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超新星內部暗藏元素謎團

超新星內部暗藏元素謎團

仙后座A是仙后座中的一顆超新星殘骸。

三重阿爾法反應示意圖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SU)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宇宙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可以在超新星內部加速進行。這個發現不僅挑戰了地球上部分重元素的形成假說,而且還顛覆了解釋行星上高含量釕、鉬同位素現象的理論。

MSU物理與天文學系稀有同位素束研究中心(FRIB)的助理教授Luke Roberts在模擬運算中運用了特定的計算機代碼,其團隊曾用該代碼模擬超新星的內部環境。「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確保結果的正確性,」Roberts說。結果顯示,超新星內部最深處碳原子的形成速度比原本預估的速度高10倍以上。生成這種碳原子的反應叫作「三重阿爾法反應」(triple-alpha process)。

地球及地球上一切事物(包括人類)的組成原子都形成於恆星之中。而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也許沒有什麼恆星物質比宇宙中三重阿爾法反應生成的碳更重要了。這一反應始於阿爾法粒子,它是氦原子的核心,即原子核。每個阿爾法粒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在三重阿爾法反應中,恆星將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包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新粒子——這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碳形式。雖然其他核反應過程也產生了碳同位素,但這些同位素只佔地球上碳原子的1%多一點。然而,將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的反應通常效率低下,除非有「催化劑」介入。該研究團隊揭示,超新星最深處區域恰好具有這種「催化劑」——豐富的質子。在三重阿爾法反應中,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併形成一個能量過剩的碳原子,必須經過「霍伊爾狀態」(Hoyle state)。霍伊爾狀態下,融合的原子可能重新分裂成阿爾法粒子,或者通過釋放伽馬射線還原到穩定碳的基態。在超新星內部,額外的質子可以促進穩定碳的生成。因此,在富含質子的超新星中,三重阿爾法反應會加速進行。

不過,三重阿爾法反應的加速效應也抑制了超新星生成(元素周期表上)重元素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富含質子的超新星塑造了地球上豐富的釕、鉬同位素(這些同位素包含近100個質子和中子)。根據這項最新研究結果,它們並不是在富含質子的超新星中形成的。因此,科學家必須找到其他理由解釋這些同位素的存在及丰度。

科界原創

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 0028-0836

原文鏈接:

https://phys.org/news/2020-12-supernova-elemental-mystery.html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工作者之家 的精彩文章:

怎樣和「貓主子」建立友好關係?
水有兩種液態,還能同時存在