如果說在線教育這兩年風起雲湧,形成巨大的漩渦,漩渦的中心實際上在安靜的課堂裡面,孩子們還在上課。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教育要做產業互聯網的改造,核心繞不開校內,一定要回到課堂上,因為它才是暴風眼。剛才周總講的所有內容都是在搭建基礎,教育互聯網化沒有基礎是做不到的。

進入廣告時間,我們也有一個口號,讓老師教的更好,讓學生學的更好,我們想賦能校內。簡單說一些數據,小盒科技成立6年,覆蓋31個省市, 400個城市,20萬所學校,累計服務超過1億的小學師生與家長。在校內通過教、學、練、測,賦能校內課堂,在教的方面,從疫情期間到現在我們籌備100多場在線的教研會,幫助老師提升教研水平,累計觀看人才超過120萬。學的層面,去年我也參加這個會,去年講的是AI,我們的AI課件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推送不同的學習路徑,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練和測的層面,小盒是做電子作業起家的,先說練,如果你是一個小學老師,帶七八十個學生,每天在留作業、判作業,我們調研了一下每天大概兩個半小時,最難的是老師沒辦法經過一天教學之後,判完孩子的作業,記不清楚到底哪個孩子哪個知識點掌握有問題,對對錯錯下來,他沒辦法記住,你把孩子拉名單,知識點拉名單,對錯再拉一個名單,太複雜,老師只能憑腦子記。我們推出電子作業,是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判斷對錯生成了,學生學情報告也生成了,老師可以針對錯誤率比較高的知識點夯實就可以了。

這樣,通過作業和評測的數據積累,我們可以得到每個學生、每個學校乃至區域的學情數據,把這些信息反饋給老師與教研,根據這些數據信息,再針對我們區域的教學,提出針對性的改進。這樣的話對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

通過學情連接校內外,打通壁壘,在校外,小盒為家長和學生提供自學伴學和網校輔導服務,校內的學情可以及時反饋給校外,更好地針對孩子的知識薄弱點進行查缺補漏,同時校外的學情也反哺到校內,促進校內教學,這樣校內外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文字、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的知識傳播進入標準化、規模化的時代,現代教育制度又大大加速了這一進程,從18世紀至今,人類經歷了三次技術革命,而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跟150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要讓更多孩子享受到互聯網帶給教育的紅利,教育的革命必將從校內開始。

革命尚未成功,我們一起努力。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真成投資創始主管合伙人李劍威確認出席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輕舟智航CEO於騫確認出席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